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清朝當海盜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節 倫敦和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5節 倫敦和約

1912年11月土耳其向巴爾幹同盟四國(希臘、保加利亞、聖小準亞、門得內哥羅)提出休戰媾和。三天後在埃諾斯一線的土耳其一支大約5ooo人的部隊譁變後離開陣地迅即被趕來的禁衛部隊繳械鎮壓。同日土耳其國內包括都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在內的各大主要城市生騷亂。

求和心切的土耳其立即透過德國向西方施加壓力謀求儘快透過政治談判來解決戰爭問題。同時土耳其還將請求大中華帝國出面韓旋的電報打到了北京。

加了總理大臣批示的電報很快就轉到唐紹儀手上接著一份電報就打到了莫斯科。

維特立即找來了阿列克謝夫6軍上將和外交大臣克柳申科。

“中國政府的立場已經很鮮明了他們要俄國出面平息巴爾幹的事態。我的看法是目前德國的忍耐力已經到了極限再繼續攻擊土耳其必然會引來德國的軍事干涉。適可而止應該是這樣。那位皇帝對這方面的洞察力是令人欽佩的。各位說說你們的看法。”

克柳申科看了一眼6軍上將上將做了個請的手勢後就默默地看著外交大臣等待大臣的言。

“我認為目前呼籲停戰是最好的時機。中國皇帝其實給了俄國一個重樹大國形象的機會對歐洲俄羅斯已經失去影響力達五年之久了。不過我們不得不考慮一下中國皇帝借我們之手來平息與之毫不相干地巴爾幹戰爭是何用意?難道僅僅是因為中國在國際上表示了完全中立維護和平?不。我認為不這麼簡單。總理閣下尊敬的將軍中土同盟還沒有到期儘管這個同盟原本是針對我們俄羅斯的可是中國人為什麼在意土戰爭中派遣志願軍而在巴爾幹戰爭期間卻沒有動一兵一卒也沒有給土耳其絲毫的經濟支援?很令人費解啊!所謂巴爾幹問題是民族問題是土耳其舊轄地的問題比較勉強這個理由絕對的不充分!”

阿列克謝夫整了整嗓子。軍人氣十足地道:“我認為中國人確實在避免捲入可能的歐洲多國大戰。剛才總理閣下已經說到德國人的忍耐力已經到了極限那麼巴爾幹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平息的話協約國和同盟國會爆尖銳的軍事衝突引一場浩劫。中國的經濟在展要依靠歐洲的貨幣資源。他們的石油公司不是在倫敦上市了嗎?現在中俄地邊貿不是很紅火嗎?中國人不願意一場戰爭爆出來中斷了他們的經濟展。這種想法跟我們在四年前完全一樣。”

“將軍那麼又如何解釋中國在之前支援我們與羅馬尼亞交好並支援巴爾幹同盟呢?很難理解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外交大臣皺著眉頭提出了疑問。實際上他一直摸不透中國政府的企圖。

阿列克謝夫上將始終是軍人而不是政治家外交大臣的問題難住了他他也無法解釋這個矛盾。中國政府在巴爾幹問題上先是暗中透過俄國支援巴爾幹同盟現在卻又透過俄國來調解戰爭。難解!

維特沉吟了半晌突然有些激動地站了起來在辦公室裡走了幾步後立定扶著身前地椅背道:“只有一種解釋中國政府將要放棄中立的立場加入協約國!”

此話一出立時把將軍和外交大臣震定在了當場。

仔細一想所有的種種還真是包含了這種可能性。中國在加深和英國的經濟交流把重要的戰略工業產業拿到英國上市那本身就是一種潛藏的姿態!如今在德國叫囂著要軍事干涉巴爾幹問題時中國又跳出來阻止戰爭。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和平談判解決巴爾幹問題已經讓土耳其吃了一個大虧了!因為按照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能夠萬里出兵地中海的軍事實力不可能在真正去維護土耳其的利益前提下在戰爭爆之前沒有表示。只有一種解釋中國也想削弱土耳其卻礙於還有效力地中土同盟條約!在北非打擊義大利現在削弱土耳其避免德**事介入這些一連貫起來豈不是跟協約國的利益一致了嗎?

