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孫承宗的期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五十八章 孫承宗的期望

李毅神情一凜,點點頭道:“遵化和三屯營互為犄角,是除了長城,阻擋東虜的最大憑仗。現在這麼容易被攻破,就代表朝廷短時間內無法擊中兵力阻擋東虜,這樣一來,東虜就有很大的回旋餘地。”

孫承宗點點頭,“本來周延儒等人就針對袁崇煥和你擒拿毛文龍一事,想要坐實是錢龍錫指使的假想,以來黨同伐異,爭權奪勢。現在錢龍錫被他們逼得辭官歸鄉,內閣中卻並沒有知兵事的重臣,再加上東虜破關,正好給了周延儒等人口實,所以他們紛紛彈劾錢龍錫,想要置他和袁崇煥於死地。現在朝廷已經亂成一團,根本無法針對東虜入侵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師認為,東虜難治,禍害無窮。”

李毅手裡握著的情報網絡早就將這些調查的清清楚楚。

現在聽到老師說的這番話,李毅自然是十分的贊同,“老師說的極是。學生雖然沒有跟皇太極交過手,但是也聽說此人果敢狡詐,有梟雄之姿。如今他率領大軍,除了召回寧遠的袁督師,朝中恐怕並無名將能夠與他對抗。”

孫承宗點點頭,微微沉吟片刻,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說,朝廷定然會召回袁崇煥,讓他率兵對付東虜大軍?”

李毅點點頭,道:“目前看來,應當是如此。想要阻擋東虜大軍,必須要一支敢打能打的野戰軍隊。而整個大明,除了在西南平定暴亂的官兵,只有關寧軍可堪一戰。”

孫承宗道:“關寧軍戰力不弱,但是除了督標營,也只有祖大壽手下萬人可堪一戰。相比於號稱十萬的東虜大軍,恐怕依然難敵。你認為袁崇煥會不會集中兵力,擊潰東虜?”

李毅搖搖頭,道:“大明官兵良莠不齊,西北邊軍還能一戰,山東等地的卻不堪大用。若是集中大軍迎戰東虜,不僅會多方掣肘,指揮混亂,變故頗多,還很可能被援兵連累,導致兵敗如山倒。所以在我看來,袁督師並不會集中兵力,而是將各地官兵當成守軍和輔兵,以來分守城池,限制東虜來去。”

孫承宗聞言眼睛微亮,看著李毅的神情道:“但是光靠一萬關寧軍,他又如何能夠敵過東虜大軍?”

李毅知道這是老師在考驗自己,絲毫沒有猶豫的道:“袁督師應該明白,東虜之所以能夠出其不意入侵大明,全在他們行為迅速,不需要運輸糧草,可以就食於敵。所以我們並不需要這麼著急在戰場上擊敗他們,而是應當守住各個關隘城池,限制東虜活動範圍,並且用關寧軍來監視他們,使得皇太極不敢分兵。這樣一來,東虜不用一月,就會疲憊焦躁,到時候定然會露出破綻。”

“說得好。”孫承宗滿臉興奮的站起身來,道:“此計揚長避短,耗損東虜氣力,實在高明。依你看來,袁崇煥將會在那裡擋住東虜?”

李毅直接道:“薊州。只要在薊州擋住東虜去路,那麼東虜只會越來越乏力焦躁,若是雙方再次爆發大戰,薊州還能彙集大軍,與東虜決戰。只要把握戰機,拖住東虜,最後以雷霆之勢一舉擊敗東虜,就能獲得大勝,而遼東攻守之勢也會逆轉。”

“說得好。”孫承宗臉上露出高興的笑容,道:“這一切若是能夠實現,那麼大明的局勢定然也會好轉很多。西北亂局,李武陽也無法維持,只能壓制住邊關軍將不要加入叛亂。”

李毅聽到孫師提到自己師傅的名字,不由擔心的問道:“老師,師傅在西北可好?”

