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之錦衣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0章 君君臣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0章 君君臣臣

“汪直自然想過,不過甘苦與共是作為臣子的應有之義,汪直願意與伯爺共患難。”汪直叩首說道。

蘇超看著伏身在地的汪直父子好久,這才笑道:“好,既然你汪直願意成為我蘇家的家臣,我接受便是。

不過你也應該知道,作為家臣,你王家的生死都在我手中了,若是你汪家有半點背叛我蘇家的舉動,你也知道會是什麼效果。

我在給你一次機會選擇,要不要成為我蘇家的家臣。”

“汪直願意成為伯爺的家臣。”汪直叩頭說道。

汪仲也叩首說道:“汪仲願意跟隨父親成為伯爺的家臣,汪家自此以後世代為蘇家家臣。”

汪直直起身來,跪行了兩步,行到茶臺前,抬手在食指上咬了一口,將食指咬出一個口子來,鮮血流出。

汪直將指尖的血滴在茶杯裡,轉頭朝著汪仲說道:“仲兒,該你了。”

汪仲也上前,咬破了指尖,將血滴在同一個茶杯裡。

這時汪直將茶杯推到蘇超面前,說道:“伯爺,請。”

蘇超一看就知道這時歃血為盟的意思啊,跟他娘的拜把子區別也不大,只不過是沒有拜天地敬鬼神而已。

他抬手看了看自己的食指,覺得自己實在是下不了口,咬破自己的食指實在是太疼了,於是他沉吟了一下,伸手把腰間的一把匕首抽了出來,在食指劃了一下,然後擠出一滴鮮血滴在茶杯中。

汪直見蘇超也滴了鮮血在茶杯裡,便將茶杯取了回去,雙手高舉起來,朝著天空說道:“蒼天在上,愚民汪直攜家人在此起誓,自今日起,汪直一家及子孫後代拜指揮同知蘇超蘇家為主,汪家世代為蘇超臣子,世代效忠蘇家。

若違背此誓,汪家子孫後代不得好死,直至斷子絕孫,蒼天為見,大地為證。”

說完,他將杯中的茶水用手指攪拌了一下,然後把那血茶在自己的額頭上點了一下,又在汪仲的額頭上點了一下。

跟著又沾了杯中的茶向天上彈了三下,又朝著地面彈了三下,這便是敬告天地了,請天地作為見證。

跟著他把茶杯中的茶水喝了一半,剩下的遞給了他的兒子汪仲。

汪仲也沒有猶豫,接過去就把杯中剩下的血茶喝了下去。

蘇超見那被用三個人的鮮血混成的茶水,又被汪直的手指一頓攪合的血茶並沒有自己份兒,他即刻就松了一口氣,他是打心裡不想喝那杯茶。

好在汪直從日本學來的儀式只是針對家臣的約束,因此並不需要蘇超這個家主立誓,這才免了蘇超的尷尬。

將茶水喝完,汪直兩父子朝著蘇超叩首說道:“汪直(汪仲)拜見家主。”

蘇超哈哈一笑,起身走到前面將他們二人扶起來,笑道:“這樣好,這樣好,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這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你們二位坐下吧,咱們坐下說話。”

汪直父子謝過了,這才又坐了下來,這時他們二人看向蘇超的眼神已經不一樣了,除了原有的尊敬之意沒有變化,同時還多了一份親近之意。

這種君臣關係,後世的人很難理解,因為後世人是受現代的自由平等風潮所影響的,一個人的利益為主體。

而在古時則是不同,因為我們所處的文化氛圍不同。

就像我們現在從無數地方都能見到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句話我們現代人永遠都無法理解,為什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芻狗”是指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我們現在既然沒有祭祀的文化,自然無法理解“芻狗”這兩個字到底代表了什麼樣的情感。

我們古代人生活在儒釋道文化裡,其中最主流的則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講的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那麼既然你從出生就在這樣的文化裡,你自然不會覺得這種文化產生的行為有問題。

這就像一道證明題,你都沒發現前面過程是錯的,那你當然不會發現結果是錯的。

古人為什麼沒有覺得效忠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家族是錯誤的?因為那時候的人們沒有機會認識到這一點,那時統治者們不給人們這樣的機會。

春秋戰國之後,統治者們發現,儒家文化是最適宜於自己的統治的,因此不留餘力地推崇儒家。

不是沒有人試圖講究過自由平等,陳勝吳廣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不是平等?

但這個事後的定義是什麼,是反叛,你見過後面歷代有哪個統治者給陳勝吳廣翻案麼?沒有。

皇帝殺人的時候,有人跳出來說哎呀你這不行,因為人人平等麼?沒有!

嵇康被砍頭的罪狀是什麼,“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無異於今,有敗於俗”。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他最大的罪就是不和大家一起玩,大家都穿短袖的時候他穿著大棉襖在柳樹下燒個火爐打鐵,你會覺得這也是罪?

對,在古代就是罪!而且是要殺頭的重罪!

儒家文化在中國古代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深到什麼程度?

我們知道,儒家文化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作人生意義,翻譯過來就是成家立業當官當大官然後為國家做貢獻。

屈原為什麼跳江,阮籍為什麼“窮圖而哭”,我們現在當然很難理解,主公不明換一個唄,或者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就成了?

但在他們的腦海裡就不成,不是因為他們傻,也不是因為我們聰明,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不一樣。

中國有沒有文化講究自由平等?有啊,道家文化講究自由平等,講究“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不是很自由?很平等?但道家文化從來都不是我們社會的主流文化。

所以總結來說,為什麼古人認為君君臣臣理所當然,因為古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儒家文化,統治者不允許其他文化大肆傳播。

而既然你被泡在儒家文化裡,那你當然不會覺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什麼不好。

人的行為是文化的產物,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話題扯得有些遠,但是作為後世人,有必要瞭解古代人的精神思想是怎樣的,不能用後世人的思維去批判前人的思想。

而汪直受到的君臣思想教育比蘇超要嚴重得多,因此他才有成為蘇超家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