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弘殷病危汴梁城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弘殷病危汴梁城破

年輕人談志向總是遠大的,特別是在酒喝多了之後。當年在那座破廟裡結義的時候,趙匡胤曾説過要當皇帝的話,而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也曾説過要跟著趙匡胤做一個大將軍。後來,年歲漸長,趙匡胤不再在石守信等人的面前説要當皇帝的話了,而石守信等人也不再輕易地言及什麼大將軍。然而現在,在趙匡胤的家裡,熱血已被酒燒得沸騰,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又豪情萬丈起來,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傾吐著自己的遠大志向:以後一定要當一名統率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只有趙匡胤沒有吱聲。石守信、王審琦等人表達自己志向的時候,趙匡胤不言不語地默默地喝著酒。石守信覺得有些奇怪,於是就打著酒嗝問趙匡胤道:“大哥,你的志向是什麼?”

趙匡胤忽地拍案而起。也真的是拍案而起,手掌往桌面上一摜,身體就躥起多高,幾乎把石守信等人嚇了一跳。

只見趙匡胤,濃眉倒豎,怒目圓睜,兩片厚實的嘴唇一動,竟然噴著酒氣吟出一首小詩來。詩云:“yu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

趙匡胤所吟乃一首詠物詩,詠的是ri出時景象,如果給它加上一個標題的話,則就叫《ri出》似乎也很恰當。大凡詠物詩都是借物言志的。

趙匡胤自然也是借詠ri出景象來言自己志向的。如果僅從文采角度考慮,這首詩寫得確實不怎麼樣,但若從志向角度考慮,這首詩就頗耐人尋味了。趙匡胤豈不是在把自己比作一輪噴薄而出的紅ri?

小詩的第一句“yu出未出光辣達”,是説的趙匡胤人生第一曲,即闖蕩天涯階段。這時候的趙匡胤,雖然具有“光辣達”般的志向,但畢竟還在闖蕩天涯,是故“yu出未出”。

第二句“千山萬山如火發”,是説的趙匡胤人生第二曲,即南征北戰階段。這時候的趙匡胤,崢嶸乍露、神威大發,“如火發”一般地在“千山萬山”間南征北討。

小詩的第三句“須臾走向天上來”,是説的趙匡胤人生第三曲,即陳橋兵變階段。這時候的趙匡胤,經過第二曲的有力鋪墊,根基已經打牢,所以在“須臾”之間就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從而“走向天上來”了。

第四句“趕卻流星趕卻月”,是説的趙匡胤人生第四曲,即統一天下階段。這時候的趙匡胤,雖然榮登皇帝寶座,但如“流星”、如“月”一般的大小割據勢力還很多,趙匡胤奮起龍威,將這些割據勢力統統“趕卻”,獨留他這一輪紅ri光照天下。

當時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幾乎都未能聽懂趙匡胤所詠何意。不過,當趙匡胤將四句小詩吟完的時候,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還是一個勁兒地鼓掌叫起“好”來。

“好”聲太長,引來了杜氏。當得知四句小詩的內容後,杜氏不無愛憐地摸了摸趙匡胤的後腦勺道:“我兒有出息!”

看來,杜氏至少是聽明白了趙匡胤詩中所隱含的莫大抱負了。

趙匡胤的生活就在與石守信等人的交往中和賀氏的溫柔鄉中一天天地度過。賀氏懷孕了,趙弘殷還在前線作戰。賀氏為趙匡胤生下一個女兒了,到了第二年(公元945年)的初秋的時候,趙弘殷終於從前線回來了。

趙弘殷不是凱旋而歸的。他是因大腿中箭,感染發燒之後用馬車運回汴梁的。杜氏和趙匡胤見到趙弘殷時候,趙弘殷依舊昏迷不醒,臉sè灰白,彷彿死人一般。

杜氏嚇壞了,整天整夜地守候在丈夫的病床前。趙匡胤也嚇得不輕,沒ri沒夜地圍著父親的病床轉。那賀氏自然想一直跟在丈夫的身邊,但因為剛生產不久,身子很虛,又要照料自己的女兒,不便陪丈夫一起呆在公公的病房裡,所以,她就常常一邊給女兒喂nǎi一邊潸然落淚。

偶爾地,在母親的催促下,趙匡胤也會回自己的房裡看上賀氏幾眼。這麼一看,就看見賀氏流淚了。趙匡胤皺著眉頭問道:“娘子,你在這哭什麼?”