孫承宗笑著道:“你倒是個孝順的孩子,怪不得你師傅寫信來讓我告知你,他已經沒有大礙。實際上,李武陽那個老小子已經對於將門無望,最近正在幫助墨門主持流民的遷移事務。有他在,你盡可放心西北局勢吧。”

李毅聞言臉上露出笑容。

師傅在西北威望很高,有他相助,有著安新錢糧和墨門人手,這次的移民定然會順利不少。

接下來只要遷移西北流民充實湖廣,那麼墨門就能在湖廣擴大影響力,而掌握著流民重建工程的安新,也將收攏民心,擁有更大的助力。

安新雖然掌握著天下財富,但是根基還是太淺,現在能做的就是乘著天下大勢變幻,各方無暇顧及的時候,偷偷積蓄力量,最後釜底抽薪。

面對自己的得意弟子,孫承宗也忍不住想談論兩句朝堂上的形勢,但是說著說著,就滿臉怒氣,十分的氣憤。

對於朝堂現在烏煙瘴氣的現狀,孫承宗十分不滿。

在他認為,一切之所以會這樣,全都是因為之前閹黨和東林黨爭端,使得士大夫元氣有損,如今後繼乏力,朝中一應老臣又多是迂腐之人,難以把握局勢,也不能掌控地方官員和將領。

亂世用重典,現在就是大明最為危機的時刻,應該重用賢能,士大夫和皇上上下一心,共同應對。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朝局混亂,各方暗懷鬼胎,爭權奪利。

李毅也知道,孫老之所以接二連三拒接徵辟,也是對於朝堂一幫爭權奪利的官員失望,但是他心中對於大明局勢還是十分憂慮的,只能在小小的高陽城內隱居不出,對於與家國天下黯然神傷。

說了幾句,孫承宗從桌案上拿起一封信,交給李毅道:“這是曹鳴雷給我寫的信。他知道你安新火器銳利,所以想要購買一千支火銃,十門火炮。因為知道你販賣火器都是偷偷摸摸,所以想要請為師作中間人,為他說話。你看看如何做?”

李毅接過信,瀏覽一遍,一切都如老師所說。

“你不用擔心,這並非有人給你設下的險境。曹鳴雷得令要趕往京畿地區阻擋東虜兵勢,所以才想要購買火器,以來對付東虜。”

老師說的話李毅自然是相信,想了想,他道:“老師,火器之事我定然會如數交付曹叔。”

見到李毅這種反應,孫承宗點點頭,道:“你有這個心就好。”

李毅知道自己應該離開了,他微微躬身,道:“既然這樣,學生就先告辭了。”

孫承宗的眼睛一直盯著李毅,微微笑著,但是神情並不輕鬆。

李毅轉身走到門口,微微遲疑的轉過頭看著端坐著的老師,想了想,輕聲道:“老師是不是還有話跟我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承宗微微一愣,蒼老的面容帶著一絲沉重的道:“子正,為師很擔心。”

李毅猜到了一些,但還是轉過身問道:“老師擔心什麼?”

“子正,你告訴老師,你大肆鑄造火器,訓練鄉勇,到底是有什麼打算?”孫承宗問道。

“老師,你認為我做這些,是意圖不軌嗎?”李毅反問道。

李毅這麼失禮的表現讓孫承宗微微一愣,他抬頭看著自己最為得意的學生,從冷峻的眸子到沒有表情的臉龐,像是寒霜一般使得孫承宗感覺了些許的涼意。

他的眼睛變得憤怒,死死的盯著李毅道:“子正……”

