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朝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誰嚇誰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誰嚇誰啊

劉凡微微一笑,轉而冷冷的:“疥癬之患嗎?那就好極了。可就怕國使大人回到了突厥王庭時,你們那偉大的阿史那可汗已被請到烏丸等國的行軍營帳喝茶,哦,不對,你們突厥人是不喝茶的,應是喝酒才對。這樣才符合你們突厥人所謂的英勇無畏!哼哼,實不相瞞,方才我的客人,便是來自烏丸、鮮卑、羌胡三國的使臣,他們想約同我大楚一起夾攻貴國!都已到了這個時候了,國使大人是否還要在本欽差面前這般盛氣凌人?”

這一番話,讓阿史那都雷不由自主地冷汗直流,烏丸、鮮卑、羌胡三國的崛起,突厥內部的不團結,高層間權力的頻繁交替,這已經讓突厥疲憊不堪了,如今勉為其難的團結起來打劫楚人,可這歲貢還沒到手,突厥各部落便已開始爭奪戰利品的份額了,若這時候楚人同意與烏丸、鮮卑、羌胡三國聯絡相約,當真兩面夾擊突厥,突厥即便不亡,也必將元氣大傷,百年之內,草原霸主這一尊貴稱號便與突厥無緣了,阿史那家族作為不敗戰神的榮譽光環也將不復存在了.............

阿史那都雷原本還想依靠突厥人以往的威勢恫嚇楚人一番,卻不曾想楚人已發現突厥的“致命弱點”了。

難怪,難怪……難怪一向膽小怕事的楚人一下子變得如此強硬,眼前的一切都能解釋的通了,阿史那都雷心中如此想著。

劉凡繼續冷笑道:“這歲貢,國使大人還想替貴國可汗要嗎?”

阿史那都雷不願就此放棄,堅持道:“這是貴我兩國和平的前提,按照我們兩國的和書……”

“和書?”劉凡站起來冷酷地打斷阿史那都雷的堅持,滿是不屑地道:“大楚與烏丸、鮮卑、羌胡三國和書的簽訂只是早晚的事,至於你們這些突厥狗,哈哈……本欽差就直說了吧,我大楚收復河套一帶國土的決心已下,到時烏丸、鮮卑、羌胡三國與我大楚夾攻突厥,國使大人替貴國可汗帶來的和書,不過是廢紙一堆罷了!”

阿史那都雷的臉色劇變:若是烏丸、鮮卑、羌胡三國與大楚當真結盟,不啻於是壓垮突厥部落的最後一顆稻草,事到如今,歲貢的問題都是小事,無論如何,自己身為突厥國使,定要居中破壞烏丸、鮮卑、羌胡三國與大楚間的盟約...........阿史那都雷想到這裡連忙說道:“劉欽差既然已打開天窗說亮話,本將軍也就不隱瞞了,我突厥確實受到烏丸、鮮卑、羌胡三國的威脅,且烏丸、鮮卑、羌胡三國民風彪悍,你們大楚與烏丸、鮮卑、羌胡這三國盟誓,不啻是與虎謀皮這麼簡單吶,眼下當務之急的,反倒是大楚與突厥結好,共同抵禦烏丸、鮮卑、羌胡三國才是正道!聽說劉欽差乃是大楚國皇帝跟前的倖臣,這個道理,請劉欽差務必要轉告給貴國皇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凡嘲諷地笑了笑:“我們現在談的是大楚要交給突厥多少歲貢的問題,至於烏丸、鮮卑、羌胡三國,還是暫且擱置一邊吧,本欽差只問國使大人一句,這歲貢,國使大人是要,還是不要?”

阿史那都雷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決心,啞著嗓子道:“兩國交好,歲貢不過是禮尚往來的手段,若是楚國眼下國庫緊張,我突厥又豈能強人所難?!”

劉凡道:“那和書一事,又該怎麼辦?”

阿史那都雷勉強扯出一笑,道:“和書,自然是重寫,由兩國共同編寫,這樣貴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畢竟邦交是兩國間的事,不能一國說定。”

劉凡“噢”了一聲,坐回桌案前,盤起腿,木訥地問道:“如此說來,這貴我兩國的外事算是談妥了?”

