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章 院試複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章 院試複試

“三位,這是怎麼了?平日的鬧事三人組今日怎會安靜?”明中信以輕鬆的語氣調節氣氛。

然而,三人抬頭看看明中信,苦笑一聲,向前行去。

“哎,這是怎麼啦?不打算理我了?”明中信裝作生氣狀。

黃舉長嘆一聲,回過頭來,“明兄,不是不想理你,而是我們?”

到此,他看看無精打采的王琪,搖搖頭不下去了。

李婷美接道,“王兄第三題答得有些偏了!”

一句話清了,明中信也明白了。

第三題?如果缺一的話也不是那麼致命!也並非沒有機會!就看他的答案偏到何種程度了?

“走,咱們回去,王兄你將第三題默寫出來!咱們再行核對一下,是否有希望?”明中信打氣道。

王琪回身望了一下明中信,眼光閃爍一下,但隨即又熄滅了,回覆了死氣沉沉的模樣。

明中信也不再什麼,幾人默默地向客棧行去。

一路之上,遇到相熟之人,也只是強顏歡笑,不再寒喧,低頭回到了客棧之中。

“快,將考題答案默寫下來!“李婷美急切地讓王琪默寫。

王琪看看眾人,在眾人催促之下,有氣無力地寫了下來。

明中信前前後後看了一遍,失笑不已。

“明兄,為何如此譏笑王兄?”黃舉面色不愉道。

李婷美也是滿臉的憤憤然。

“你們來看!”明中信一指答案道。

黃舉、李婷美心中一喜,難道王琪的題並未答偏?趕緊觀瞧。

破題,沒問題啊?承題,也沒問題!起講------哦,原來就是最後的收題有些偏了。

這有何好笑?二人轉頭望向明中信。

“你們未看清,其實王兄已經在前面收了,你們來看,這句,這句,豈不是已經將題目清,實則這最後的收題已經有些多餘了。”

一時間,令得黃舉、李婷美滿頭霧水,是這樣嗎?二人瞪大眼睛仔細觀瞧,明中信一番解釋,如同舌綻蓮花,聽得二人是頻頻頭。

一旁的王琪剛開始還不以為然,但見黃李二人居然也是認同了明中信的話語。

“真的嗎?真的嗎?”王琪興奮異常,連忙將答案搶在手中,看個沒完!

你看,這兒,這兒!明中信一一為其指出再行解釋,得煞有其事,得王琪心花怒放。

黃舉、李婷美也在一旁為其高興,恭喜不已。

唯有旁邊的馬啟博卻是偷偷嚮明中信豎起了大姆指。

明中信與馬啟博二人目光對視,相視一笑,默契在心。

“好了!既然王兄只是自己嚇自己,咱們就為明日準備吧!切不可掉以清心,爭取咱們兄弟四傑此次一同上榜!”明中信打氣勸誡道。

不錯!黃舉三人組頭稱是,回去備考複試。

夜無比沉靜,明中信只是靜靜地看著月亮想著心事,自己馬上就要中秀才了,自己的下步規劃也已初步安排妥當,但下步將遇到什麼,又如何應對今後的危局呢?這一切的一切在他腦中環繞,居然無法擺脫,心亂如麻!

幾次想要清除這些雜念,卻無法如願。不得已,只好強行運用養神**,平靜心緒,慢慢睡去。

第二日,在黃舉等人的吵鬧聲中,明中信醒來,一齊奔赴複試。

然而,看那王琪的精神,卻是依舊低沉,雙眼掛滿了黑眼圈,想來他徹夜未眠,還在對昨日的偏題耿耿於懷。

而黃舉與李婷美無奈地看著王琪,一籌莫展。

明中信心中暗歎,自己雖然忽悠了他,但效果依舊低微啊!看來,只能運用最後一招了。

“黃兄、李兄,且先在此等候我們片刻!”

“王兄,你隨我來!”明中信向王琪招手,率先進入房中。

黃舉三人組詫異無比,這馬上就要複試了,明中信還有何事?

但出於對他的信任,王琪也就跟著明中信進了房間。

過了片刻,王琪隨著明中信出來,令黃舉二人驚訝無比的是,王琪居然精神煥,再無一絲頹唐之色。

當著王琪,黃舉、李婷美也無法問出口,只好裝著這個疑團,一同趕往考場。

院試第二場複試。

依舊與昨日相同,名應保,進入考場,下試題,開始考試。

今日的考題,較之昨日,少了一題,只有兩道題,一為四書八股文,一為五經八股文。

第一題為“誠於中,形於外”。此乃出自《大學》,原文為,“人之視已,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為,一個人如果內心真誠,能在其外表中看出來。“慎獨”是儒家講究的重要概念,是對個人道德水平的至高要求,意思是一個人獨處時還能保持謹慎不苟。一個人可能在言辭退中處處粉飾自我,但其品行終究會在行動中暴露出來。人勉強可以混過一時,卻終究難免百密一疏,如果長期心口不一,在其氣質上,行為中也會有所異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二題為,“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此乃出自《尚書康誥》,原文為,“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於天,苦味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意為,你還要訪求古時聖明帝王的治國之道,使臣民得到安寧。要比天還寬宏,使臣民體驗到你的恩德,不停地完成王命!此段訓試體現了一個思想,明德尚德,也就是為了實行德政,以便使行臣民人心歸順。規勸要學習先賢德治的經驗,用來歸順人心。總而言之,也就是從德政入手,破題也在一個德字之上。

此二題只需通曉出處,思之並不難,難就難在自己要如何引經具典寫出水平。

明中信閉目沉思,打好腹稿,並在神識之中進行演化。

時間悄悄流逝,考場中的明中信依舊是謹慎思考,猛然間,睜開雙眼,眼中神光閃現,提起筆來,下筆如神,列題於草紙之上,再行檢查有無犯忌之語,繼而認真謄抄,如此這般,洋洋灑灑,須臾之間,就將題目答完,提前交卷,放牌,步出了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