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三章 準備起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九十三章 準備起行

“教習,兄弟的天賦哪能比得上您,不如,您再教一遍,咱們也好繼承您的衣缽啊!否則,學個半調子,豈不是砸您的招牌?”趙明興諂笑道。

“你小子啊!原來是在這兒等著我呢?就你鬼精靈!”明中信指著趙明興,一陣好笑,本來,自己就準備盡數教授學員們,畢竟,自己馬上要離京師而去,想要教授短期之內可沒有什麼機會了,況且,也需要給這些傢伙一些保命的本事啊!

“教習,您的意思?”趙明興眼巴巴地望著明中信,等候回答。

而旁邊的學員們也是一臉期待,畢竟,見獵欣喜,見到如此霸道的招式,他們豈能不心紅!奈何沒有趙明興那般厚臉皮,向教習追要,現在趙明興起了這個頭,他們自是想要聽到教習的答覆。

“行了!不要一個個都這般裝可憐,我再打一遍!”明中信環視一週,好笑地看著大家,應道。

“教習萬歲!”一瞬間,學員們激動地喊道。

“閉嘴!”福伯嚇了一跳,連忙制止道。

大家反應過來,後怕地看看朱壽,畢竟,現場只有朱壽是外人,如果這句話傳出去,被官府知曉,只怕教習會吃不了兜著走啊!

畢竟,那句萬歲中是犯了天大的忌諱啊!

然而,朱壽彷彿沒有聽到一般,低頭思索著剛才明中信教授的招式。

大家夥齊齊松了口氣,沒聽到就好!

明中信搖搖頭,看看大家,不再說什麼,展開架勢再次耍了起來。

福伯狠狠瞪了學員們一眼,將到嘴邊的斥責咽了回去,細細觀瞧起明中信來。

大家的注意力也重新回到了明中信身上。

而此時,朱壽抬起頭來,輕出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看了一眼大家,也望向明中信。

第三遍之後,終於,大部分人學到了十成。

明中信滿意地點點頭,令大家今後要相互學習。

“這套招法,你們要細細揣摩,切不可如朱壽般私自改動,否則只怕會出現不可測的後果!尤其是我不在你們身邊,也無法隨時監管你們!今後,你們成為袍袍澤,要相互監管!切記,切記!”明中信望著學員們肅然叮囑道。

學員們齊聲應是。

“如何?這次,你盡數學會了嗎?”明中信望著朱壽。

朱壽高,訕然點頭。

“好,今後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你就好好調整內息,熟練招式,自有好處!”

“是,大哥!”朱壽望著明中信眼圈一紅。

“本來,我還想著什麼時候能見著你,與你告別,今番正好你來了,咱們兄弟就在此告別吧!”明中信走上前去,拍拍朱壽的腦袋,老氣橫秋道。

朱壽不自然地躲開明中信的魔爪,但眼圈卻是更紅了。

“對了,我這兒記錄了一些東西,你無聊之時看看吧!只當是個消遣!”說著,明中信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朱壽。

朱壽有些不解地看看明中信,接過小冊子。

“記住,不可外傳,如果看完,收好,或者消毀它!”明中信叮囑道。

朱壽一聽,鄭重其是地將小冊子收入懷中。

“好了,今日我親自下廚,與你作別!對了,大家都有份!”明中信見朱壽收好,故作瀟灑地一笑,轉頭望向大家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是往日,大家聽得明中信要親自下廚,必是眼冒綠光,垂涎三尺,然而,今日大家聽得此言,卻沒什麼反應,尤其是學員們,更是眼圈發紅,有些情難自禁。

明中信見大家情緒不高,故作不知,一擺手,問道,“好了,我去準備,誰來幫忙?”

大家面面相覷,一時反應不過來,轉而看向明中信。

“看來,得我點名了!”明中信微然一笑,一指學員中間,“你,你,還有你,跟我來!”

