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72節 猛料暴抖(解禁章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2節 猛料暴抖(解禁章節)

敬請留意!不笑生新書《鐵翼鷹揚》已經在17K開始上傳,書號:25863,現正在衝擊“火熱簽約新作榜”請弟兄們多多支援,把這兒的票票一定!一定!一定!全都投過去,不笑生在這裡感謝弟兄們的支援,努力把新書碼得更好看!而且本書已經結束,新書將要開始每天三更,更新時間分別為中午12點、晚8點,晚12點,敬請兄弟們支援不笑生新書。

另外,新書《旋風之驢》正在火熱登場,請大愛觀賞!(:

***************************************************************************

如果大家不嫌不笑生囉嗦的話,那麼張明振的轉變還要追溯到神州城的時代。

當時,吳勝兆要看兒子的學習、生活,候方域陷入到和李香君的感情糾葛。在這兒說一名題外話。

李香君和候方域的分手是必然的選擇,即便沒有那個一直關心並有意於他的慕容卓,這件事同樣會發生。

他們的分手實際是社會的前進造成的。市場經濟的繁榮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會造成這種感情上的糾葛,環境決定人這個哲學命題是有其真理依據的。因此在時代變遷當中顯現被動的,飽詩書的候方域自然是無法與在神州城生活的李香君和諧相處的。

而在這一點上,他就不如甘浩方、方以智這些在初創階段就加入神州城生活氛圍的人的適應過程好。因此,在那次吳勝兆來做“大買賣”的時候,碰撞產生,然而卻不是激情的火花。

吳勝兆當時只顧看到神州軍的作戰信息系統的優點,只顧打造一隻鐵軍向清軍全面開戰。根本無暇顧及其餘。

張明振的遭遇,實際要比他們更加離奇。他接觸到的是神州城的安全局,而接待他的正是神州城安全局局長的楊忠。

雖然楊忠的行為如同陳榮一樣,並不是出自於嶽效飛的授意,可是指導性原則之下,在職權之內他們有選擇如何做的權力,因此楊忠要做的只是遞交一份報告,詢問一下計劃是否可行罷了。

被兩個張明振“伴遊”的暗中導向之下,張明振順利來到了一處專賣女衣的大店之中。誰知碰巧的是,他們居然就闖進了人家的店內後堂。

令他大開眼界的居然是這裡面的異國美女如雲似雨,或者如花團錦簇,多不勝數。只不過這些美人對於他們的到來似乎視如不見,一個個只顧忙著自己的事。

不知為何,不知不覺當中兩個女遊伴卻失去了蹤跡,很快就有人來為他領路。

曲徑通幽之下,他來到了一處小巧而精緻的竹亭之中,亭中早有一個短髮青年坐在那兒,向上穿著筆挺的服裝,小立領釦得嚴嚴實實。

然而一雙明亮的眼睛下面,居然用一塊青色的三角巾遮了個嚴嚴實實。彷彿練氣一般坐得端端正正,手上正擺弄著一些茶具,顯是在擺弄什麼功夫茶了。

張明振意識到他看到了他真正想看的一一神州城的真面目,或者就是其他勢力在這兒安排的人手。不過隨即他立即否定了後一種猜測,因為在他看來,在絲毫不講情面的神州城的地頭上搞這樣的事情,無異於火中取栗自取滅亡罷了。

張明振大笑一聲,穩穩的邁向亭中,自然的坐到楊忠對面的空椅子之上。

“不知閣下與在下在些‘偶遇’,可是有事賜教?只是閣下以巾蒙面,只怕卻是有失身份之舉了吧!”

而楊忠此刻似乎已經完成了那些什麼洗茶、衝杯的“工序”,當張明振坐下之時,他很自然的拱拱手,然後做了個請的手勢,彷彿張明振的。

“候爺,朗朗乾坤之下,夜晚更是萬燈齊明的不夜之城,這裡又有何處欠缺光明麼?”

“好!閣下之言竟使老夫無言以對,妙哉!”張明振明知對方蒙面,自然有其不能見人的意思,只是人家這回答他也只好嘆息一聲“巧妙”。

“候爺,想必您已經清楚,小子抖膽請閣下前來,倒是請您這位抗清前輩來為小子解惑的!還請候爺不吝賜教!”

張明振慢條斯理的飲著杯中茶水道:“即是同道之人,何需如此多禮。老夫以為只要遇到明主,即可全力輔佐。只要乃先皇之血脈名正言順者,人心自然歸附,到時自可一統天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明振本意指得是,神州城所遇唐王明不正也,言不順,非可保明主。如果神州軍或其一部,加入到魯監國的麾下,憑著他們的地域、實力那麼江山唾手可得,而且唐王勢力也自然終結。

楊忠端起茶杯道:“候爺一番高論,使小子頓有茅塞頓開之感,小子以茶代酒敬候爺一杯。”

待得放下茶杯,楊忠卻自懷中掏出一本書來,雙手遞向張明振道:“候爺,此書正是現時流行於神州城中,其上所述卻與候爺所言相差極大,然,小子讀罷,只覺其書之上,字字珠磯,特此攜來一本,供候爺研讀希望有機會與候爺共論之。小子就此告辭!”

說罷,楊忠桌上的東西也不收,也不再向張明振多言,只是起身抱拳一禮竟自去了。

待目送其離開之後,張明振這才翻開裝禎漂亮的書本來。僅只一看書的名目就已經使他大吃一驚了一一《草木棟樑》。

當然,這本書不是嶽效飛那廝寫的,以他那半調子古文的水平,能讀懂說清也就好的很了,但這本書卻是出自一他與方以智等等歸附於神州城的大儒之辯,收集整理而成。

辯論的主旨在於,民之於國者孰重、民之與官者孰重、民之與君者孰重。

這樣沉重的千古性質的話題,以他嶽效飛的政治常識自然是辯不清的。可是大儒們也回答不了他那個,“僅以國君一人,如何得天下!”的命題。無論如何此命題終究逃不脫“選賢任能、齊集民心”的老調。

這時就自然而然的得出議會、選舉諸般制度的優越性,而這恰恰是嶽效飛的真正意圖所在。

張明振對於這種充滿思辯論調的書籍,自然是讀得有如一個跟頭裁進了井裡一一自己是出不來!

好在兩個伴遊女很快就找到了這兒。只是兩人立即分工,一人打扇一人沏茶使得張明振享受到了那種“紅袖伴讀春月夜、美人拾螢侍讀忙”的怡然自得情懷。這也使張明振幾乎猜得透她們的身份。

所以說起來,他比吳、候兩個在神州城的日子當中,過得滋潤暢快得多。而且也較他們所獲多得多了。

而自神州城迴歸江南之後,隨著此類書籍不斷的自神州城送來,他的想法也就越多。然而在魯監國管理下的江南實行起來,卻也越發困難,到了蘇州城破魯監國身亡,對於“皇上”這種制度,他已經徹底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