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戰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章 :民團成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章 :民團成立

此前沈進文到武漢,因為沈進文的修養也非常不錯,因此很快就和徐乾松交上了朋友,徐乾松對沈進文同樣也有信任基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雙方都能互相信任,那麼合作就很簡單了。

很快孫繹龍就定下了行程,過了幾日便帶著人前往武漢,為清泉寨建立一個長期的外部採購據點。

聽聞清泉寨真的造出了洋槍,虎嘯山大當家趙維書難以置信的趕了過來,對於一個三歲小屁孩造洋槍瘋狂行為,趙維書至今還在心裡直琢磨:不會是買了些洋槍死要面子吧?

結果等趙維書來到清泉寨,看到正在開工製造來福槍的所謂‘兵工廠’之後,不由大吃一驚。

竟然真給造出來了。

更讓他驚訝的是,清泉寨竟然在採用一種新的訓練方式,而且宣稱不當土匪了,而是搞了個民團。

“張大當家,這是唱哪出啊?”趙維書看著沈進文在那裡訓練土匪,忍不住對張奎發問道。

張奎發樂呵呵的說道:“以後清泉寨就不是土匪了,而是民團。土匪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也上不了檯面。”

“那這民團和土匪又有什麼區別?還不是換個名字嘛!”趙維書不解的問道。

“當然不一樣,土匪沒有紀律。而民團是有紀律的,而且民團完全是按照軍隊的法子來訓練。原先我們清泉寨有土匪三百多人,現在經過整編之後,只剩下一百六十三人,其他人不是安心種地,那麼就是在寨子裡幹活。”張奎發得意的說道,趙維書歪頭一看,果然看到在訓練的土匪少了很多。

現在應該叫民兵了,只見這些民兵都是年紀比較年輕的。另外,還換上了統一的服裝,是專門讓裁縫訂製的。

一群人正傻愣愣的站在那裡,趙維書問道:“這是在幹嘛?”

“練佇列呢!”

“這練來有用?”趙維書十分懷疑的問道,張奎發笑道:“當然有用,這叫提高紀律和意志力。”

趙維書還是比較懷疑,張奎發對趙維書說道:“趙小子,你要是聽我的,就不要搞什麼土匪了,也來辦民團好了。”

“土匪雖然上不了檯面,但起碼逍遙自在啊!”趙維書有些猶豫的說道,張奎發不由搖頭,“土匪能有什麼前途,最後不是散夥就是被官府給剿了,只有變得更強,才能不被剿滅,而且只要打敗了官軍,到時候進可割據一方,退可加官進爵。最不濟,往山裡一躲,官府也拿我們沒辦法。”

趙維書思索了片刻後,說道:“容我考慮考慮。”

清泉寨的改革進展得很是順利,民團的班底此時已經帶出來了,沈進文正在按照小家夥寫的《步兵操典》對這些‘民兵’進行訓練。

隊列訓練是基本的,但一開始也不要求那麼嚴格。主要的訓練,還是槍法的訓練,以及白刃戰的訓練。

槍法訓練很簡單,就是吊磚頭。在來福槍的槍口上吊上磚頭,每天站上個把幾個小時,這樣一來手就不會抖了,而且移動槍口非常容易。

這就像是一個人腿上綁沙袋,把沙袋卸掉後人跑起來就像飄一樣。

每天晚上在靶場上插上香頭,然後讓民兵進行射擊,能打滅香頭的就算合格。白天的射擊訓練,則是固定靶、移動靶這些。

白刃戰訓練,暫時訓練的是刀法。清一色的大刀片,並將武術中的刀法簡化成幾個套路,讓民兵每日練習。

另外還有基礎的體能訓練這些。

沈進文在採取小家夥的《步兵操典》中的訓練方式的同時,對治軍方面卻也有自己的心得。

沈進文效仿戚繼光的治軍方式,嚴肅軍法。同時借鑑《紀效新書》中收錄的‘練膽’的方法,對民兵進行訓練。

練膽,是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提出的,即讓士兵消除害怕*受傷的恐懼,讓士兵從較高的大石頭上跳下去。後來這種訓練方法,也被戚繼光收錄到了他的著作當中。

沈進文不僅讓民兵從較高的地方跳下去,而且還用火藥來讓士兵練膽,即在較近距離內製造爆炸。

正如西方人的軍事體系指導思想《戰爭論》中的觀點,士兵害怕是*上的恐懼,勇敢是榮耀的需求。

每天晚上,民團還開設夜校,要求每個民兵能夠識字。

只有識字了,才能懂得什麼是民族大義。沈凝雲和郭士銘則是分頭行動,郭士銘選出了十幾個讀過學堂的年輕民兵,成立了一個‘教導班’,沈凝雲先給郭士銘灌輸了一番民族主義之後,郭士銘再給教導班的學員灌輸民族主義。

教導班出來的教導員,即管軍法,也要起到帶頭作用,同時還要給普通士兵灌輸民族主義思想,採取說教結合的模式。

沈凝雲則選出了十幾個身手不錯的民兵,成立了一個‘偵查班’,沈凝雲主要教他們敵情偵查、繪制地圖等技能。

相當於是播下一顆種子,第一期結業後,就有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規模也可以越來越大。

趙維書在清泉寨待了幾天,算是看出了門道。

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支剛成立的民團,按照這個方法訓練下去,將會越來越強悍,雖然人數不多,但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最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沈凝雲那個小家夥,不僅造出了洋槍,還搞了什麼‘偵察班’。

小小年紀,就像是個大人一般。

“張大當家,和你商量個事唄!”趙維書這天一早找上張奎發,湊近了小聲的說道,張奎發奇怪的問道:“來福槍的事?不用擔心,等產量大了,我送你一百杆都沒問題,咱們兩個寨子的交情自然不必那麼見外的。”

“對啊!我也是這麼想的。”趙維書說著頓了頓,說出了真正的目的,“所以我打算結個親家,你們家凝雲三歲,我家那丫頭也已經兩歲大了。以咱們的交情,又是門當戶對的。”

“要不先合一下八字看看。”張奎發卻是很謹慎,婚姻乃是大事,可不是草率就能決定的。

自家外孫那可是神童,在張奎發想來,日後那是幹大事的。萬一娶個克夫的過門,豈不是壞了大事。所以合八字是必須的程式,這年頭婚姻大事,多是要先合八字的。

舊時代可沒有什麼離婚一說,一旦成親了,就是粘一塊了。所以都得靠命理來配對,免得結婚後出什麼問題。

“成,先合下八字,我那丫頭可是旺夫命。”趙維書爽快的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