李毅原本冷峻的神情隨著這句話,很快就融化,老老實實的站著。

“前幾年我們剛來安新的時候,沒有糧食,沒有農具,還經常受到白洋淀賊匪們的襲擊。當時沒有人幫助我們,李文升還三番五次的將流民驅趕到安新。他的打算我們明白,一直都明白,他是想要我們這群流民在安新自生自滅。”李毅的聲音有些低沉,像是講故事一樣道:“飢餓、寒冷、強盜、官員欺壓,我們經歷了太多,也明白了太多。我們知道,官府不可能賑濟我們,賊匪不可能放過我們,飢餓將會殺死我們,我們沒有辦法,只能自己尋求出路。老師你問我為什麼訓練安新鐵旅,那是因為安新鐵旅就是包圍安新百姓的城牆,只有安新鐵旅強大了,我們才能安心的生活。我們雖然已經在安新定居,但我們曾經是流民,而流民最為害怕的就是飢餓和危險。所以我們才鑄造武器,訓練鄉勇,為的就是守護好我們建立的一切。”

“子正……”孫承宗低低地應了一聲,但是眼睛依然死死的盯著李毅的神情。

“老師,我從來也沒有野心。當時如果不是你讓我去遼東,我只是想要在安新好好地生活,陪著鄉親們生老病死。”李毅的聲音變得更加低沉,他有些悲傷的看著孫承宗,“可是我能這樣做嗎?河南災民流離失所,生不如死,官府不管,我只能靠著出售技術來養活他們;西北局勢日益糜爛,紅燕是墨門的弟子,她想我出力,我也是西北人,我也是從西北逃荒出來的,難道也要袖手旁觀嗎?邊關局勢緊張,官兵不換敢,武將不願戰,我為了大局站出來,難道也有錯嗎?老師,我的圖謀不軌,都是被逼出來的。要是朝廷能夠將一切都處理得當,我只願意留在安新。”

李毅很少生那麼大的氣,他渾身顫抖的握著拳頭,神情哀傷的望著孫承宗,自己的老師,說出這番話。

“唉……”孫承宗輕輕地嘆了口氣。

他當然明白,李毅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形勢所逼,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但是眼看著安新的勢力慢慢擴張,在西北、江南、遼東還有蒙古相繼立足壯大,他心中也不由感覺到了深深的擔憂。

李毅深吸了一口氣,漸漸地平靜下來,搖搖頭:“老師,我不想再去朝廷了,我只想在安新好好的生活。”

“這說的什麼話,你難道在生老師的氣?”孫承宗問道。

李毅搖搖頭,“學生不敢。”

孫承宗望著年輕俊朗的李毅,想了想,“你在保定的成長,為師都看在眼裡。確實,無論是救濟災民,還是為國鋤奸,你都是居功甚偉,誰也不能說你包藏禍心,野心勃勃。為師之所以會這麼問你,並不是為師不相信你,而是你的所作所為,哪裡有半點士大夫的樣子?你要知道,武將和商人可以富貴,可以殺敵報國,賑濟災民,但是他們都不能成為掌權者。而你,是為師悉心教導的學生,從你成為為師學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士大夫的一員。你應該做的,是在杏林之中闖出名堂,而不是殺敵報國。你要明白,朝堂才是士大夫的戰場,你手中的刀劍,財富,都不如文名才氣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了文官的一員,才能融入我們士大夫當中,你明白為師的苦心嗎?”

李毅怔怔地看著老師。

孫承宗搖了搖頭:“子正,為師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大才。但是前提是,你要首先學會將自己看成一個文人。不成為一個真正的文人,你就算進入朝堂,得到高位,那幫文臣們也不會容納你,他們會將你看成是異類,排擠你、針對你,直到將你驅趕出去。因為他們都有著同一個身份,那就是文人。你想想,前朝當眾,就算小吏都能得到官位,為何本朝沒有幾人有此際遇?難道是他們沒有才能?不是,只因為他們並不是功名出身的文人,所以就算他們能力超群,學富五車,能夠治國安邦,這個朝廷,也容不下他們。”

孫承宗看著燭火,那目光像是遙遙地望著遠方。

“老師的意思,是讓我多和文人結交?”李毅猶豫著,“可是如今的杏林,喜好繁華享樂,詩詞歌賦,學生實在不喜歡。”

“你不得不喜歡。”孫承宗看著李毅,語氣嚴厲的道,“子正,這是你的責任,是老師給予你的希冀,你難道要老師死不瞑目嗎?”