賀氏抽抽噎噎地言道:“公公大人至今尚未醒來……萬一公公大人遇有不測……”

原來賀氏是在為趙弘殷的安危擔憂。實際上,賀氏也是在為趙家的前途擔憂。如果趙弘殷真的長眠不醒,那趙家就必然很快地淪落下去。趙弘殷是趙家的頂樑柱,頂樑柱沒了,家自然是要坍塌的。

趙匡胤卻沒好氣地翻了賀氏一眼道:“你只管在這裡好好地帶孩子,別去胡思亂想。告訴你,我爹是不會死的

話雖這麼説,但趙匡胤的心裡也空虛得很。父親回家七八天了,一直昏睡著,若照此情形下去,委實不是好兆頭。不過,一看見母親的臉,趙匡胤的心中又不禁踏實了許多。母親幾乎一直都端坐在父親的病床前,臉sè溫和而沉靜,似乎,父親不是在昏迷,而是在熟睡。想當初,父親剛被抬進家門的時候,母親驚嚇得差點也昏過去。而現在,母親表現得竟如此從容、如此鎮定。

趙匡胤受到母親的感染,也不再整ri地愁眉苦臉了。他甚至還微笑著勸慰母親道:“娘,不用擔心,爹命大福大,不會有事的

杜氏卻靜靜地道:“胤兒,你説錯了。你爹他算過命,他的命不大,福也不大!”

趙匡胤急忙道:“娘,算命的話,不一定靠得住的……”

杜氏輕輕一笑道:“胤兒,你放心,你爹現在不會死的,他現在還不能死。我正等著他醒來呢!”

在杜氏執著的等候中,趙弘殷終於甦醒了過來。趙匡胤看見,在父親甦醒的那一瞬間,母親突然嚎啕大哭,眼淚就像大珠小珠一般晶瑩地砸在父親的身上。父親掙扎著言道:“夫人,我知道,你不是捨不得我死,你是怕我現在就死了,胤兒他們會失了依靠……”

杜氏忽地又笑了。她就這麼連哭帶笑地望著趙弘殷道:“你説的沒錯。等胤兒義兒他們都有出息了,你再死不遲

杜氏和趙弘殷之間這似真似假的對話給趙匡胤的印象極深。他很想湊上前去對父親母親説些什麼,但想來想去,終也想不出什麼合適的話。

又過了幾天,等父親能夠靠在床上吃東西了,趙匡胤才去向父親打聽受傷的經過。

趙匡胤聽了父親的講述,竟有些後怕。如果那箭shè得端正一些,父親豈還有命在?趙弘殷似乎看出了兒子的心理,淡淡一笑言道:“如果那契丹狗的箭向上偏一點,我們父子今ri就不能對話了,如果那箭向中間偏一點,那你爹我恐怕就只能做太監了。所幸的是,那契丹狗的箭法沒有你的箭法神妙!”

趙弘殷説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厚,且“呵呵呵”地笑出聲來,也不知是在慶幸自己大難不死,還是因為有這麼一個箭法神妙的兒子而感到自豪。

趙弘殷又問道:“爹,你回來的時候,前線情況怎麼樣?”

趙弘殷臉上的笑容沒了:“……情況很糟。契丹軍隊正在步步逼近!”

趙匡胤心裡一“格登”:“爹,我們能把契丹人擋住嗎?”

趙弘殷搖了搖頭道:“如果沒有援兵,契丹軍隊很快就要打過來了……”

“可是,”趙匡胤急道,“孩兒聽説,這城裡的軍隊都開到北方去了,已經差不多是一座空城了!”

“是呀,”趙弘殷緩緩地道,“為父以為,我們不僅擋不住契丹軍隊,這汴梁城恐也難逃一劫啊!”

趙弘殷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個人來:“爹,那個郭將軍上前線了嗎?上一回,契丹軍隊困汴梁城,郭將軍不是把他們打得落荒而逃嗎?”

趙匡胤口中的“郭將軍”,當然指的是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的部將郭威。趙弘殷長嘆道:“胤兒,你哪裡知道,朝廷給那劉知遠連發了三道令牌,叫他火速領兵前來救駕,可是,那劉知遠就是裝聾作啞,根本不聽朝廷的號令!”

“這麼説,”趙匡胤眼睛張得大大的,“那個郭將軍不在前線?”

趙弘殷不覺“哼”了一聲:“哪裡有什麼郭將軍啊,那劉知遠連一兵一卒也沒有派來!”

“完了!”趙匡胤垂下了頭。“郭將軍不在前線,那一切都完了!”

