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4章狀元效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4章狀元效應

據傳:

天啟五年,劉若宰參加了那一年科舉考試,這是他第五次參加科舉考試了。在筆試中,他發揮得很好,被主考官選出來參加熹宗皇帝親自主持的面試。

劉若宰經常和一些當時很有聲望的文化名人交往,見過很多大世面,於是在熹宗皇帝面前一點兒都不害怕。熹宗皇帝一連提了幾個問題,他都對答如流,而且聲音渾厚清晰。熹宗皇帝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就又隨口問了一句:“祖籍哪裡?”

劉若宰知道皇帝最忌諱起義軍,水泊梁山又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起義軍的老窩,要是對皇帝說了實話,皇帝肯定會不高興的,於是就想編個謊話騙過皇帝。

可是劉若宰又想一想,“我怎麼能不承認自己的祖籍呢?這可是不孝。再說我怎麼能說謊呢?”於是,他挺起胸膛說:“回陛下,小民祖籍水泊梁山。”

熹宗皇帝一聽,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嚴肅地問:“你從小就住在水泊梁山嗎?”

劉若宰知道熹宗皇帝已經不高興了,依然照實回答:“小民的祖父和曾祖父住在梁山,到了我父親時就搬到江蘇去了,我是在江蘇出生長大的,從來沒有去過梁山。”

就這樣面試結束了,劉若宰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被選為狀元了。第二天,皇榜貼出來了,第一名是一個遠遠比不上他的叫餘煌的人。他從第二名開始看,到最後一名也沒看到自己的名字。這件事對劉若宰打擊很大,可他還是決定參加下一次殿試。

劉若宰在京城裡租了一間客房,準備在京城長期住下去。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一本叫《金蓮傳》的書稿,他花了兩年時間重新整理加工這本書,並且把書名改為《金瓶梅》,據說這就是後來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小說《金瓶梅》的雛形。

以前不瞭解考場的規則,朱由校還經常的在與朋友茶餘飯後聊天的時候,談論起過這段故事,現在想想,整個故事簡直就是漏洞百出。除了天啟五年狀元是餘煌之外,其他的都是胡亂編的,騙那些不懂之人的。

一看皇榜,狀元是餘煌,等著考下一次的殿試,我的個去,騙這個故事的人,也不看看,大明考試的規則,結果編故事編的驢頭不對馬尾。

落榜的那是殿試嗎?那是春闈的會考好不好,考中了貢士,最低的也就是進士最後一名,哪裡來的落榜之說。

皇榜上餘煌狀元那是殿試,誰家聽說殿試不及格來年重考的?暈!朱由校被度娘這個故事騙了多少年了,越想越是不忿。

估計作者或者出版商,是想借劉若宰考上了狀元這個名頭,來混個名氣,多賣點書才是正經的原因。

狀元的名人效應在大明那是相當轟動的,狀元郎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那就是文曲星下凡一樣的人物。如果這樣的人寫的《金瓶梅》,那發行量可不是一般的低了。

朱由校對此當然是一笑置之,不過新科進士的結果已經出來了,當然是要他們趕快的來遼東,投入到大明皇莊建設中來了。

知識就是力量,雖然這批進士腹中所學並非‘新知識’,與科學一題沒有關係,是純文科生。但一個個也是從上億人口中選出來的天才。他們在治國安邦的學習上下了相當大的功夫,如果再能接受一下遼東建設的洗禮,將會走的更遠。

朱由校又把袁崇煥袁大總管拉了過來,面授機宜,讓他好好的把握這個機會,務必在新科進士實習過程中,讓這些進士,把經濟建設放在第一學習要務上。

隨著遼東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遼東,邊牆收復以及建奴餘孽清剿的不斷進行,大明的百姓也在不斷的跟著歡慶著,遼東的戰場已經越來越明了了,建奴們步步後撤,明軍不斷的收復邊牆、失地,這讓全國百姓不斷的生活在興奮之中。舉國歡慶,不需要什麼儀式,但那歡樂洋溢在百姓的臉上,將戰爭的陰影一掃而去。

從遼東之地逃回中原的遼民,一個個的積極返鄉,想著重建家園。這是在一年前讓他們不敢想的事情。

但有心人還是挺多的,遼東之地是如何之大,土地是何等之肥沃,水系又是如何的發達,這些當然是明知的。皇上現在已經開始動手建設了,那塊土地將會帶來多大的利益,才是有心人關心的。

本來按著以前,有關係的可以跑關係,有門子的可以走門子,這等利益,誰能安心,白白的看著不去插手一下,分一點果果。但這個關係找誰都不好使,只有找到皇帝,那才有用。‘塞上江南’的河套都被皇上死死的控制在手裡,哪裡有一點分給別人的打算。也就是宗室與十八家得了一點利益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遼東在際,許多的權貴不能不動心,但真正下手的,也只有十八家錢莊與京城皇商團而已。

十八家錢莊,現在可是搖身一變,成了大明一支巨擘式的組織。無論是規模還是在業務範圍上,都大大的參加。而且社會地位上,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以前是巴結官府,現在攀上了皇帝這個高枝,對於官員們當然不再那麼怕了。因為這錢莊生意裡有皇上的股份,你什麼樣的官,有皇上的官大?想來吃一口,那無異是到皇上的碗裡搶食吃,這得多肥的膽才行?

而且錢莊因為有了監督權,相當與皇上的另一只眼睛,有什麼事,可以透過大明銀行,直達天聽。這官府不僅僅不敢去再從中拿一個份子,而且還得小心錢莊去告他的黑狀。

而在業務上,因為與官府的借貸關係上,也是可以穩穩的卡住了這官府的脖子,要知道錢莊給官府提供的工程貸款,都是無息的,錢款不到位,那就代表著工程的拖延,那是哪個官府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不管承認或者不承認,錢莊的地位都在發生著諸多的改變,不再是朝廷或者地方官府、勳貴們想怎麼拿捏著就怎麼拿捏的時候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