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戰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6章 :豐厚的戰爭紅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6章 :豐厚的戰爭紅利

此時的臺灣,擁有的鐵路總長達到1500公里,而原歷史上,日軍在戰敗後,給國民黨留下了5000公里的鐵路。

日佔時期,臺灣地區的鐵路被修得四通八達。

臺灣只是一個面積不是太大的省份,5000公里的鐵路在二十一世紀自然是很誇張的,因為二十一世紀用不到那麼多鐵路,因為公路已經興起了。

這個時代的公路剛剛開始興起,鐵路在運輸當中還是很重要的,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技術的國家,特別依賴於鐵路,所以德國十萬多公裡的鐵路也就可以理解了,而日本在臺灣修建的5000多公裡的鐵路在二戰結束後,因為公路的興起,也被拆掉了大部分,後來只剩下一千多公裡。

而此時這個時代,很多鐵路也已經開始被公路所取代。

特別是西北工業此時已經能夠製造大量的汽車,所以中華民國的公路體系已經開始大量鋪設。

日本此時留下的1500公里的鐵路,實際上已經足夠臺灣用的了,臺灣接下來並不需要再修建多少鐵路了,只要修建公路就可以了。

臺灣地區的礦產資源並不豐富,豐富的則是生物資源和水力資源。

臺灣的農業比較好發展,不過臺灣比較小,農業也搞不出太大的產值,所以臺灣的農業走向高端化的話,倒是不錯的。但是農業的產值依舊不會很高,臺灣的耕地面積並不是很多,面積上上不去。

臺灣的經濟還是要以工業為主,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並不困難,儘管沒有什麼礦產資源。

但是臺灣有足夠的勞動力,而此時的中華民國不缺工業資源,所以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可以從其他原材料生產地運過來。

另外臺灣的經濟不難發展也在於臺灣地區有龍脈,臺灣中央山脈的形狀上就能看出臺灣地區的地氣是比較充足的,從而形成造山運動。

地氣充足,意味著臺灣地區的百姓比較靈動,臺灣地區會有人才,對於經濟發展方面自然也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經濟發展很多時候還是看人才的,也看當地的民眾是否有上進心。

有些省份的百姓,地氣不是那麼充足,平日裡上進心不強,日子得過且過。而那些地氣充足的地區,老百姓普遍有上進心,努力的營造生活。

各省的地氣各不相同,也造成了各省民眾的性格的不同。相比東北的黑水龍脈所孕育出的東北人那種相對其他省份的民眾更為暴力,性格又有些鬼的現象,臺灣地區的地氣所孕育出來的臺灣人性格則有些陰柔。

南方的龍脈打仗是不行的,經濟發展確實很擅長。

北方的龍脈,比較擅長戰爭,但是經濟發展不行。東北的黑水龍脈則不完全是在中國境內,俄國和日本境內也有這條龍脈,這條龍脈一路灌到中原地區,歷次外部入侵基本上都是從北方進來的,特別是東北地區,是一個極大的漏洞。滿清、日本都是從這個方向進行突破。

臺灣省的經濟發展未來肯定是不錯的,這裡是發展經濟的一塊寶地。而且臺是海島省份,比較適合發展進出口型經濟。

當前來說,臺灣的經濟是不好發展的,畢竟中華民國當前的出口型經濟因為開始於歐美交惡,已經開始不發展出口型經濟了,而是靠內部市場來拉動經濟。

收復臺灣最重大的意義,還是將臺灣的漢族百姓都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中解救出來,讓中華民國此時基本上擺脫了列強的區域性殖民統治。

現在中華民國也就剩下香港和澳門,以及各租界未收回,不過也只是非常區域性的小問題了,與大局已經無礙了。

而在商品輸出方面,此時的歐美各國的商品已經被完全的趕出中國市場。

相當於此時的中華民國除了香港和澳門之外,已經完全擺脫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各種掠奪。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賠款。

庚子賠款還沒支付清楚,不過沈凝雲已經決定從1918年起不再向歐美各國支付賠款。理由嘛!很簡單,沒錢!

就是明擺著不給,又能怎麼樣?

華東艦隊已經崛起,加上陸軍橫掃日俄,英法美能對中華民國有什麼辦法?

自對俄、對日戰爭過後,庚子賠款的數額已經下降了將近五分之二,而中華民國對同盟國宣戰之後,庚子賠款每年需要支付的金額也比之前要支付的賠款數額下降了五分之三。

剩下的五分之二的庚子賠款,也就是支付給英國、法國、美國,以及比利時等一些小國家的。

直接不給,英法美也拿中華民國沒辦法。

而且沒有直接說不給啊!只是中華民國財政困難,明年再給吧!明年再拖明年。

反正直至拖到徹底撕破臉為止。

中華民國當前的主權雖然還未完全完整,但已經是基本上完整了,而且差不多完全的擺脫各列強的殖民、商品輸出方面的剝削。

整個國家的實力,也開始擰成一股繩,最大的障礙,還是北洋軍事集團。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接下來要想更強大,一方面即是消滅北洋軍事集團,一方面則是繼續向外擴張,同時大力發展工業規模。

一個國家沒有了外部剝削,同時內部也能實現歸一,那麼這個國家必然能夠迅速強大起來。

就如日本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國都可以,中華民國自然也可以。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民國當前要想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還是缺少幾個環節沒有完成。