顯然,在趙匡胤的心目中,只有郭威才能扭轉戰局、打退契丹兵。

趙弘殷輕輕地言道:“胤兒,我們要做離開這裡的準備了

趙弘殷所料不差。沒有多久,一股一股的後晉軍隊從北方敗退了回來。敗軍官兵幾乎無人不談耶律德光而sè變,都説耶律德光太厲害,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又過了沒有多久,一個確切的訊息傳到汴梁城裡:耶律德光率契丹大軍已越過封丘正向汴梁撲來。

汴梁城內頓時就亂了套。首先逃出城去的是從前線敗退回來的兩三萬後晉軍隊。他們已經領教過耶律德光的厲害了,對守衛汴梁城毫無信心,儘管後晉皇帝石重貴及朝中大臣一再嚴令他們與汴梁城共存亡,但他們還是爭先恐後地跑出了汴梁城。

軍隊逃跑了,老百姓當然不願在城裡等死。軍隊前腳剛走,老百姓後腳就一窩蜂地往城外湧。人太多了,又湧得急,踩傷人甚至踩死人的事件屢屢發生。

沒有了軍隊,也沒有了老百姓,皇帝石重貴便嚇得沒有了主張。

於是,石重貴在十幾個大臣的簇擁下,帶著一干皇妃和太監,連皇宮裡的珠寶都沒來得及收拾好,就匆匆地離開了汴梁城。快跑到汴梁西南六十裡外的朱仙鎮的時候,聽説耶律德光已經率著契丹軍開進了汴梁城。

趙弘殷一家是在石重貴之後離開汴梁城的。趙匡胤建議父親西去洛陽,回到他出生的地方。趙弘殷不同意,決定向西南去追石重貴。杜氏對趙匡胤言道:“就聽你爹的話吧

趙匡胤只好跟著父親往西南去了。不過,他曾私下裡對妻子賀氏言道:“依我的意思,我真想到別處去闖蕩一番……”

賀氏沒有言語,只將懷中的女兒摟得緊緊的。趙匡胤看了看自己的女兒,不覺嘆了口氣。

接近朱仙鎮的時候,趙弘殷連著得到兩條訊息。一條訊息是皇上就住在朱仙鎮裡,沒再繼續南逃。第二條訊息是對第一條訊息的補充:皇上之所以沒再繼續南逃,是因為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帶著大軍到朱仙鎮保駕來了,且劉知遠所率的大軍,足足有十萬之眾。

趙匡胤聞之,高興地對父親言道:“劉知遠來了,那郭將軍就肯定來了。郭將軍一來,契丹人就不敢在汴梁呆下去了!”

趙弘殷卻雙眉緊鎖道:“劉知遠帶十萬大軍,為什麼早不來遲不來,偏偏在皇上離開汴梁的時候趕來救駕呢?”

聽父親這麼一説,趙匡胤也覺著有點不對勁兒。“是呀,爹。有十萬大軍,又有神勇的郭將軍,如果早點開來,開到北方去,那契丹人就根本打不進汴梁城

趙弘殷不語,只眉頭依然鎖著。趙匡胤小聲地問道:“爹,孩兒覺得,那劉知遠好像在玩什麼名堂……”

趙弘殷開口了,他像是自言自語地説:“劉知遠究竟想幹什麼呢?”

劉知遠想當皇帝。

劉知遠在朱仙鎮截住石重貴,本是想將石重貴就地廢掉然後自立為帝。在郭威的進言下,劉知遠將石重貴軟禁了起來,還用好酒好肉伺候著。然後,劉知遠就派郭威領兵五萬北上給契丹軍一個下馬威了。

郭威在汴梁和朱仙鎮之間設下埋伏,將耶律德光派出的那支契丹軍包圍,但圍而不殲,然後派人去給耶律德光送信,説希望與之談判。耶律德光考慮來考慮去,最終同意了。

郭威下令將那支被包圍的契丹軍全部放回汴梁。

最終,劉知遠派兄弟劉崇代表自己前往汴梁與耶律德光談判。雙方很快達成協議:劉知遠將後晉皇帝石重貴交與耶律德光任意處置,耶律德光率軍從汴梁撤回契丹境內,並承認劉知遠為新的皇帝。

據説,耶律德光見到石重貴的時候,兩眼立即冒出駭人的光芒來,跟著連連狂笑不已。石重貴在耶律德光的狂笑中一頭栽倒地上,馬上就嗚呼哀哉了。顯然,石重貴是被耶律德光活活嚇死的。

有意思的是,嚇死了石重貴之後,耶律德光的口中突然噴出一股鮮血來。跟著,耶律德光就晃晃悠悠地也栽倒在了地上。耶律德光便也死了,死在由汴梁回契丹的路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耶律德光死後,其子耶律阮繼位,正式改國號為“遼”,耶律阮就是遼世宗。遼世宗登基後,由於諸多原因,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發兵南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