阿史那都雷道:“自然是談妥了,可還有這烏丸、鮮卑、羌胡三國……”

劉凡打斷他:“我說過,一碼歸一碼,烏丸三國是烏丸三國,大楚與突厥是大楚與突厥,現在咱們不談烏丸三國!”劉凡眼睛上下打量著阿史那都雷,眼神已盯住了阿史那都雷的腰包。

這是坑爹啊,不是說外國的使臣來京城,都要給人送禮的嗎?這禮在哪裡?突厥果然是蠻夷之邦啊,這化外小民連這點規矩都不懂!劉凡在心中幽怨地吐嘈道。

阿史那都雷見劉凡這般異樣的眼神,卻是摸不著頭腦,滿心想著烏丸三國的事,害怕大楚與烏丸三國之間真的達成了某項共識,如此一來,突厥可就雪上加霜了。見劉凡看著自己的腰部,一時愣住了,這個年輕的欽差到底有什麼意圖?

劉凡咳嗽一聲,笑嘻嘻地對阿史那都雷道:“國使大人腰間的這個袋子真好看,是用貂皮縫製的嗎?”

這是在給阿史那都雷下暗示了,阿史那都雷一時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倒是一旁的韓先生看懂了,忙給阿史那都雷使眼色,半晌,阿史那都雷才明白過來,忙取下那百寶袋子道:“這確實是上好的貂皮縫製而成的,怎麼?劉欽差喜歡?那麼便權當是在下給劉欽差的見面禮了。”

這袋子裡還裝著三個東珠和些許金子,阿史那都雷總不好拿出來,只好一併贈予劉凡,頗為肉痛,內心深處瀰漫著一種叫做“躺槍”的

沉重感。

劉凡板著小臉道:“國使大人快拿回去,本欽差清廉自潔,兩袖清風,如何能收你的見面禮,這見面禮太過貴重,本欽差讀的是聖賢書,這見面禮,本欽差是萬萬不能要的。”說著就將阿史那都雷遞來的百寶袋給推了回去,一派君子相道:“莫說見面禮只是一個貂皮袋子,哪怕裡面就是裝了幾萬兩銀票,本欽差也是斷不能生受的,請國使大人在自尊自愛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人品,比如本欽差,本欽差的人品就相當的贊,在京城一帶,那可是有口皆碑的。”

“莫說見面禮只是一個貂皮袋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貂皮袋子不值錢?“哪怕裡面就是裝了幾萬兩銀票”,這劉欽差為什麼偏偏要說幾萬兩銀票呢?韓先生思索了一下,頓時就明白了,深望劉凡一眼,顧不得禮節,將阿史那都雷拉到一邊,小聲道:“將軍,這劉欽差是在向您索賄吶。”

阿史那都雷如何懂得楚人語言中的博大精深,滿頭霧水地道:“他不是說了他自己兩袖清風,就是幾萬兩銀票,他也不要嗎?”

韓先生苦笑道:“他的意思是,要送,也要送十萬兩銀票來,否則他是不要的。將軍,此人在楚國國主面前說得上話,要破壞楚國與烏丸三國間的盟約,或許可以從他身上落手。”

阿史那都雷深以為然,望了正襟危坐、一身正氣的劉凡一眼,心中暗自苦笑:“十萬兩銀票,這不是小數,此人的胃口實在太大了些。”心中想定,滿腦子想著如何籌措賄賂的事,阿史那都雷又回到劉凡的座前,說道:“劉欽差潔身自好,鄙人佩服之至,既然劉欽差不收如此貴重的禮品,那麼過幾日,鄙人便送一些突厥的特產來,這些特產都不值幾個錢的,定不會教劉欽差為難的。”

經過這一番交涉,大楚與突厥的和議終於拉開了序幕,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商談和議,並且取得了一致意見,阿史那都雷為劉凡的品行感動不已,劉凡也對阿史那都雷心心相惜,臨到阿史那都雷告辭時,劉凡是一直將阿史那都雷送了出去,握住阿史那都雷的手:“阿史兄,你我相談甚歡,今日一別,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夠再次相見啊。”

阿史那都雷戀戀不捨地同時,也不好意思道:“劉欽差,在下不叫阿史,劉欽差可以直接叫在下都雷兄。”

劉凡也熱切道:“小弟明白,不會叫錯了,阿史兄你就放心吧。”

..............................................................................................................

