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12節 防線告破(解禁第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節 防線告破(解禁第十二章)

就在吳勝兆好不容易在朝堂上爭來了戰場的調兵權,卻已經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好在有候方域領著一班幕僚在營中制定計劃。到了這時整整打了一夜的河岸處,局勢漸漸明朗起來。

吳勝泰的親兵打退了一處的清軍士兵,然而更多的地段被清軍突破。很快第一道防線失守,不得以吳勝泰發出命令要被突破的堡壘,開始向後方的預設陣地撤退。

誰知他的命令一下,第一線堡壘一座座連續開始冒出火光,誰都不想被留在後面,所以部分撤退變成了全面撤退,堡壘中濃黑的煙霧一直向天上衝去。這是為了保護不被敵軍使用前線堡壘以及透過地下通道對於第二線陣地進行攻擊措施。看著這些吳勝泰只覺得一團辛酸,第一線有些堡壘根本就沒有進行戰鬥,可也被無緣無故的放棄了。

在進攻第二道防線之前,清軍暫時停止了攻勢,只據守在河岸附近,並開始清理第一線堡壘之中及附近的雜牌明軍。被俘的明軍士兵被逼迫著清理著河邊餘火未熄的拒馬,並在斜坡上掘開一道道缺口,以利依然在源源不斷渡河的清軍戰車上岸。那些被損壞而無法行動的戰車被從掘來的缺口處弄到斜坡上面,用以遮擋明軍的炮火。

博洛在進攻暫停時,休息了一下。並聽取手下給他進行的損失報告。對於面前的堡壘,博洛從心底裡冒起一絲寒意,一夜毫不間斷的攻擊,他已經損失了戰車三百多輛(損壞),受傷的更多,而士兵戰死居然達到將近三千,而受傷之人則更多。

當然,這個數字對於率領十餘萬大軍的他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對於一仗來說,損失實在大得讓人有些接受不了。現在他還沒有和江南明軍的主力作戰,而他已經損失了將近七分之一的戰車。

“都是那些可惡的碉堡!”

雖然他在罵著碉堡,可是他明白,那兒先是被諸多的拒馬阻礙,戰車不得上岸,同時那道陡峭的戰車無法爽爬的斜坡,更是令他傷亡巨大的原因之一。

“唔,看來下面的打法要變一下才行,夜裡仗著敵軍看不清楚,才發動如此寬度的進攻,現在嗎……”夜間,博洛的進攻是大規模的,寬戰線式的進攻,原想取得某處突破,誰知如此卻犯了分散兵力的錯誤,看來他對於戰車的運用,實在還是不行。

對於戰車指揮,博洛依然還是按照騎兵那樣來使用,兩翼突破、全面突擊。說起來他也算是個軍事上的人才,一夜的攻擊受阻,他已經在想辦法變更部署。

天色,越發亮了起來,清軍在忙著變更部署,河內此時不但有戰車,而且已經有了船支,在將士兵一船船運過河來。而明軍在忙著補充彈藥,昨夜一通宵的戰鬥,已經使明軍耗掉了幾乎三分之一的彈藥。

吳勝泰站在第二道防線上的一處碉堡裡,用望遠鏡觀察著河中清軍的行動,當他看見一隻只小船從河中現出了身形,船上搭載著滿滿的清軍兵士,他明白,清軍的攻擊即將開始,因此他發布命令向敵軍正在渡河的軍隊開火。

“轟轟……”明軍的大炮發出怒吼,火箭也拖著長杆子尾巴飛向河岸處。

在吳勝泰驚訝的目光之上,斜坡上被破開的缺口處一輛輛戰車冒了出來,慢慢向“蘇州防線”的第二道防線進擊。這些戰車並不進攻自己當面的堡壘發動進攻,而是全部集中向中部一點。而清軍的大炮、火箭等等遠射武器也都朝著那一點招呼。吳勝泰明白了,那兒就是清軍選擇的突破口。

明軍堡壘上的大炮再一次展開炮擊,然而這次在陸地之上,這些戰車的速度比河裡快得多了。很快也不知道是清軍的集中攻擊奏效,還是防守的雜牌明軍在清軍悍不畏死的攻擊之下,漸漸失去作戰的勇氣,第二道防線只堅持了一小會,就被清軍突破了一段。

吳勝泰恐懼的是,雜牌明軍們又是全線潰退。他有些無望的用眼睛朝蘇州城方向看去,如果從蘇州城發出援軍走路也都快要走來了。只是蘇州城的守軍與“勝武軍”素來不和,他們發出援軍的可能性不大。而自己兄弟轄下的“勝武軍”不是快不了,就怕兵部那些人為難,如果他們為難的話,那麼援軍什麼時候能到就是一個問題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一點想不透的是,就算援軍不到補給的彈藥可也該到了啊,原本彈藥就不充足。而那些被平白放棄的堡壘之中的彈藥,根本就沒有人想著送到需要的地方。而是全部被浪費在大火之中。而且照這樣的打法,別說五道防線,就算是五十道防線也不夠丟了。

就在吳勝泰還在那兒分析當前局勢的時候,更加可怕的事情出現了。五十餘輛顯然不屬於“勝武軍”的戰車出現在“蘇州防線”的後方,當最後一線的堡壘被點燃的時候,整個雜牌明軍的士氣徹底崩潰,甚至不在進行抵抗,一個個驚恐的士兵只是抱著頭驚恐的四處亂鑽。

數萬完全潰散的明軍或者放棄堡壘向外逃竄,那兒迎接他們是如同飛蝗一般的弩箭。一群群的明軍士兵倒在血泊之中,受傷者扭曲著身體,聲嘶力竭的呼救,只是四處奔逃的人們根本顧不上救他們。有些人則躲在堡壘之中等待清軍前來俘虜,誰知等來的往往是被扔進大批火油彈,而更多的人選擇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