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紅樓賴大爺最新章節列表 > 108 還只是棋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8 還只是棋子

翌日!

國營司東面值房內。

“黃知事、張知事你二人儘快將新廠的規劃做好,交給肖知事,測算玻璃工廠的建設及運營成本。”

“肖知事,前期三萬兩的募集資金按一成配股,餘下的三成股份作價三十萬兩認購,來司裡認購的不論是誰都只登記。”

國庫和皇家內庫已經分走了六成,前期研發資金的配股比例朝堂都過了明路,餘下民間認購只有三成股份,新廠的規模不比研發作坊,土地、建設等成本算下來,最少也得二十萬兩。

餘下的還有招募人員培訓等等成本,三十萬兩算是比較折中的數字,當然如果搞競標模式只怕不止這個價,但那就完全是市場行為,認購到股權的也不會承他的人情。

玻璃產業民間沒有,所以也不存在與民爭利一說,這次的股權認購不會有民間作坊參與,屬於朝廷大老們分蛋糕,這也是皇帝的意思。

物以稀為貴,不論股權還是玻璃,若是人人都有的分,那也沒有優越感了。

再者,玻璃本就是奢侈品,擴大規模必然導致價格下跌,並不能增加多少收入。

況且玻璃比瓷器更易碎,西夷的玻璃雖然比國營司的質量有所不足,但畢竟也有。

所以出口賺外匯也不大可能,所以產能過大其實有害無益。

“陳知事!招募勞力儘快落實下去,分批次讓他們進入玻璃研製工坊歷練!”

不願貿然擴大生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力。

雖然多幾間玻璃工廠只需要增加數千人,看似影響不大,但隨之而來的還有銷售、運輸、加工等上下游行業,全部加起來得有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

整個大夏朝人口上億,這些人看似影響不大,但這只是玻璃一個行業。

工業化是必然的趨勢,大夏朝不發展工業,以後大夏的遭遇也將是前世大清的重演。

工業發展是一方面,做好工農的平衡更加重要,否則大量勞動力從田間地頭來到工廠,以後百姓的溫飽都成問題。

古代沒有化肥、機械化、灌既體系等,提高糧食產量的手段,農業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

其實西夷的工業化也面臨這個問題,他們的解決辦法是海外殖民,以及奴隸貿易。

大夏朝並非不能效彷,只是已經失去了先機。

賴尚榮的想法雙管齊下,一方面透過海外貿易,以絲綢、瓷器等奢侈品換取糧食的同時,慢慢以畜力減少農業人口。

當然,目前談這些還早,他也準備在今後的密折裡,慢慢向皇帝灌輸這些觀點。

至於效果如何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說到底他雖然有抱負,但也從沒想過為此不惜一切,甚至舍身取義。

…………

金鑾殿。

不似往日般肅穆,甚至不乏交頭接耳。

正隆帝卻對於臺下的大臣們的表現十分滿意。

“咳咳!”輕咳一聲:“有意認購玻璃工廠股份的,回頭可以去國營司詢問!下面議一議賴尚榮的封賞!”

吏部左侍郎陳譯文出列道:“國營司尚缺一個掌司郎中,此次他研製玻璃有功,微臣提議任命其為掌司郎中!”

吏部右侍郎柴慶忙道:“此言差矣!此子資歷尚淺,又只是同進士,提拔太快恐遭非議!”

“古有南門立木,千金買馬骨,有功不賞,為善失其望……”

“陳侍郎所言差矣!朝廷官職豈能以銀錢衡量……”

“在其位謀其政,他身在國營司做好司內事務便是於國有功,況且這玻璃還有四成營收歸於國庫,怎麼就是以銀錢衡量?你這話讓戶部列位大人情何以堪?”

“此事怎可混為一談?戶部稅收乃是國本,國營司乃是商事!”

吏部兩位侍郎殿前打起了擂臺,竟無旁人插嘴的餘地。

半晌,正隆帝看下臺下的吏部尚書趙長河,悠悠道:“趙愛卿如何看?”

趙尚書道:“老臣覺得兩位侍郎各有道理,國營司確實缺少一個掌司郎中,而賴主事有功也確實該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言一出,柴慶一臉驚愕的看向他。

“哦?”正隆帝饒有興致的看向趙尚書道:“那愛卿也同意提拔賴尚榮做掌司郎中?”

“皇上容稟!賴主事確實該賞,但他同進士出身,為官堪堪半年,若是再行提拔讓那些兩榜進士如何自處?微臣以為不如賜他一個五品都騎尉!當然國營司如今又添一個營生,他區區一個主事,也不適合再統管司內事務,不如另擇一老成持重之人前去管理!”

忠順王立即道:“皇上不可啊!賴主事剛剛才研製了玻璃,正該委以重任,豈有派人轄制的道理!”

北靜王出列道:“王爺此言差矣,衙門向來各司其職豈有轄制一說,賴主事年紀輕輕經驗尚淺,正需要一老成持重之人加以引導。”

正隆帝遲疑道:“那依趙愛卿所言該派何人前往?”

“這……臣等回去商議一個妥善的人選再向皇上奏陳!”

陳譯文忙道:“臣這裡有個合適的人選,工部營繕司郎中秦科老成持重,且熟悉營造事務,不如派他去國營司!”

北靜王和趙長河對視了兩眼,一時間竟猶豫起來。

正隆帝見狀立即拍板道:“好!那就讓梅恭頂替他的郎中之職!”

“退朝!”

正隆帝離開金鑾殿,回到御書房。

少頃,忠順王、陳譯文在一個太監的引領下聯袂而來。

“皇兄這招果然高明!”

“哼!朕不過是拋一個魚餌,既然他們看上了玻璃的利潤,暫且給他們些甜頭又能如何?朕就不信,父皇知道他們貪墨了修皇陵的銀子,還會護著他們不成!”

陳譯文道:“皇上!這事不會有什麼意外吧?”

“梅恭行事穩重,沒有把握也敢向朕稟報,只是營繕司鐵板一塊,又有秦業在上面制衡,他怕打草驚蛇放不開手腳!”

頓了頓又道:“乘著這個機會,從營繕清吏司調些下層人員去國營司,朕再讓齊寧配合你,利用此次大挑的機會,篩選些合格的舉人入職營繕司配合梅恭,必要將此桉辦成鐵桉!”

“是!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