“現在被關進集中營的日本移民高達500多萬,這麼多的人,一天光是消耗糧食就是不少的數量。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日本人?”臺灣收復戰役結束了,剩下的就是善後了。

善後方面既有軍事上還需要攻佔澎湖,以及清剿臺灣東北部山區中的日軍,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主要的善後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臺灣那500多萬日本移民,這些日本移民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不小的數目。

一直關著也不是個辦法,因此王東升向沈凝雲請示如何處理。

“儘管他們吃飯要不少糧食,不過這些日本人也是很好的免費勞動力。”沈凝雲非常擅長的就是創造效益。

而這五百多萬日本人,必然可以為中華民國創造大量的效益。

“我們可以把這些日本人中的老人和小孩都送回日本,讓日本人去養這些老人和小孩,同時那些身體不好的、殘疾的日本人也送回去,讓這些日本人成為日本政府的負擔。剩下的那些青壯勞動力力,讓他們留在中華民國先進行五年的勞動改造。五年後的事情,五年後再說。”

“那些婦女呢?”王東升問道。

“一樣進行勞動改造,姿色不錯的可以進行優待嘛!把他們送一批到紅燈區去進行勞動改造,工作還是很輕鬆的。”沈凝雲微笑著說道,一句話就決定了這些日本人的命運。

這些日本人能不能回到日本去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五年後如果日本和中華民國徹底撕破臉的話,這些日本人估計還要再進行五年的勞動改造。勞改個十年,基本上也差不多廢了。

王東升笑道:“少帥這個處理方法實在高明啊!”

這可不是單純的拍馬屁,這些日本人如果全部送回日本的話,那麼日本的戰爭潛力依舊是那麼大。

如果這五百多萬的日本人當中的青壯勞動力和可生育婦女都被留在中華民國進行勞動改造,那麼日本政府起碼得損失100萬以上的兵源,同時人口增長速度還被限制了一部分,沒有足夠的人口,日軍的動員能力也就沒有那麼強了。

同時這些青壯勞動力和婦女平時還能為日本創造產值,能增強日本的工業、經濟實力,而留在中華民國進行勞動改造,則可以讓中華民國獲得一大批的免費勞動力,這些免費勞動力不需要支付多少工錢,平時發放一點點的零花錢給他們就是了,卻能不斷的為中華民國建設基礎設施等等。

相當於擁有了將近三百萬的奴隸。

而那些老弱病殘,不能創造多少效益的日本人則送回日本,讓他們給日本政府增加負擔。日本政府總不能把這些老弱病殘都殺了。

如果日本政府把這些老弱病殘接回去後不管,就算是放任自流,也會給日本到來很多社會矛盾。

精華中華民國要了,糟粕還給日本。

沈凝雲自己也算了有一筆賬,如果留下三百萬日本青壯男女,那麼按照當前中華民國工人一個多月的收入為50元這個已經在西北來說比較低的標準來計算,一個月下來光是工錢方面所創造的效益就是1。5億了。

一年下來就是18億銀元的效益。

當然這些日本人因為是勞動改造,所以高階工種他們是做不了的,只是讓他們做那些比較低階的工種,附加效益不大。中華民國當前對於那些低階工種,也就是工地上幹那些沒有多少技術性的工作的勞工,他們的工錢是硬性提上去的,相當於是財富分配過程中對他們進行補貼,讓他們有足夠的購買能力。

扣除吃喝拉撒,以及管理成本,一年下來起碼能創造13億左右的利潤。利潤實際上不是追求的目標,追求的目標是這些日本人能夠讓中華民國多建設多少基礎設施起來。同時還不能讓他們擠壓掉中華民國給那些沒有文化的百姓提供的就業崗位,所以會把這些日本人運到一些比較偏遠,沒有多少工人願意去的省份去勞動,讓他們去修路、開荒、建設邊疆軍用專案等等。

不管怎麼說,中華民國都不會虧本,總是有賺的。

具體能壓榨多少效益出來,得看管理。

管理方面實際上也很簡單,這些日本人被分離開來,無法與家人團聚,無法回到家鄉,那麼可以每個月評選勞動模範,然後把這些勞動模範送回日本。當然能送回去的總是少數,還可以給那些表現良好,不會破壞生產工具的日本人發放物質獎勵,獎勵一包煙,獎勵他們和俄國、日本女人共度*,或是獎勵更多的零花錢,也可以是獎勵更好的食物等等。如此來充分調動這些日本人的勞動熱情。

日本人是一個習慣服從強權的民族,管理上還是比較容易的,特別是那些日本軍人,被俘虜後更好管理。

吃苦耐勞又聽話。

這些勞動力也不能輕易的就玩殘,平時可以讓他們吃飽肚子,反正現在機械化農業下的糧食生產成本很低,中華民國又不缺耕地,也沒必要少那麼幾口飯。但是吃肉方面,就得看他們表現了。

平時也沒必要讓他們進行超高強度的勞動,也可以給他們一定的休息時間,免得太快玩殘了。醫療條件也可以跟上,不要因為醫療太差而死太多人。

這些日本人,都是戰爭紅利。

日本政府丟掉臺灣,不僅丟掉了大量的鐵路和工廠,這些日本移民此時都變成中華民國的戰爭紅利了。

美國方面,高達5億美元的投資也打了水漂,也都變成了西北國防軍這次對臺日軍作戰的戰爭紅利。

此次戰爭,西北國防軍顯然是完全收回了戰爭成本,同時產生了不少戰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