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朝小相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學而時習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章 學而時習之

楊詩音此番前來是有任務在身,現在將話題引到了正題上,哪裡還管林墨的臉色。

“其實,八股文只是聽起來繁瑣,只需要掌握了其中的要領,並不難的,特別是在童試階段,對考生的要求相對比較低,以林兄的文采,只需勤加練習,定能融會貫通!”

林墨卻聽的一頭霧水,八股文難不難……我問你了嗎?你倒底要幹啥啊?

楊詩音以為對方沒聽明白,便繼續說道:“八股文分為八個環節,即為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首先是破題,講究的是一個巧字……破題對八股文寫作來說具有引導全篇的作用,凝練著八股寫作的技巧和精義……”

“那個……”

“破題之後,然後承接破題而進行闡發,稱為“承題”,接著轉入“起講”,這時候便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

“不是……那個……”

林墨幾次三番都插不上嘴,最後只得放棄嘗試,默默地看著對方表演。

也不知過了多久,楊詩音說的口乾舌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林墨趕忙趁此機會說道:“楊姑……公子真是博學,只是在下還有一事不明!”

“請講!”

楊詩音放下茶杯,然後看著林墨,似乎在等他提問。

林墨只好說出心中疑問:“在下並非不懂八股文的意思,只是沒有系統學過,僅僅知道這些概念,恐怕也是徒勞。”

“林兄所言有理!”楊詩音點了點頭,說道:“所以,一定要勤加練習,不如在下現場出一道題,林兄試著寫一篇出來,看看效果如何?”

林墨心說,你有病吧?你看我像是要跟你聊八股文的樣子嗎?

你一上來就給我上課,我是礙著情面沒搭理你,上課也就罷了,現在又要考試?

“既然是初學者,不妨就以‘學而’為題,時間也不要求了,林兄慢慢作便是,在下明日這個時候再來登門,告辭!”

看著楊詩音轉身離去,林墨愣了許久,撓了撓頭,自言自語道:“這是……還留了作業?”

回到後院,葉紅梅有些好奇地問道:“誰啊?我看你們聊的挺開心。”

“一個神經病!”

“什麼?”

“這人有毛病!”林墨忍不住說道,“一進門就問我有沒有功名在身,我說沒有,她就開始跟我講半天八股文怎麼寫,臨走前還給我出了一道題,你說說看,這人是不是有病?”

葉紅梅也是莫名其妙,問道:“你們讀書人不都學八股嗎?”

“我跟他們不一樣,”林墨搖搖頭,說道,“我跟你講過的,我讀的書並非四書五經,讀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科舉。”

“可是,別人不知道啊,如果他們認為讀書就是為了科舉,當然也會拿這種眼光來看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林墨想了想,這番話倒是不錯,科舉在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心中根深蒂固,自己這樣的人算是另類吧……

“不過,話說回來,你確實應該讀一讀四書五經,學一學八股文。”

“學來做什麼?我也去考科舉?”

葉紅梅點點頭,說道:“是啊!”

林墨無語了,問道:“別人不理解就算了,你怎麼也不理解我?”

“我理解你,但是……”葉紅梅想了想,說道,“既然你有這個能力,為什麼不去考呢?”

與此同時,林墨腦子裡也閃過一個念頭,是啊,為什麼不去考呢?

在這個世界,想要出人頭地,科舉無疑是最快的捷徑。

難道要一輩子賣話本?

無權無勢,就算家財萬貫,心裡也不踏實。

看看自己能接觸的都是什麼人,南山堂是反賊,黑衣門明顯不靠譜,想找個靠山都找不到,每次遇到事情,最後都要靠自己。

“娘子說的有道理,容我想一想。”

葉紅梅笑笑,道:“你慢慢想,我去看看晚上做什麼飯。”

本來,林墨的想法很簡單,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就滿足了,但是今日細細一想,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拋開南山堂和黑衣門不說,就算為了自己和家人,也要想辦法尋一條出路,而擺在自己面前最好的選擇,只有科舉。

現在寫話本有曾鶴齡代筆,自己完全可以空出時間來研讀,再加上有個不知道什麼目的的楊詩音上趕著跑來給自己當老師,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

既然如此,那就……試試?

林墨靜下心來開始琢磨,想要參加科舉,就要學八股文,作為現代人,一直將八股文看作是糟粕,其實,看問題需要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八股文只是一種特定歷史下的產物,在某一段時間是先進、積極的,只是到了後來,不再適應新的歷史背景,這才慢慢變成糟粕。

八股文起源於明初,當時天下初定,朱元璋恢復科舉制度以後,任然採用的是元朝舊制,就連評審文章好壞的標準也一併沿用下來,結果導致選出來的人才非常不和朱元璋的心意,於是,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暫停科舉,並親自和劉伯溫商議新制,經過九年的反復研究和論證,八股文橫空出世,從此奠定了明清時期科舉的新方向。

新的科舉規定了必須採用八股文,很大程度限制了考生們的思想和發揮,而且朱元璋規定,科舉所處的考題必須出自四書五經,而且以朱熹的註解為標準答案,所以學子們都仔細研究四書五經和程朱理學,對於其他的學問就一概不理了。

八股文另一個特點就是主觀性太強,因為題目是考官出的,題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有考官說的算,考生的理解和考官不一樣的話,就等於怎麼寫都不對,所以說,不但要熟讀四書五經和程朱理學,還要琢磨考官的喜好,無疑給考生再次增加了難度。

林墨想起楊詩音臨走時出的題目——學而。

“學而”出自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題目是八股初學者必練的題目之一,就跟小學生作文“難忘的一件事”是同一個意思,所有的讀書人都要從這個題目開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怎麼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