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朝小相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章 聯合創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章 聯合創作

林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白蛇傳是抄的,詩詞也是抄的,做個文抄公還可以,去考科舉肯定就要露餡了。

“在下沒有曾兄那麼遠大的抱負,只希望能夠偏安一隅,每天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此生就足夠了。”

曾鶴齡點點頭,說道:“林兄弟恃才不傲物,頗有古人之風。”

“曾兄莫要開玩笑了,我這人一直沒什麼志向,活在當下,及時享樂,哪有什麼古人之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活在當下……”曾鶴齡沉吟道,“林兄弟的這種生活態度就讓人好生羨慕。”

“別說我了,說說書坊吧,最近生意怎麼樣?”

“倩女幽魂開始大賣,生意的火爆程度至少還能持續一個月。”

“一個月……”

林墨心中暗暗叫苦,最近事情比較多,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碼字,沒有存稿了啊!

一個月的時候說長也不長,等倩女幽魂連載完畢,後面沒有新的作品續上,熱度就都白白浪費了。

接下來,該抄……不是,該寫哪部作品好呢?

曾鶴齡又說道:“還有個問題,書坊最近生意大火,已經被人盯上了。”

“誰?”

“同行,一些規模更大的書坊,特別是有背景,有靠山的。”

“是有什麼人去找過周掌櫃嗎?”

曾鶴齡點了點頭,說道:“來過很多,以內城海陵書局的東家王海陵來的次數最多。”

“王海陵?”林墨問道,“泰州人?”

“據說此人的祖籍是泰州海陵縣。”

“哦,”林墨又問道,“你可知周掌櫃如何回覆的?”

曾鶴齡想了想,說道:“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但是在順天府做書本生意的,海陵書局是規模最大的,眼看軒墨坊日進斗金,這位王老爺定不會善罷甘休。”

“那又怎樣?”林墨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道,“有本事,他也找人寫話本去?”

“你還別說,海陵書局最近還真出了幾部新話本,企圖分一杯羹。”

“是嗎,質量如何?”

曾鶴齡笑著搖搖頭,端起茶杯說道:“比起林兄弟的話本,簡直是天差地別,根本賣不出去!”

這時候,林墨突然想到一件事,便問道:“曾兄早在十五年前便高中舉人,想必文採斐然,寫過話本嗎?”

本來,林墨只是隨口一問,卻沒想到曾鶴齡很認真地回答道:“要論文筆,愚兄還有幾分自信,可話本講究的是故事情節,在這方面林兄弟天賦異稟,要不然,那麼多的話本,為什麼只有白蛇傳和倩女幽魂能夠大賣?”

這番話反倒給了林墨啟發,寫小說和八股文不同,小說講究的是情節精彩,文筆什麼的可以往後放一放,這兩部話本之所以能夠火起來,是因為自己掌握了太多前人的成果,無論是原著還是後世的改編,都有大量的素材可供自己參考,若是說這兩部話本有什麼不足之處,恰恰就是文筆,畢竟自己不是專業的,水平實在是有限。

如果是這樣的話……

“其實,新話本的主線劇情已經想好了,只是……”

曾鶴齡看到林墨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道:“林老弟的新話本必然又是一部驚世之作,不知道有什麼問題?”

林墨想了想,說道:“不瞞曾兄,我最近的繁雜事有些多,一直不能靜下心來,集中時間和精力進行創作,所以,我想和曾兄商議一番,我們合作如何?”

“合作?”曾鶴齡不解,問道,“怎麼合作?”

林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故事情節由我來口述,曾兄負責執筆潤色,如此可行?”

“這……”曾鶴齡琢磨了一下,說道,“這樣也可以?”

“可以啊,署名的時候你我二人的名字都寫上,至於話本的收益嘛,除去書坊拿走的部分,你我二人平分好了。”

曾鶴齡顯得有些詫異,收益平分?

要知道,現在白蛇傳和倩女幽魂火的一塌糊塗,以林墨署名的新話本只要能維持現在的水平,必定還能大賣,這絕對是一筆不菲的收益!

而且,寫小說這種事,故事情節的原創性非常重要,不誇張地說,原創性可以佔到九成,文筆部分只佔一成,就算讓自己執筆,兩者的貢獻也絕對沒有到五五開的程度。

“倒是可以試一試,只是收益方面……不如這樣吧,若是能夠成功,我拿一成。”

“哎!”林墨擺擺手,說道,“兄弟我自己的文筆什麼水平,我自己心裡很清楚,若是新話本由曾兄執筆,我放心。收益部分就按我說的辦,不如,我們現在就來聊一下新話本?”

事到如今,曾鶴齡也不好意思再去糾結收益的問題,便說道:“願聞其詳。”

林墨心中迅速盤算,曾鶴齡是舉人,文筆肯定沒得說,既然要合作,就搞一把大的!

“新話本是一部長篇,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叫《紅樓夢》,暫定為一百二十回,現在我給你說一下前十回的情節……”

接下來,林墨簡言意賅將紅樓夢前十回的主要情節描述了一遍,曾鶴齡很感興趣,邊聽邊記,不時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其實,林墨也只記得個大概,細節部分全靠曾鶴齡自己發揮了。

又喝完一壺茶,只見曾鶴齡閉目沉思,突然睜開眼,說道:“第一章開篇就這麼寫——上古時代,天清地濁,混沌初開。女媧在大荒山無稽崖煉石以補天,煉成十二丈高、二十四丈見方的彩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一塊被棄在青埂峰下。那塊被遺棄的石頭經鍛鍊之後,已通靈性……”

林墨再一次見識到了明朝文人的強大,自己只敘述了一遍主要情節,至多算個大綱,人家連筆都沒拿,直接在腹中成稿,行文如流水一般順暢,不得不說,透過科舉選出來的人才,文學基本功太強大了!

“林兄弟可還滿意?若有不妥之處,不妨當面指出,我們再商討一番。”

“不用了,很滿意!”林墨激動地說道,“新書由曾兄執筆,必然還能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