說完,明中信逃也似地衝出了大廳,直奔後廚。

大家對視一眼,苦笑一聲,推了幾位被點名的學員一下,讓他們跟隨而去。

福伯閉了閉眼,將眼中的淚花偷偷擠去,上前衝朱壽道,“朱少爺,還請上座,稍稍等候一下。”

朱壽點點頭,不聲不響地轉身坐在椅上發呆。

“大家各司其職,下去各自安排吧!別呆在這兒了!”福伯衝大家吩咐道。

明府精英,像孫宇、師逸房等在大廳中找地方坐下,繼續發呆想事。

學員們一鬨而散,各自準備其事。

而此時,出了大廳的明中信長出一口氣,環視一眼明宅大院,這就是自己在京師的基業啊!

隨後,甩甩頭,將離愁別緒甩了出去,直奔廚房。

此時,王守仁剛剛從劉府出來,抬頭看看天色,長出一口氣,目光一凝,轉頭深深看了劉府匾額一眼,大踏步而去。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各行其事,忙碌不已,各自完善手頭的事務,同時,不斷出入明宅,詢問明中信。

而朝廷各部協作連動,為欽差出行準備。

終於,這一日,萬事俱備,欽差即將起行。

提到“欽差”,一般人腦中浮現的就是:一位年輕的官員手拿尚方寶劍,口含天憲,誅殺貪官,為民申冤。從字面上看,“差”是臨時性質的,欽差不是一個常設官職,而是某一時因某一事,皇帝派出信得過的人四處巡視,差事辦完了,使命也就完成了。欽差的出現,一種原因是某種突發事件,關係到政局的穩定,如災荒、民變發生,不能循規蹈矩地依靠行政體系運轉來應對,皇帝只得臨時派出官員,越過已有行政程式,去“救火”;另一種原因是已有的監察體系已經生鏽了,皇帝覺得對原來的官僚體系有失控之憂,於是派心腹來直接處理政事,恐嚇官員。

而本次派遣欽差王守仁,就屬於第一種情況。

何謂“欽差”,顧名思議,“欽差”是由皇帝(國王)親派外出辦理重大事情的官員的統稱。“欽差”大致可分為兩個發展時期。

1.“特使”。“特使”最早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戰爭頻發,“特使”主要扮演軍事外交活動家的角色,如《左傳?成公九年》載,“兵交,使在其間可也”。秦漢時期,隨著封建**主義中央集權的確立,皇帝不斷派遣“特使”處理內外重大事宜,這時的“特使”主要負責出使外國和少數民族地區、監督軍務、督修水利、督修堤防、徵聘人才等。魏晉南北朝時期“特使”的特點,一是負責訪民疾苦、撫卹百姓,如南朝宋多次派大使“觀風采政”、“廣求民瘼”、“案行災害”、“巡行撫卹”;二是督催地方政務,如南朝宋孝文帝遣使督催郡縣賦稅;三是負責督捕盜賊、治理案獄、刺舉吏民奸非等,如曹魏的“校事”、北魏的“候官”。隋唐尤其是唐朝的“特使”制比較成熟。首先是“特使”的派遣範圍擴大,幾乎運用到一切領域,除了前代在軍事、吏政等方面派“特使”外,更注重派遣督理經濟事務的“特使”,如兩稅使、轉運使、鹽鐵使、青苗使、鑄鐵使等;其次“特使”行事有明確的規範,如唐太宗貞觀二十年遣大理卿孫伏伽、黃門侍郎褚遂良等22人以“六條”巡察四方,黜陟官吏。以後數遣使者,或名按察,或名巡撫。至唐玄宗天寶五年正月,命禮部尚書席豫等分道巡按天下風俗及黜陟官吏。巡撫、巡按的出現,為大明欽差巡撫、巡按的設立奠定了基礎。五代、宋的“特使”派遣基本沿襲唐朝,只是北宋皇帝很重視派親信監軍,初名“走馬承受公事”,徽宗時改稱“廉訪使者”,欽宗又復舊名。金元時特命使臣巡察地方更達到經常化,如金世宗“凡數歲一遣使黜陟之”。總起來說,大明以前的“欽差”有如下特點:一是名稱含混,特使名目繁多,缺乏統一的稱謂標準,具有隨意性;二是“特使”的許可權相對較小,多屬巡察、監督、辦理事務等許可權。

