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六章 蕭家根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六章 蕭家根底

“明小友啊,究竟是怎麼回事?”最終,由資格最老、年紀最大的劉大夏問出了大家的疑問。

一時間,眾人盡皆望嚮明中信。

“劉老,事情是這樣的!”明中信看看劉大夏,開口道。

明中信一五一十將考場中學員們遇到的事向大家道來。

“什麼?”在座眾人一陣驚訝,未曾想考場之中居然會出現如此下作之事,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時間,群情激奮。

“走,去告他們!”

“對,同去!”

“咱們告兵部,循私枉法!”

張延齡居然要去告兵部,真是太逗逼了。

“張兄,又不是人家兵部讓差役們為難的學員!你告什麼?”明中信望著張延齡心中無奈,這位還真的是紈絝子弟啊!想事情根本不過腦子。

但大家一致的想法是,找出這些差役,查詢出背後的主使。

“這?”張延齡一陣語塞。

“行了,當前最重要的是,學員們此次策試是否發揮了水平,能否透過?”劉大夏一語道破要害。

“不錯!學員們究竟能否透過策試,這是重點!”石文義在旁附和道。

對啊!學員們的情況究竟如何了?明中信可未說明。大家再次將目光投向明中信。

“好在,有官員幫忙,大部分都沒什麼問題!”明中信安慰大家道。

“官員?幫忙?”眾人又是一頭霧水,怎麼又冒出官員來了?

“在這兒,中信謝過劉老維護!”明中信站起身形衝劉大夏深施一禮。

什麼?謝劉大夏,這是什麼節奏?眾人都懵了,望著二人一陣訝異。

“行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心中有譜沒有?究竟是何人與你為難?”劉大夏也不推辭,但卻眉頭緊鎖,望著明中信,“如果這個隱患不除,只怕武舉之後的弓馬試還是會出問題!”

“是啊!雖然我心中有譜,但卻不知為何,他居然如此喪心病狂,如此做法?而且,咱們現在太過背動,只能等人家出手,才能化解。”明中信嘆道。

“不行啊,久守必失,必須主動出擊啊!”劉大夏望著明中信語重心長道。

“但我現在對人家的情況一無所知啊!”明中信嘆息道,但心中卻是一動,對啊,現在自己如同睜眼瞎一般,不如,就設立一個情報部門?

然而,這是後續之事,現在可是火燒眉毛的時候啊!現在建,已經來不及了。

“石大哥,張大哥,今次,得麻煩您二位了!”明中信想到此,衝石文義與張採一拱手,拜託道。

“中信,有話但講無妨!”石文義一擺手。

“是,你的事就是我們的事,說吧!一定為你辦妥!”張採在旁大包大攬道。

“好,那就拜託二位大哥派人調查一下叫蕭颯的濟南府人,看他究竟在京師有何後臺,及其所能動用的關係!”明中信也不客氣,直接拜託道。

“蕭颯?”石文義與張採對視一眼,眼中出現了深深的忌憚。

“怎麼?二位兄長知曉這蕭颯?”明中信一見之下,心中疑惑。

石文義苦笑一聲,“咱們豈能不知!在濟南府就與他打過交道。”

明中信一想,也對,那蕭知府就是一府之行政長官,作為他的長子,蕭颯被石文義等人熟知,也不為過。但為何他們眼中閃爍著深深的忌憚呢?這明中信卻是不解。

“我知道,明小弟你不清楚這蕭颯有何可以忌憚的!”石文義皺著眉頭,鄭重其事地望著明中信。

“不就是濟南府蕭知府的公子嗎?有何可忌憚的?”明中信詢問道。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石文義嘆了一聲。

“但是,那蕭知府可是已經被免職回京了啊!如果他根深的話,豈能被免職?”

石文義看看劉大夏,劉大夏點頭示意,可以說。

“其實,蕭知府的倒臺,裡面李閣老的能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畢竟,李閣老差點在濟南府出事,再加上,科舉之時,那蕭知府雖未直接駁了李閣老的面子,但他卻將魯子善魯提學的面子駁了,也就相當於間接與李閣老衝了起來,而此番李閣老以他在濟南府的政績不顯,卻履次出事為由,罷免了他,誰也無法開口保他,故此,蕭家不好駁李閣老的面子,故此沒辦法出面出力,否則,如果蕭家發力,只怕那蕭知府此時還在濟南府當他的土皇帝呢!”

