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老評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老評價

“怎麼,你覺得石文義不可交?”李老問道。

“是啊,學生以為,錦衣衛還是得敬而遠之,這明中信與錦衣衛如此親近,恐非我輩中人。”

“你這就錯了,讀書人應該心懷博大,不應片面地就認為錦衣衛無法親近!”李老正色道。

“是!學生知錯!”魯子善口中雖答應,但看其表情,依舊不以為然。

李老輕嘆一聲,畢竟魯子善理念不同,自然無法強求。

“這石文義確實可交,明中信風骨俱佳,二人皆為一時之雄。今日看他們二人的相處方式,明中信並無一絲諂媚之色,石文義也無官員嬌縱之氣,二人平等相交,不卑不亢。你要學習一下了!”李老向李兆先道。

“明中信?”魯子善一臉懵樣。

“座師,您老人家的是明中信?”魯子善急切地問道。

“是啊!”李老一臉驚奇,若愚這是怎麼了?

魯子善神情異樣,真沒想到,這明中信居然住在了自己的外宅之中?

“怎麼,你們認識?”李老問道。

“您看看此書如何?”魯子善從袖中取出一本書稿,遞給李老。

李老疑惑地接過書稿,開啟觀瞧。

卻正是那本《幼學瓊林》。

“嗯,名字不錯。”李老頭。

“咦,你居然作了序?”李老抬頭問道。

“是!”魯子善回答。

李老繼續低頭觀瞧。

“這是,這是明中信寫的?”李老驚詫無比。

“不錯,我本來想等院試完後,再行給您,讓您看看,此書是否能刊印天下,沒想到您都已經與他接觸過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老越看越驚訝,越看書稿神色越嚴肅,最後,那肅然將書稿合上,半晌不話。

望著面色肅然的李老,魯子善心中忐忑不安。

“唉!”李老輕嘆一聲,“有此一書足以名留千古了!”

李兆先也是為之驚詫,什麼書能夠令父親有此評價?這麼多年,可從未見父親如此推崇一個人、一本書啊!

魯子善本以為這本書也就是教化之功,沒想到李老給予了如此高的評價,一時間激動異常。

要知道,自己可是在前面作了序的!也就是自己也將名留千古!

他也萬萬沒想到這明中信居然如此有才!

“若愚,有眼光!做得好!”李老欣賞的眼光看著魯子善。

魯子善受寵若驚,本以為李老會罵他沽名釣譽,沒想到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座師認為,那此書是否刊印?”魯子善心翼翼道。

“算了,先不要刊印。”李老搖頭道。

魯子善一時為之錯愕,既然此書可名留千古為何不能馬上刊印?

“待我回京,請示聖上後,以朝廷的名義再行刊印,那時就會令天下人受益,而不是僅有山東一府之地受益!”李老緩緩道。

魯子善震驚得張大了嘴巴,這是要上天的節奏呀!

如果上報聖上,自己與柳知縣的教化之功就再也跑不掉了!當然,作序的就不只是自己與柳知縣了,應該會有無數大佬要搶這份功勞了。

要知道,名留青史的機會可是不多的,對於讀書人來,最重要的就是名之一字,有些肥肉放到嘴邊,哪有讀書人能夠抵抗得住這個誘惑!

不過,此類功勞有自己的一角之地,也就知足了!更何況,還有教化之功,簡在帝心這般好處!

“對了,這書真是明中信所著?”

“是!”魯子善肯定道。

“你這書的來歷!”李老正色道。

魯子善就將柳知縣推到臺前,明中信在蘭亭文會上如何表現,柳知縣如何現這個人才,明中信如何獻書,柳知縣如何將此書獻於自己眼前,請求自己作序,自己考慮再三,為教化山東百姓,才決定為其作序,最後再三叮囑要心繫百姓,儘快刊印,讓山東百姓受此教化,其中原委一一道來。

當然,其中免不了要誇大自己在其中的推動作用!

李老聽著,讓魯子善將蘭亭文會上的所作詩詞一一寫來,對明中信之才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藉此機會,魯子善又將明中信如何詩詞會友的情形再行講來。

明中信的遭遇如同故事一般,際遇離奇之極,應對出乎意料,情節跌宕起伏,令李老與李兆先為之唏噓。

看來,這明中信一路走來,確實辛苦!

但這子確實有才,居然想到如此辦法渡過險關,要知道,一腳踏空可就粉身碎骨了!

父子二人聽著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故事講完,父子二人齊齊出了一口氣。

透過故事再看詩詞,更顯生動。

望著眼前的詩詞,李老心中讚歎,想當年,自己也無此番逆天啊!不枉自己一番看重。

“行了,此書就留在我處,你下去吧!”李老吩咐道。

魯子善告辭而去。

“父親,你看我們何時回京?”李兆先問道。

“不急,本來過幾日就可以回京了,但卻有此一書,有此一人,我們還得呆段時間,再行調查一下,看若愚一番言語是否屬實!否則在聖上面前鬧出笑話就不好了!”李老擺手道。

“你派人去陵縣再行打聽一下明中信及明府之事,記住,務求詳細,切不可有所遺漏。回頭書稿獻上後,估計聖上應該會詳細詢問的。”

李兆先應是而去。

不提李老如何夜觀書稿,單明中信。

明中信這幾日,不再外出,潛心備考,同時也約束月、學員以及僕役不得外出,即使外出也得兩人相隨,不得單獨行動。幾人雖覺怪異,但也遵照執行。

一眨眼,府試來了。

府試當日,明中信一早來到考場外,這兒早已人山人海,考生、百姓往來不絕,濟南府也抽調不少衙役和軍士在考場周圍維持秩序。

府試的考場明顯比縣試好的多,這是一座大宅院,上書“濟南府試院”。

卯時一刻,院門大開,各位讀書人在衙役和軍士的指揮之下,按照考引分作四排,依次接受檢查,檢查極為仔細,除考引外任何東西皆不准許帶進考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