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抽天子籤途遇郭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抽天子籤途遇郭威

這一天,他來到了歸德城(今河南商丘)。因沒有什麼緊要之事,他就牽著馬在城裡閒逛。逛來逛去的,他走到了一座寺廟的附近。該寺有個名稱,喚做“高辛廟”。許是對襄陽的那位方丈心存感激吧,趙匡胤也沒怎麼考慮就拴好馬走進了高辛廟。

廟裡沒什麼人,既看不見和尚也看不見香客,好像只有趙匡胤一個,所以整個廟宇就顯得十分空蕩又多少有些神秘。趙匡胤悠搭著雙手走進了大雄寶殿。大殿內除了司空見慣的一些佛像外,也只有趙匡胤一個人。不過,趙匡胤看見,在一張神案上,放著一筒神籤。趙匡胤朝著神案走了過去。

神籤是供凡人占卜未來的。趙匡胤本不相信這些,但一來無事可做,二來奔波至今仍沒有奔出什麼名堂,心中多少有些發急,還有,那方丈叫他一路北上,其中可否真的藏有什麼玄機?故而,趙匡胤就想抽回神籤來碰碰運氣。

一開始,趙匡胤沒敢把自己的未來擺得太高。那董遵誨神氣活現的,不就是一個小將軍嗎?難道自己的未來,連一個小將軍也做不成?

趙匡胤抽籤了。抽籤的結果是,他將來不可能做一個小將軍。

一般人若抽到此籤,恐多少有些洩氣。連小將軍都做不成,將來還有什麼前途?既沒有

什麼前途,也就沒有什麼希望了,既沒有什麼希望,也就沒有必要再繼續抽什麼簽了。

但趙匡胤不這麼想。他是這樣想的:神籤告訴我將來不可能做一個小將軍,那就意味著我將來有可能做一個比小將軍職位要高的官。

比小將軍職位要高的究竟是什麼官呢?他想起了那個王彥超和董宗本,一個是防禦史,一個是刺史。既如此,我將來姑且就做個防禦史或者刺史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匡胤又抽籤了。抽籤的結果是,他將來也不可能做一個防禦史或者刺史。

趙匡胤一喜。莫非我將來能做一個比防禦史或刺史還要高的官?比刺史高的官是什麼官?只有獨鎮一方的節度使了。

趙匡胤慢慢地抽出了第三支神籤。神籤顯示,他並不是做節度使的命。

趙匡胤有些激動起來。比節度使還要高的職位是什麼官?雖然,朝廷裡的那些重臣,比如宰相、樞密使之類,論職位,都比節度使要高,但是,若論實權,即是宰相,好像也不如節度使。從這個意義上説,比節度使職位還要高的官,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

難道,我將來真的能做一個皇帝?趙匡胤緩緩地從神筒裡抽出了第四支神籤。抽籤的時候,他的雙目是閉著的。籤抽出好一會兒之後,他才慢慢地睜開了眼。

你道趙匡胤這回抽了一支什麼籤?他抽到的是一支“聖筊”。聖者,天子也;筊者,竹籤也。聖筊者,預兆ri後可為天子之籤也。

趙匡胤差點樂出聲來。還好,他終究剋制住了自己,又偷偷抿了抿嘴,然後鄭重其事地將那支聖筊插回了神筒。而實際上,他是很想把那支聖筊揣入懷中的,只是怕它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儘管,一支聖筊並不能説明太多的問題,但他對趙匡胤的jing神卻是一種巨大的鼓舞。更重要的,離開高辛廟之後,趙匡胤對襄陽城那位方丈的話已經深信不疑了:一直往北走,便可踏上大富大貴之路!

於是趙匡胤就jing神抖擻地騎著白馬繼續北上了。人jing神馬也jing神,不多ri,趙匡胤就馳出了河南,馳入了河北地界。

趙匡胤下山後,由於有了方丈指引的方向,懷中還揣著十兩銀子,一臉輕鬆,並不急著趕路,一路行來,倒還有些閒情逸致,觀賞沿途的山川美景。由於是第一次到南方來,看那自然美景、風土人情,與那北方自是不同,處處都感覺好奇,雖是一人行路,倒也不覺寂寞。

這一天,渡過漢水,沿江岸逆流而上,但見前面重巒疊嶂,異峰突起,古樹參天,鳥飛獸吼,忽然看見前面山谷之中戰旗獵獵,走近一看,竟然是一座軍營。軍營中一面杏黃sè大旗迎風招展,上面似乎繡有一個大字,因其迎風擺動,看不清楚,看了半天,才看清上面繡的是一個大大的“郭”字。

趙匡胤看到這個“郭”字,猛然記起方丈臨別贈送的就是:向北走!

