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0章唯才是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0章唯才是舉

什麼殺俘不祥的問題,早就談過了,朱由校不想談這些,而什麼傷兵再給自宮了,那死亡率肯定增高的問題,這一點更不是朱由校考慮的範圍之內。若不是遼東修路挖礦的需要,別說這些人,就是全部的建奴,不論男女老少,朱由校殺起來都不會手軟。不要談什麼無辜不無辜的,三百萬遼東不無辜嗎?建奴當了屠夫,禍及了索然無辜的百姓,婦女兒童,那他們的婦女兒童憑什麼就能倖免?

何為天道?報應不爽才是天道。想不禍及家人,那首先在殺人之時想到這一點。絕了遼東的子嗣,還指望自己留種嗎?

連這一點朱由校都不容,何況是還需要麻煩的傷兵?

“皇上,現在戰場上兩邊千餘座大炮,是留下備用,還是一通毀掉?”孫承宗聽出了朱由校的滔滔不絕的殺意,帝王一怒,流血千里,這種威風不是吹的,如果說別人還倒罷了,但放在殺心比較重的明朝皇帝身上,那就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了。太祖、成祖均是如此,的確打出了漢人的威風,諸族諸國,不敢有動,稍有不順,立刻就是成千上萬人被殺。現在的皇上,同樣也是一位內聖外王的身負大明中興的皇上,這種威嚴因為他的戰功非凡,而越來越有了。此戰一戰定乾坤,一舉擊潰建奴主力,將大明最大的威脅給打的不輕。就算是不再接著北伐,也能讓大明有十年的太平。

既然皇上已經動了殺心,鐵心的來個集體大自宮,且的確是符合大明的利益,有利與明軍的軍事目的。要知道看押俘虜同樣需要兵力,而現在又有多少兵力來看押這幫人呢?倒是一個集體大自宮,一下子讓建奴失去戰鬥力,同時,能夠揮刀自宮的,都是認命的主,這種人看管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現在孫承宗不再談這個既定事實了,一下子轉到了大炮的話題。按理說,建奴手中的大炮,都是皇上看不上眼的,本來無甚可言的。但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現成的武器,雖然於船上的大炮無法相提並論。但好在他們都是在陸地上的,數量又多,而且彈藥又足,而且漢軍都俘虜過來了,瞬間可以形成戰鬥力。

孫承宗的潛臺詞,朱由校哪裡能聽不明白,大炮的威力當然是恐怖的,哪怕它仍然處與原始的狀態。現成的東西不用白不用,但人手問題的確是個事,讓他去放過漢軍俘虜,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就算是招炮手,估計也得從炮手裡招,這些炮手可是炸死親軍幾千人的元兇,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雖然淨軍、錦衣衛肯定是唯令是從,但心裡的疙瘩,卻不容易解開,自己也不會甘心。對了,毛文龍部。

“孫老師,這炮現在得用,不說別的,大明以後的炮兵的規模,肯定會比阻擊弩的千人規模要大,所以讓人訓練一下也是好的,正好利用這個時間。毛文龍部的東江軍,山海關的趙率教那邊,本身就有正規的炮兵,這一千多尊大炮,正好交給他們為用。然後再從錦衣衛裡挑出來二千人,令他們跟著學習,練習打炮。以後成立一支炮兵部隊,或者是分開給登州的水師親軍。”

大炮這東西是以後戰爭的主流武器,現在操炮手的確是有點少了,現在要炮有炮,要火藥有火藥,權當是訓練炮使用了。要知道,孫化元研製的開花彈大炮,與紅衣大炮,在操作的過程中,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用規尺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炮身上裝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的,操作程序上也基本相同。

現在研製的大炮與紅與夷大炮,仍然都是前裝,就象是火槍一樣,沒有研究到後裝一樣。這點上倒沒有什麼誰先進誰落後的區別。

都是架退式前裝滑膛火炮,每發射一次,都會嚴重偏離原有射擊戰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經歷復位、再裝填,再次設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驟。船舶上最有素的炮手也只能大約二三分鐘一發的射速。

前裝火炮是沒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為發射一次以後,必須灌水入炮膛,熄滅火星,以乾布幫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乾,再填入火藥,助燃物,塞進去炮彈,然後再點放,這些動作相當緩慢和煩瑣,還不包括修正炮位。

