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七章 戰後驚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零七章 戰後驚言

然而,軍士們卻是異常興奮,很久沒有這麼爽了,根本不用擔心有太過頑強的反抗,只需圍著賊人打,收穫戰利品即可!

這些賊人如同驚弓之鳥,一個個驚駭莫名,戰鬥力極度低下,只需用五成力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成擒,這可都是軍功啊!簡直不要太爽!

不知不覺間,賊人們已經盡數被擒,軍士們意猶未盡地打量著戰場,希望能夠再次發現幾個漏網之魚,然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失望,哪還有漏網之魚啊,所有的賊人已經被他們收拾了!

無奈,大家只好收拾戰友的屍體,這時,他們才發現,戰場之上戰友的傷亡居然可以忽略不記。

卻原來,戰場之上,除了吳起帶著的一隊軍士以外,已方根本就沒有傷亡,餘者盡皆是賊人的屍首,這場戰打得爽啊!

於是,他們開始打掃戰場,掩埋賊人屍體。當然,在掩埋之前,先找隨行的監察御史進行記功。

這裡,咱們就不得不說說大明的軍功制度了。

明代的軍功制度,實行“以戰鬥表現論功”和“計首論功”兩大標準。“首功制”為大明軍功制度中的主導標準。

以戰鬥表現論軍功,乃是從決定戰局勝敗的整體出發,考察軍士的實際作用及勇敢精神。首功制,則是以斬獲敵人首級的多少,來評定賞格等次。

以戰鬥表現論功,陣前刀箭重傷者,升署職一級;當先次數多者,分別等第加賞;無傷而當先數多者,止給賞;有輕傷者,亦加賞。陣前當先殿後、斬將搴旗、擒斬賊首等項奇功,臨時奏擬升賞。

大明以首功四、戰功二等辨武功。凡首功四等,日北虜,日遼東女直,日西番苗蠻,日內地反賊。而今日他們的軍功必會定為內地反賊。乃是四等。凡戰功二等,日奇功,日頭功。首功四等,實際是以擒斬物件不同而劃分不同的首功賞格,而戰功二等則體現的是以戰鬥表現論功次的原則。

而軍功的定賞,分為將士戰功的稽查、申報、審批和複核制度分為四個步驟:一是由主管官親臨現場,查勘戰功;二是由巡按御史主持查對文冊,註冊出身,造冊上報;三是由兵部查核、請賞、批准後,移文下達;四是原來負責查勘申報的巡按御史,接到功賞勘合和兵部轉發的詳細諮文後,須複核最初申報的名冊,如無異議,言許授職頒賞。

實際上,地域的不同也會影響賞格的高低。

《明史兵志》言:將士功功賞視立功之地,準例奏行。北邊為上,東北邊次之,西番及苗蠻又次之,內地反賊又次之。

而具體的標準為:“擒斬八名顆以上及俘獲男女者,升二級,加賞這;七名顆以下,有俘獲及陣亡者,升一級,量賞;五名顆以下,有俘獲,升一級,不賞;三名顆以下及土官擒斬四名顆以上與陣亡土兵,俱加賞,不升。”

至於更詳細的,則是成化年申明升賞功次:一、甘肅、寧夏、陝西、延綏、偏頭關、大同、宣府、冊海關一帶虜賊,一人擒斬一名顆,升一級,至三名顆,升三級;二人共擒斬一名顆,為首升一級,至三名顆升三級;驗系壯男與實授,幼男、婦女與署職;為從及四名顆以上俱給賞。一、遼東女直,一人擒斬二名顆升一級,至六名顆升三級;驗系壯男與實授,幼男、婦女與七名顆以上並不及數者,俱給賞,不升。一、陝西、甘肅、四川、貴州、湖廣、兩廣番賊苗蠻,一人擒斬三名顆升一級,至九名顆升三級,驗系壯男與實授,幼男、婦女與十名顆以上並不及數者,俱給賞。一、內地反賊,一人擒斬六名顆,升一級,至十八名顆,升三級:驗系壯男與實授,幼男、幼女與十九名以上並不及數者,俱給賞。其功次須驗不繫一日一處者,方如前例:若系一日一處之數,止擬一級,其餘給賞。