趙匡胤心中暗忖,難道說,我的前程,就應在此處不成?想到方丈的贈言,他不再猶豫,邁開大步向軍營走去,抵近軍營,轉念一想,恐怕天下事沒有那麼碰巧的,反倒躊躇起來,兩隻腳也不期而然地站住了。營外站崗的士兵看見這麼個雄赳赳氣昂昂的人在營外徘徊,大聲喝道:“這裡是軍營,閒人不得靠近。”

趙匡胤被士兵一問,立刻有了主意,滿臉含笑地問道:“這裡是郭大帥的軍營嗎?”

“大旗上一個大大的郭字,你沒有看到嗎?”站崗的士兵沒好氣地回答。

“我是特地來拜見郭大帥的。”趙匡胤比劃著說,“郭大帥在營中嗎?”

“正在營中。”士兵反問道,“你是誰?從哪裡來?見我家元帥有何事?”

趙匡胤回答:“我從襄陽來,特地來投拜郭大帥,yu在郭大帥軍前效力。”

“叫什麼名字?”士兵補了一句,“我好向大帥稟報。”

趙匡胤說:“我姓趙,名匡胤,涿州人氏。是都指揮使趙弘殷的兒子,他的部隊在鳳翔。”

“失敬了,原來是一位貴公子。”士兵反問道,“你父親既是都指揮使,為何不在家裡享清福,跑到這裡投軍?”

趙匡胤大聲說道:“亂世出英雄,大丈夫既生逢亂世,不在此時征戰沙場,建功立業,更待何時?”

士兵叫趙匡胤在營外等候,他自己轉身進大營去了。

郭威可不是等閒之輩,他曾隨朱溫一起造反,將唐王朝掀了個底朝天。此後兩年,他又成為後周的開國皇帝,史稱後周太祖。

此時的郭威,還沒有篡奪後漢江山的野心,還在後漢隱帝劉承祐駕前做官,職務是樞密副使。

乾祐二年(949年),隱帝劉承祐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很多人不服氣。有些人儘管不服氣,但卻把想法埋在心裡,有的也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具體行動。然而,河中、永興、鳳翔三鎮卻不同,三鎮的頭頭腦腦們不但敢想,而且敢幹,公然扯起反旗,同隱帝為敵。特別是鎮守河中的李守貞,是個桀驁不馴的主子,也是三鎮的盟主,永興、鳳翔兩鎮,都唯他的馬首是瞻。

隱帝劉承祐見有人起來造反,便命郭威為招撫安慰使,並把西邊軍隊的指揮權都交給了他,命令他去修理一下那些不服氣的人。

趙匡胤見到的大營,就是郭威的營盤,此時,郭威正在發兵西進的途中,途經此地,紮營暫時休息,待兵士解除疲勞之後,便要拔寨西進。趙匡胤恰在此時前來投軍,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這次會見,稱得上是一次歷史的會見,因為ri後這兩個人,一個是後周的創國之君,一個是宋朝的開國之主,都是一個新朝代的開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巨龍際會,恐怕是絕無僅有。冥冥之中,是上天安排?恐怕只有那方丈知道。

郭威在中軍帳接見了趙匡胤。他見趙匡胤體格魁梧,面大耳方,相貌堂堂,心裡已有幾分喜愛,談話的時候,趙匡胤對答如流,聲音洪亮,對他的喜愛又加了一分。於是問道:“令尊在鳳翔大戰告捷。你為何不去跟隨你的父親,卻要投到我的旗下呢?”

趙匡胤回答說,父母寵愛他,不許他從軍,這次外出,也是偷偷跑出來的,父母並不知道。

“嗯!”郭威點點頭,讚歎道,“將門出虎子,你有這個志向,將來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你就留在我的帳下,隨我一同西征,等有了戰功之後,我再向皇上舉薦你,也使你博得個封妻廕子的前程。”

趙匡胤見郭威說話溫和,對自己也是以禮相待,心裡很高興,便留在了郭威身邊。

郭威慧眼識英雄,只是叫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收留之人,既是一個英雄,也是一個賊,一個竊國之賊。他ri,郭威竊得的後漢江山,創立的後周王朝,就是被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從他們周朝後人的手中竊了過去。這是後話。

趙匡胤留在郭威帳下,隨軍一同西征。

趙匡胤跟著郭威一路行軍,在公元948年8月20ri到達了河中。從此河中城下戰雲密佈,軍營林立,本就被圍得水洩不通的李守貞更加不愁寂寞。

chun天就已經到達的白文珂、郭從義、常思並不是無能之輩,他們早已經把李守貞擊敗,只是沒辦法攻破河中城而已。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這年頭流行的就是高築牆廣積糧備戰備荒。李守貞是此中高手,他的城牆絕對夠高,城裡面也兵多糧廣,從一開始就打定了死守河中拒不投降的主意,任憑白文珂等人想盡了辦法攻城,他就是玩命死撐。

因為他知道,時間的優勢站在他這邊,他每多撐一天,距離劉承佑的江山崩潰的ri子就近了一天。就這樣,他撐來撐去,終於把他的老熟人,後漢王國的最後一張底牌郭威給撐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