三人互相看了看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現在承擔了協約國義務的俄國似乎再也不用來自東方的威脅了甚至連南邊的土耳其也不必去理會。因為波斯人在北非已經表現出了相當的戰鬥力。將來一旦局勢失控戰爭爆那麼就可以指望中國出動波斯軍團攻擊土耳其獨霸中東的石油利益!這個時候似乎正是俄國向中國再度靠攏以便在將來分上一杯羹的大好機會!

當然這個時候地三個人都在判斷出大勢的基礎上忽略了一個問題:中國何時加入協約國承擔義務?

“總理閣下是否把這個猜想通報協約國?”克柳申科扶著眼鏡的玳瑁架子問道。

“不還沒有到時候俄國需要在中國的支援下恢復在歐洲的地位。保守這個秘密對我們有好處否則英國人和法國人很有可能按捺不住向德國動戰爭。我們需要時間來展經濟準備戰爭所以還是保密吧在適當的時候再透露出去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維特斷然否決了外交大臣的提議。

1912年11月22日也就是大中華帝國參加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代表團載譽回國在天津接受民眾的歡迎時俄國外交大臣召見了莫斯科大(公)使團提出在倫敦召開關於停止巴爾幹戰爭的和平談判。

大中華帝國副外交大臣伍銘樞伯爵也在倫敦表宣告。代表中國支援俄國地提議。隨即一場和平談判就於1912年12月16日在倫敦召開。會議期間巴爾幹交戰雙方實現了全線停火。有著後臺支援的巴爾幹同盟開始源源不斷地得到西歐的軍火、資金、物資補充而土耳其則只能全神貫注地處理國內政治穩定事宜。穩定軍隊。時間對巴爾幹同盟來說極其的有利。

和談完全是一邊倒的形勢。土耳其無法得到德國、奧匈的經濟、軍事支援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面對萬一談判不成後再次打響的戰爭。而國力的匿乏、人心的動盪恰好是土耳其的死穴。在這樣的條件下土耳其精銳部隊雖然暫時取得了戰場上的有利態勢但是戰爭一旦舌出開始得到補充和擴大地巴爾幹同盟軍就有可能擊敗人心惶惶的土耳其軍到那時侯就不是和平談判能夠解決問題的了。指望德國人出兵?那還得考慮到德國與土耳其之間還有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間隔著。遠水永遠不可能解近渴。因此土耳其代表在和談上是軟弱的完全就是一隻待宰羔羊的模樣。

1913年年初《倫敦條約》正式透過交戰雙方地簽署和英、德、中、法、奧、俄六大國的副署生效而美國。則因為杜蘭特政府忙於政權交接而沒有參與到這次重大國際外交事務中來。

條約苛刻地規定:密底埃諾斯一線以西的土耳其領土除阿爾巴尼亞以外全部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具有戰略意義的克里特島也割讓給該同盟;阿爾巴尼亞和愛琴海中所有土耳其島嶼叫由六大國決定命運。

這個條約標誌著土耳其此前對幾乎整個巴爾幹半島(除希臘外)的統治地位被完全傾覆這個曾經的大帝國徹底蛻變為三流國家。這個條約也代表了中歐同盟國在世界政治、外交主導權的爭奪中再次敗給了協約國。此後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政治家們力圖挽回顏面打破協約國家對世界的主導地位全面戰爭地風險在這種企圖心下陡然地提高到了臨界點!戰爭的陰雲密布在歐洲上空……

當然1913年的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這個時候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政治家們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契機《倫敦條約》規定的利益分配問題。

保加利亞、希臘、門得內哥羅(黑山)、塞爾維亞四國為了馬其頓、色雷斯、克里特島的歸屬問題開始爭吵不休巴爾幹同盟分裂;在德國和奧匈的支援下保加利亞積極地準備準備戰爭。而土耳其則在得到其他三國許諾歸還部分領土的誘惑下。短見地選擇了新巴爾幹同盟(黑山、塞爾維亞、希臘、土耳其、羅馬尼亞)。

