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信遊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信遊津

二老面面相覷,有些無語。

你能夠提供一時的支援,但你不可能拿本宗族的銀錢去幫明中信啊!

果然,明中信的困難真是不!

明中信看看二老,“二老,還請給中信時間,做好各項準備!”

至此,二老也無法再行相勸。

“也罷,還是你考慮的細緻周全,我們都想當然了。”李東陽輕嘆道。

“但是,如果你的生意做到京城,得告訴老夫二人,我們怎麼也能護你周全。”劉老正色道。

“當然,到時免不了要麻煩二老,只是二老不要嫌中信麻煩就行。”明中信嘻皮笑臉道。

“你呀!”李東陽搖頭嘆息道。

明中信笑笑,拿起茶繼續品茗。

二老對視苦笑,自己二人居然被一個少年服,出去都要讓人跌破一地眼鏡。

但這卻是事實!

至此,二老再無心情閒談,一位敗興而歸,一位煩惱而睡。

明中信雖想致歉,但卻無從起,只好回房睡覺。

一夜無話。

翌日清晨,明中信吃過早膳,來到劉老房中一番診斷,當然,免不了要履行昨日的私語。

與太醫們一番探討請教,用了太醫們的藥方,為劉老治療。

太醫們喜笑顏開,對明中信的態度瞬間變得親熱起來。

要太醫們,昨日聽到明中信與李閣老的私語還有些疑惑的話,今日可就坐實了,畢竟明中信用了他們的藥方,劉老痊癒的話,對外也會他們參與了治療,劉老的痊癒也有他們一份功勞,再不會被明中信壓著,自是心情大好,看明中信也順眼起來。

當然,他們不會忘記要套取明中信的針炙、藥方及功法。

明中信也不藏私,盡數相授,但是,功法卻無法給他們,因為,那涉及到他的秘密,不過,明中信仍舊找了原來世界的一套養身拳法傳授給他們,只需病患堅持練習,自會強身健體,恢復迅,也算償了太醫們的心願。

治療完畢,明中信囑咐劉老要好好休息,爭取早日痊癒,不再打擾於他。

而太醫們卻也不再打擾於他,拿著剛剛學的針灸之法,藥方回去驗證。

李兆先則在旁伺候著劉老。

至於李東陽,則與地方官吏應酬,感謝他們的幫忙與招待。

至此,只剩明中信一人在驛站無所事事,心中起意,去瞧瞧這天津衛。

隨從們想跟著,但明中信卻不讓,堅持要自己一人去逛逛。

隨從們請示李兆先後,無奈只好任由明中信獨自去逛。

天津衛,地處化北平原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穿越天津衛蜿蜒入海,素有“河海要衝”和“畿輔門戶”之稱。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乃南方糧、綢北運的水6碼頭,永樂二年(14o4年),成祖為紀念靖難之役,親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正式建立天津。

這,就是明中信在書庫中查詢到的天津來歷。

設定天津衛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護漕運,大明在天津不僅設立了更多的倉廩,而且設立了戶部分司,主管倉儲收放,成化年間規定,漕船往來可免稅拾一定數量的南北土特產口,這樣運河又成為了南北物資交流的通道,天津衛也成為了南北商貨的集散之地。故而成為了最重要的水運樞紐。

如今,明中信信步由韁走在天津街道之上,興致盎然地觀看著天津的風土人情,別有一番風味。

然而,他一路行來,卻並不停下腳步,反而是左右觀望,好似在尋找著什麼。

突然,明中信臉露微笑,望向街道盡頭,停下了腳步。

卻見前方,一片嘈雜之聲,吆喝聲、叫賣聲聲聲傳入人耳中。

不錯,他來到了一處集市。天津既然是南北物資交流的通道,必然會有具備敏銳嗅覺的商人在此進行貨物交易,這就構成了天津獨特的交易市場。

南北貨物齊集,真可謂是應有盡有,明中信此來自是抱著一絲絲購買的**,希望能夠淘換到好東西。

明中信步入了這嘈雜之地。

“您看看我這絲綢,實乃正宗的蘇繡,看這色彩,絢麗多姿,看這花線,五光士色,真真是精品啊,便宜又實惠,哪有這好事?還是趕緊拿定主意,過時不候了啊!”

“來看看我這皮草,正宗的長白山特產,看這天氣馬上要到秋冬之季了,寒冬將至,買了回去,簡直不要太賺了啊!”

一個個商販正在推銷自己的產品,當然,此地沒有零售之人,只有批之事。

明中信好奇地望著他們,想看看這貨物的底價,然而,最終談成買賣的,卻只是將手伸進袖中,暗暗出價,成則交易,不成也就失望而去,旁人盡數不知其中貓膩。

當然,明中信有神識這逆天手段,自是一目瞭然。

一路行來,卻也沒有中意的東西,難道今日要空手而回?

“你賣不賣?”

“俺不賣!”

“我出雙倍價錢!”

“不賣!”

“三倍!”

“不賣!”

咦,這是怎麼回事?明中信無比好奇,抬腳向聲之處行去。

“子,給你臉不要是不?”一個囂張的聲音傳來。

“憨兒,你就賣給他吧!”一個聲音勸道。

“俺不能賣給你,老闆了,想要買就得將這些盡數買掉,哪有只買一支的!”一個憨厚的聲音怯怯的傳來。

啪,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

“你打俺?”

“打你怎麼了?打你都是輕的!要是擱在往日,老子得打死你!”

終於,明中信來到近前,卻見一個二十餘歲年紀,面如冠玉的青年人,正滿臉通紅的揪著一位憨憨的少年正在理論。

“你到底賣不賣?”

“不賣!”

“五倍價錢!”

“憨兒啊,你就賣了吧!”旁邊一位滿臉黑瘦,老實巴腳的農戶人勸那少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賣,老闆了,得將這兒的人參盡數買了才能賣。”少年倔強地道。

“唉,這五倍的價錢真的就是將這些全賣了也不值這些錢啊!人家只買這一支,你就賣了吧!”

“不行!”少年依舊一臉倔強。

明中信看去,卻見,地上放置著幾麻袋東西,有一袋露出了一角,咦,這不是人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