明中信看看石文義,再轉頭望向劉大夏。

“不錯,我與老李頭共同發力,才將那蕭知府趕下臺,就這,也是費了一番手腳的,那蕭家確實這次是給了老李頭和我的面子,所以未曾出手,也就當是賠罪了,故此,蕭知府才下了臺!”劉大夏點頭肯定道。

“那這蕭家?”明中信一皺眉,望向劉大夏。

說起這蕭家,實乃是根深之至。劉大夏衝石文義一點頭,石文義將蕭家的來歷一一道來。

這蕭家,要說起起源,上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商時期。據史籍記載,古代贏姓各部族首領伯益是個很能幹的人,舜時曾負責掌火為,“烈山澤而焚之”,使禽獸逃匿,開闢了許多農田;又跟隨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萬民於水火。伯益的巨大功績使他的子孫得到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被分封至蕭地(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開墾種植在“蕭國”這一區域,並以國為氏,即以蕭為姓。蕭孟虧乃蕭姓第一人,其後代延襲姓蕭。

到殷商時期,蕭孟虧的蕭國逐漸式微消亡,蕭國人流落在外,在附近的沛、豐生存了下來,以蕭為姓。隨後,蕭氏家族向毗鄰的楚國領地遷徙居住了下來。

西漢時期,蕭何就是這蕭姓後人,因擁立劉邦反秦,並針守關中,將族人遷至漢中,隨後,劉邦奪取天下後,將蕭姓族人分封遷徙到了咸陽。

蕭何後人勢衰,遷徙到了蘭陵。東晉時期,蘭陵蕭氏又遷至丹陽。

南朝時期,蘭陵蕭氏登上了政治舞臺,迎來了輝煌。先是曲阿蕭氏憑藉蕭文壽成為了劉宋的皇親國戚,隨後,武進蕭氏在曲阿蕭氏的幫襯和自身的努力之下,迅速崛起,最終稱帝,建立南齊和梁政權,登上了權力的巔峰。此時的蘭陵蕭氏與王、謝、袁等大族並列,成為了四大家族之一。

但是,如同登上權力巔峰的其他家族一般,爭奪權力成為了蕭氏的主題,隨著梁朝的滅亡,蘭陵蕭氏皇族,僅剩下昭明太子蕭統之子一支。

隨後,蕭氏不斷向南方其他地區遷移、擴散,逃避戰亂。

隨後,在隋唐時期,蕭氏又迎來了再一次的輝煌。

蕭氏共出了十一位宰相,有唐一代佔十位,一族九世居相位、掌大權的局面確實是古今未有。還與皇室結親,有駙馬數人,官拜九卿、刺史的更是不計其數。

蕭氏向河南地區徙居,促成了蕭氏“河南堂”的確立。

宋代之時,河南堂的名聲更是達到了巔峰。

南宋末年,蒙古人繼金人之後又一次入侵中原,強佔民田,推行奴隸制。蕭氏為躲避戰亂再度南逃,進入了湘閩等地。其中,有一支逃到了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

至大明建國之後,在廬陵的蕭氏族人居然有三百二十五支之多。

隨後,在大明經營了無數年之後,蕭氏族人在全大明各地都蓬勃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型的網路,互相勾連。

而在明成祖永樂皇帝之時,蕭時中出世了。

蕭時中,名可復,以字行。號東白。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蕭時中少年即負大志,與其兄蕭時敏互為師友,刻苦學習。永樂六年(1408)鄉試以第二名中舉。永樂七年(1409)己丑會試第六名。因明成祖朱棣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舉行廷試,因此,本科也稱己丑科。廷試結果,蕭時中蟾宮折桂,一舉奪魁。

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為辛卯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蕭時中為人溫和,言行謹慎,謙虛禮讓。居官常憂心國事並勇於進言。曾因災異發生,陳奏八事,極盡時弊卻又措辭委婉,得到成祖嘉納。永樂十二年(1414)奉命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等書,後病逝於任上。,著有《曲山三蕭遺集》等。