李毅連忙跪在地上,低著頭道:“學生不敢。”

孫承宗的聲音變得森嚴低沉:“現在大明到了最為危機的時刻,只有一個強大有力的士人為代表,才能結束黨爭,這是安天下的責任,所以你不能拒絕。老師會幫助你的,誰要是敢阻止,我就殺了他。”

李毅身子一顫,突然抬起頭,孫承宗正目不轉瞬地看他。兩人對視著,李毅嘴唇顫了顫:“可是……”

孫承宗低低地嘆息了一聲:“子正,我知道你並沒有這麼大的野心,也不想在朝堂中勾心鬥角,但是就算為師求你了,答應老師吧。”

李毅望著自己的老師,看著那雙寂靜卻堅定的眼神,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拒絕,也不能拒絕。

他輕輕的點點頭道:“老師,我答應你。”

孫承宗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輕點頭道:“你先回安新去吧,幫助曹鳴雷準備兵器,要不了多久,我就會返回朝廷,到時候你和我一同。”

李毅微微一愣,他掌握的訊息,並沒有提到朝堂有人推舉老師,老師又是如何這麼肯定的。

孫承宗看出了李毅的疑問,輕笑道:“為師雖然已經離開朝堂已久,但是朝中大臣們皆和我有聯絡。不用多久,內閣輔臣成基命就會推舉我入閣,主持防務。”

聽到這句話,李毅才明白過來。

看來自家老師在朝堂之內,還是有著很深的根基。

返回安新,李毅自然是將事情交代下去,讓劉大匠從庫房內提出來一千支嚕嘧銃和十門火炮。

站在工業區守衛森嚴的庫房外,李毅的神情倒是十分的平靜。

自己這次雖然被老師逼著融入文人的圈子,但是這對於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要不是有著老師的提醒,自己恐怕會一直忽略這件事情。老師說的也對,朝堂滿是士大夫,就算是皇上,也是從小深受儒家文士的薰陶,自己要想真正的掌握自保的力量,就必須要在朝堂之中開闢一片天地,而這一切,都需要加深自己的士大夫的身份,使自己能夠融入進去。

“小恩公,火炮和火銃裝好了。”劉大匠走過來道。

李毅點點頭,看著不遠處的十數輛馬車,走上前去一邊撫摸著上面的火器,一面低頭沉思。

如今大明雖然風雨飄搖,但是氣數未盡,自己確實需要以士大夫身份立足於朝堂之上。

這點老師說的沒有錯,但並不是所有的心底話。

要知道氣數未盡不代表不會盡,誰都看出來大明現在民心盡失,積重難返,有了亡國之兆。沒有神君和名臣相輔相成,很難實現中興。

所以老師才會語重心長的讓自己做名臣,輔佐崇禎皇帝,重整大明。

可惜,自己會立足於朝堂,但不會丟棄根本。

如今天下大亂,狂風驟雨之下,誰也不可倖免。而自己要想在這個世道安身立命,不僅要成為士大夫的一員,還要牢牢的握住手裡的錢糧和火銃。

想到這裡,李毅的眼神重新變得凌厲,轉過頭看著劉大匠道:“嚕嘧銃最近的銷量如何?”

劉大匠不知道李毅心裡所想,連忙道:“因為軍工坊大部分精力都在研製遂發銃,所以嚕嘧銃的產量並不高。原本只有三千多支,但是後來鐵旅火銃兵全都換了更加強大的迅雷銃,嚕嘧銃的庫存也增加了兩千支,銷售出了大半後,剩下的也只有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