2.欽差。“欽差”之名正式使用是從大明開始的。開國之初大明設官分職鹹有定額,往蒞職掌者領部檄焉,皆不頒敕,不稱欽差。其後因事繁難,添設職掌,各於其職銜上加‘欽差’二字。”而大明巡撫職官的出現,即標誌“欽差”的出現,這可從大明臣子奏議中即可看出,“臣聞國初未嘗有巡撫,宣德間始設於南直隸、河南、山、陝,今則除浙江福建外悉有常置。秩皆都御史也,方領制置之權,腹裡則兼轉運之職,手持敕旨以便宜行事”。將上述兩文比照,可知,宣德時巡撫手持敕旨,其職銜上方加“欽差”二字。之後,大凡由皇帝特派奉敕旨(或敕書)處理大事的官員,其職銜前皆冠以“欽差”二字(簡稱為欽差),如“欽差總督軍門”、“欽差巡按御史”、“欽差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大明“欽差”制的特點,一是正式命名“欽差”,體現了皇權**得到高度的強化。御音曰欽敕,御使曰欽命,因而“欽差”比“特使”更能體現皇權**的特徵。二是“欽差”的職掌、許可權規定更加具體、細緻。

欽差的欽封職能是十分復雜的,但一般都有權力的象徵物,如秦漢“欽差”持“節”,大明欽差奉“敕”等。另外,從“特使”到欽差,也反應了欽差趙來越受到重視,其權力也漸大、職責漸重、地位日隆、影響愈深,這與皇權逐漸強化是一致的。

在大明常規官僚體制中,各級官吏的職掌、許可權、升降獎懲等都有較為固定的程式,而“欽差”則顯得模糊,富於彈性和變化性,加之“欽差”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得難以找到“欽差”的內在規律性。然而,將“欽差”放在常規官職中對比考察,“欽差”有其共同的特性。

1.自主權。嚴格意義上說,中國古代官僚體制中除皇帝外,其他角色均無多大權力,一切權力均由皇帝一人控御。比如,最底層的縣令的任用升降多由皇帝親自面試過目,而縣令的生死更不是一般官員所能定奪的。除帝王之外,各級官吏都受制於人,沒有自主權。而“欽差”不同,他們往往被皇帝賦予自裁的權力,甚至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這在政制中是獨特的。如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 年)“遣嚴助以節發兵會稽”,會稽太守稍一猶豫,嚴助就下令斬一司馬,太守只得服從命令。有時,“欽差”還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用“先斬後奏”,或“斬而不奏”的辦法行使權力。如魏晉南北朝“以持節為重,南齊書王敬則枉殺路氏,路家訴冤,上責敬則,人命至重,何以不啟聞?敬則曰:‘臣知何物科法,見背後有節,便謂應得殺頭’”。可見“欽差”權力之大。當然,大部分“欽差”的權力是受到限制的,不能任意妄為,如大明成化九年派欽差撫治江西,明確指出,欽差有權懲治三司佐貳官以下貪酷不法者,“凡有益於軍民者,悉聽便宜處置,”但“事幹方面正官,具奏究治”。自主權使“欽差”有別於許多正規官職權而具有皇權的某些特性,因之有人將“欽差”看成皇權的象徵。

2.專職化。上至皇帝下至縣官都實行集權統治,他們往往集政治、軍事、法律、教育諸權力於一身,事無巨細,事必躬親。這種管理體制具有宏觀控御的性質,但又往往難以面面俱到。“欽差”則不同,他往往具有專職化的特點。或處理某件冤案,或處理某件外交糾葛,或鎮壓某場起義,或巡察吏治、風俗,或督理某些經濟事務等。可見,使“欽差”專職化可使他們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解決重大問題。

3.獨立性。“欽差”具有獨立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不容易受地方複雜關係的牽制,遊離於盤根錯節的地方關系網之外,有助於辦事公正;二是不受正規官僚體制中的上下級之間的等級關係的束縛,可以獨立辦事;三是設定自由,廢止亦自由,全看辦事的效果和皇帝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