自此,廬陵蕭氏登上了大明的政治舞臺,在蕭時中的提攜之下,經過多年經營,他的同窗故舊門生遍及朝野,雖然並非都是身居要職,但卻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同時,廬陵蕭氏還與各地的蕭氏宗族多方接觸,形成聯盟,首望相助,在朝在野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截止弘治年間,廬陵蕭氏的子弟在朝已經人數眾多,而濟南府蕭知府也僅僅是其中一位。

在蕭氏眼中,宗族才是最大的依仗,這股抱成團的力量不可小覷。

“平時,這蕭氏根本看不出什麼,但是,如果他們發力,只怕內閣的各位閣老都得掂量幾分。”劉大夏補充道。

“有這麼牛嗎?”明中信有些疑惑。

“就是這麼牛!別看人家只是一個宗族,但卻是一張大網啊!高層沒有人員,但在朝廷各個部門卻明暗分佈著不知多少人員!”劉大夏點頭不已。

“那這?”明中信有些躊躇,細思片刻,抬頭衝石文義道,“那此事就算作罷!”

“我們說此事,僅只是給你提個醒,並不是害怕!我們是希望,你與那蕭颯的恩怨如果能夠化解就儘量爭取早日化解,畢竟,冤家易解不易結啊!但是,如果你們的仇怨真的無法調和的話,我們自是會站在你這邊!”石文義連忙解釋道。

“我也是這個意思!”劉大夏在旁附和道。

“不瞞您二位,我與那蕭颯的恩怨只怕根本無法化解!”明中信苦笑一聲。

“這是為何呢?我記得,你與那蕭颯也就僅只是見過幾面,怎會無法化解呢?”石文義皺眉道。

明中信將二人在濟南府結怨的前前後後解說一番,“照你們看,我們的恩怨能夠化解嗎?”

“這應該不是大事啊!只要你與蘭家結親,那蕭颯也就沒什麼念想,自會化解啊!為何你說無法化解呢?”張採疑惑道。

“本來,我以為,我已經躲到了京師,根本就不會再見面,這樣的話,與他的接觸少了,他自會淡忘,未曾想”明中信停頓片刻。

“未曾想什麼?”大家追問道。

“你們還記得前些時日,市面上流傳出來揭露我的那些事情嗎?”明中信反問道。

“你是說?”劉大夏愕然地望著明中信。

“不對啊!那些小冊子,還有謠言與那蕭颯根本就毫不相干啊!他為何要那麼做?不應該啊!”石文義望著明中信搖頭道。

“我仔細想過,之前,我也不大確實,但是前些時日,我見到了那蕭颯,而且我已經試探過他,很確定,就是他!”

“真的?”石文義問道,“我們錦衣衛也未曾查出來源啊,你只是試探如何能夠確定?”

“我萬分確定,就是他!”明中信不容置疑地望著石文義。

大家從未見過明中信如此認真,看來,他還真的能夠確定了。

“而且,我很確定地告訴大家,本來,我還懷疑那蕭颯是否有如此大的能量令得差役們針對學員們,但如今你們說那蕭家這般的神通廣大,我能夠肯定,這一定是那蕭颯所為,為的就是噁心我。我還確定,弓馬試之時只怕會有無數陰招等著學員們!”明中信補充道。

“不能吧?”石文義也是有些不確定道。

“還真有可能!”劉大夏卻是點頭認可明中法的說法。

“劉大人,兵部是您的老家,那您能不能想辦法,杜絕此事呢?”石文義望著劉大夏拱手道。

劉大夏苦笑一聲,搖頭道,“唉,別看我在兵部呆過,其實,我也僅只是能夠請動很少的一部分人,如果想要阻止他們的陰招,只怕是很難啊!畢竟,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而且,我也只是對兵部三品以上的人員熟悉瞭解,對底層的差役,根本就無法盡數掌控,而且,武舉二試還有其他非兵部人員,我更是無法一一瞭解啊!這真的是防不勝防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嗯,不錯,有何陰招,根本就無從預防,只能見招拆招了!我會教學員們一些套路,剩下的,就看他們的隨機應變能力了!”明中信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