1913年6月29日保軍突然向塞、希、門三個盟國動進攻。不久羅、土兩國相繼向保宣戰保軍屢攻受挫全線敗退7月13日被迫求和。8月1o日保加利亞與塞、希、門、羅四國簽訂《布加勒斯特和約》習月四日保、土兩國在德國和奧匈的牽線下簽訂《君士坦丁堡和約》。戰敗國保加利亞喪失了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所分得地大片土地。

混亂的巴爾幹!戰後巴爾幹諸國的組合生變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復存在代之以兩個集團一方是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另一方是保加利亞、土耳其。這兩個集團的背後各由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勢力操縱。總提來說。德國和奧匈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得到了好處儘管是以保加利亞喪失大片領土為代價得到的好處。兩國打破了協約國對兩國的戰略包圍拉攏了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從而形成了一條彼此相通的戰略聯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透過兩次巴爾幹戰爭使塞爾維亞實力大為增強這就加深了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的矛盾終於使巴爾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地火藥桶。不能不提到另外一個關鍵性的角色義大利。義大利在意土戰爭並沒有達到目的而在兩次巴爾幹戰爭中卻看到德國和奧匈在政治、外交上的拙劣表現對奧匈謀求在塞爾維亞的利益也相當地不滿因為義大利也想得到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靠亞德裡亞海的一部分國土。只不過反映實在慢了一點沒有趕上兩次戰爭的班車而已。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巴爾幹同盟對土耳其的戰爭而土耳其又實在很虛弱愛面子的義大利不可能在剛剛結束對土戰爭後冒天大的風險與土合作對付同盟這就失去了一次機會。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是保加利亞對同盟的戰爭完全就是一邊倒愛好投機取巧的義大利也不能去插足這又失去了一次機會。

到戰後在比自己強大的奧匈表現出對塞爾維亞的濃厚興趣時義大利的小心思開始活動起來了。不過義大利沒有直接去與奧匈衝突則寄希望於塞爾維亞黑手黨在意大利政府和軍方的支援下得到政府權力……

北京的龍劍銘在指使外交部謀求在《倫敦條約》上揮影響力以後就主動退了出來讓待在歐洲長達一年時間的外交部副大臣可憐的伍銘樞伯爵終於回到了北京。

他現在是志滿意得地欣賞地在美國生的“漲工資”浪潮和“金融浪潮。”欣賞著一個在相當程度上受控於自己的美國新政府在執行著自己的計劃欣賞著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在巴爾幹的角力……這些對大中華帝國的既定戰略執行都有相當大的幫助歐洲越亂越好美國經濟泡沫越多越好從倫敦股票市場上圈回來的錢越多越好!當然塞爾維亞的政局也是越亂越好不久一個令他滿意的事件生了。

這裡需要說一說歐洲政治局勢隱藏的一個變數塞爾維亞“團結和死亡”組織通俗的稱呼是“黑手黨”。

這個組織最初是個民族主義者的組織主要由塞爾維亞軍官和政府官員組成口號是“為實現民族的理想聯合所有的塞爾維亞人進行暴力革命。”這個團體成立於1911年領導者是塞爾維亞6軍情報部部長德拉古廷·吉米特里耶維茨上校。他在組織中的綽號為“蜜蜂。”積極主張建立一個由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這位上校早在19o3年年僅26歲的時候就策劃謀殺了塞爾維亞皇帝亞歷山大·奧布雷諾維淡皇帝和德拉加皇后和大部分的皇親不僅如此他還組織殺害了沒有來得及逃到國外的大臣們。也在1911年他還派遣了謀殺者去維也納暗殺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未遂。到了1913年蜜蜂把目光盯在了一個人鼓吹“奧匈帝國從奧地利一匈牙利兩位一體向奧地利~匈牙利~波斯尼亞三位一體多元化大帝國展”的可憐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