到了第二日,阿史那都雷入朝,重申大楚與突厥萬年之好,遞上國書,項景武一看,愕然了半晌,這國書中只字未提和書歲貢之事,反倒是說突厥沐化大楚皇帝的恩德,願貢獻五百匹健馬,一千張牛、羊皮,願與大楚永為盟邦,誓不言叛。

今日倒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往年的突厥國使臣,一個個都是索要無度、蠻橫無理,可今年就大變樣了,不但在措辭上對項景武表示了尊敬:從原來突厥可汗問候大楚國主,變成了突厥可汗問候大楚皇帝陛下,而且這次不僅沒要禮物,反而還主動送禮來了。

項景武看了立在殿階前的劉凡一眼,劉凡因為今日要交割欽差之職,因此特意穿著欽差官服上朝,這一站,竟有些昏昏欲睡了,眼皮子正在打架,見到項景武目光看過來,劉凡連忙打起了精神,驅散了幾分睡意。

昨夜太傷腦子了,阿史那都雷這個朋友總算沒有白交,連夜就給自己送了一車特產來,劉凡是最喜歡特產的,比如那金子鑄造的暖手爐、銀子打造的突厥彎刀...............劉凡一直自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所以對突厥的工藝製造那是愛不釋手啊,以至與一夜都沒有睡...............

阿史那都雷一番低聲下氣的話,滿朝譁然,待項景武撫慰阿史那都雷一番,隨即命他出殿,宣佈退朝,獨獨留下了劉凡。

盯著劉凡,項景武忽然覺得自己有些看不透這個富二代了,此子到底用了什麼方法,竟能讓突厥使臣屈服,突厥人蠻橫了上百年,今日算是給足了項景武的面子,這令項景武的心花甚是怒放啊。

“陛下是想問學生是如何說服突厥使臣嗎?”劉凡一語道出了項景武的心思。

項景武連連點頭,滿臉的期待。

過於熾熱的眼神頓時讓劉凡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突厥乃是蠻夷之邦,聖人很早就說過,蠻夷就是禽獸,不懂教化,不通禮儀……”開啟了話匣子,劉凡像百家講壇的“教授”一般,滔滔不絕地開始述說起“論禽獸與人的區別”:“……當時學生的品行已經感化了阿史那都雷,阿史那都雷也是有血有肉的,豈肯去做禽獸?於是便要學生教化他,陛下是知道的,學生這個人連自己都教化不了,卻又如何教化他?好在孔聖人早有許多箴言流世,學生隨便挑揀了一些,什麼學而時習之,什麼禮之用、和為貴也................阿史那都雷聽完大聲慟哭,連連表示‘朝聞道,夕死可矣’,阿史那都雷對學生是這樣說的:‘今日見了劉欽差這般的氣度,都雷自形慚愧,現在才知道,原來我們突厥人,竟與禽獸無異,待都雷回去見了可汗,一定俱言劉欽差的風采,我們突厥人也要做人,也要學習詩書禮樂,再也不做禽獸了。’……”

項景武心情本就大好,此刻又聽劉凡胡亂瞎掰,忍不住捧腹大笑,劉凡最後道:“陛下,學生已教化了阿史那都雷,這位突厥使臣對學生那是感激涕零到無以復加,又知道知恩圖報這個道理,因此送了些小特產給學生,學生的人品,陛下也是知道的,學生這個人一向視金錢如糞土,潔身自好,最是見不得那些藏汙納垢、禮尚往來的事。只不過這畢竟是突厥人向我大楚表示友好的證明,也可謂是阿史那都雷的一番苦心,若是推拒,學生怕寒了突厥人嚮往教化的本心,所以這些特產,學生勉為其難的收下了。”

特產?項景武略略一想,便明白了,心裡想:這些特產只怕價值不菲啊。卻也不說破,臣子愛財,也不一定是件壞事,更何況這財還是從突厥人手裡拿來的,試問這天下,誰能有劉凡這等本事?項景武想罷,笑道:“既是人家送你的,你收下便是,朕不會怪罪的。”

劉凡心裡竊喜,忙不迭地道:“陛下拳拳愛護之心,學生佩服之至。”

項景武板著臉道:“好啦,會試將近,你也該安心讀書,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劉凡連忙點頭,道:“是,是,學生也要用功讀書了。”

臨走時,項景武突然將劉凡叫住,對劉凡道:“劉凡,清河前幾日有些食不下咽,平白地清減了許多,你去看看吧。”

劉凡領了命,隨宮中太監來到了一處大殿前,經通報後才得以進殿見清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