這是前裝火炮的通病,能兩分鍾一發就不錯了,可惜一匹奔跑的戰馬在一分鐘內能跑的距離相當可觀,來得急開第二炮嗎? 所以前裝火炮的特點是射速慢,但威力大,轟城牆沒有問題,可對付騎兵那是笑話。當然這種笑話也就是明軍能夠挺住建奴大炮戰術的條件,射速太逆天了,親軍估計是挺不了多久的,早就衝鋒了。

而其它種類的大炮,基本操作上也是相同的,鑑於這些相同點,所以朱由校打算以此來訓練一批炮手。今年最主要的是遼東、朝鮮戰爭。很快就會是日本、南洋的戰爭,那時候需要的大炮數量將會更多,這種人才的培養,與火槍手一樣,都是炮彈積累起來的。打的多了,熟能生巧,這是必然的。現在正好起步,操練個一年半載的,基本上也就可以形成戰鬥力了。

孫承宗沒想到朱由校如此就化解了他的勸諫,按他想來,直接拉著大炮,無論是去蓋州,還是港口,就這一千多門大炮,一輪就夠這樣的小城池受的,幾輪就能把意志給通能的砸垮臺了。沒想到這樣的好處,為了置一口氣,非要把現成的漢軍炮手棄之不用,這是不是傳說中的腦袋瓜子被驢踢了。

“皇上常說,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何不學一下曹孟德的唯才是舉選出張遼和徐晃呢?蓋州、耀州若有些千餘門大炮,指日可下,兵貴神速,請皇上明鑑。”曹操的唯才是舉,意思就是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而張遼和徐晃正是曹操從亡虜中選拔出來的大將。他們作為名將,輔佐曹操成就大業,均立有赫赫戰功,一直也沒有再叛。

這和傳統意義上的用人唯賢可是區別相當大的,而這點倒和皇上用人之處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很容易觸動他的神經。

這裡直接指出了這幫漢軍雖然沒有什麼德行之說,但他們會操炮,可以最短的時間形成戰鬥力。放棄了再麻煩的從東江軍、山海關去招人,的確是太可惜了。

孫承宗的潛臺詞已經相當明確了,軍事上講的就是權衡利弊,用了一些炮兵,在用兵速度上,可比去山海關要快的多了。

對於孫承宗來說,那些漢軍宮不宮刑的,對他沒有半個銅子的關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而已,國家失地,漢軍無主,為了活命而從賊,情可憫法卻無恕。大小是條命,而且這個命還終究是漢人的命。當然更主要的原因就是軍事需要了,有了這幫炮手的加入,北伐將變成更加的輕鬆。

朱由校的確是思慮著孫承宗的建議,兵貴神速這四個字深深的打動著他。這裡面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想的話,現在就能押著這幫漢軍,推著大炮兵發蓋州、耀州,實施自己的戰略目標,而用東江軍肯定沒有這麼多炮手,山海關也沒有,訓練錦衣衛,那此都需要一個過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權衡利弊之中,很明顯就是要以減輕對將近二三千炮手的處罰,但這二三千人,恰恰又是殺害親軍的兇手。朱由校大為不甘,按照常理,皇上金口玉言,言出法隨。減免了就不會再隨便的再改變了。

“好吧,傳旨下去,何可綱選出三千炮手為我軍之用,並著其傳授操炮技術給錦衣衛。從裝槍兵中,選出四千機靈一些的錦衣衛來,以莊海鳴為首,跟著炮手將火炮操作學會。其餘的該自宮的就自宮吧。”迫與形式,朱由校讓步了,但讓步卻不等於放過了這幫漢軍,現在他們還有利用價值,等到這個價值沒有了的時候,那就是拿他們開刀的時候了。

朱由校自認是一個相對陽光的人,如此陰暗面的時候還真不多,這次就不一樣了,既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那就用在這幫人的身上吧。作為一個皇上,想玩死一幫降兵,那還不是輕鬆寫意的事情。殺了親軍這麼多人,事後不弄死他們,天理都難容。

“皇上英明。”

“休整一下,何可綱部穩守大清河,明日由白桿兵、天雄軍,先行包圍蓋州城,俞明勳、劉若清部掩護莊海鳴所率炮兵部,進軍蓋州!這次就是要靠著大炮,將蓋州逼降!”朱由校如此安排,基本上是秉承著總的作戰思想的。扼守住了大清河,那南岸的建奴就徹底的被切除出去。進攻了蓋州,同時將港口的建奴也孤立起來。一旦將蓋州存糧之地洗劫之後,少量的駐軍就可以形成一個堅實的基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