具體細則更加繁複,就不一一明說了。

而軍功獎賞則是兩種途徑:爵和財。

爵,即官爵封賞,包括升職、封爵、蔭子、加銜、給予誥敕等多種手段。

其中封爵、蔭子、加銜、給予誥敕等主要是對於高級將領或以文職領軍而獲有軍功的文官的特殊的政治性榮譽,一般臨時奏擬,須由皇帝親自批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封爵也只是大明建國初期有過大規模的封賞。但之後,其餘幾種封賞更加常見。

以上的獎賞,對於廣大普通軍士和武官來說都比較遙遠,主要是官職升級。

明代武官職級一般分為以下等級:都督(正一品)、者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都指揮使(正一品)、都指揮同知(從二品)、都督揮僉事(正三品)、指揮使(正三品)、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衛鎮撫(從五品)、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所鎮撫(從六品)、百戶(正六品)。至正六品為止,武官無七、八品,惟圭官才有從七品。再往下等級就是總旗、小旗、軍人及舍人。其中,百戶、所鎮撫各有試職,試職起自永樂十五年,作一級,支半俸。都督同知、都督僉事、都指揮使、同知、僉事、指揮使、同知、僉事、正副千戶、試百戶、試所鎮撫,各有署職。凡署職,遞加本職一級,署副千戶以實授百戶,署試百戶、試所鎮撫俱以冠帶總旗。署職起自景泰元年,作鬥級,不支俸。在軍職升級時必須把試職、署職的情況計算在內,任試職署職者都須再立有軍功方許實授,凡升授試職,永樂十年令:武職升試職,未經實授者,須立功方許實授,所加署職,非有軍功,雖遇恩例,不得實授。

大明成化十四年:“軍人有功升一級至小旗,舍人升一級至冠帶小旗,小旗升一級至總旗,冠帶小旗升一級至冠帶總旗,總旗升一級至試百戶,冠帶總旗升一級至實授百戶,試所鎮撫升一級至實授所鎮撫,實授所鎮撫升一級至實授百戶,百戶升副千戶,副千戶升正千戶,正千戶升指揮僉事,僉事升指揮同知,同知升指揮使,該升都指揮、都督者,類推而行。其軍人、舍人至小旗,小旗至總旗,舍人至試所鎮撫,總旗至試百戶,俱無署職。惟百戶以上,聽以次署升,其署職至實授亦作一級。有緣事該降即以此為則遞降。”

除以上官職升賞,還有一種為財。所謂財,也就是物質獎賞。

大明軍功的物質獎賞除明確規定了數目的賞銀、賞鈔之外,還有三種形式,就是給賞、加賞、量賞。這三種賞格不是全國通行一致的。基本被劃分為陝西三邊、大同、宣府、遼東、四川、湖廣、廣東、貴州等幾大區域。如在陝西三邊、大同、宣府這些地方,給賞的賞格為都指揮,每員銀五兩、彩段一表裡;指揮,每員銀三兩、彩段一表裡;千百戶、鎮撫,每員銀二兩、絹二匹;旗軍、舍人、總小甲人等,每名銀二兩、布二匹。如在遼東給賞就變為了,指揮每員銀一肉、絹布各二匹,四川則指揮每員鈔六百貫、彩段一表裡,湖廣廣東貴州同四川。加賞意為各照地方則例,於正賞外,仍加一倍。量賞則是在給賞的基礎上減去若干,仍是依各地不同而所減去的賞格亦各不同。如陝西三邊應得銀兩、彩段表裡者,減去彩段表裡,加絹二匹,得銀兩、絹布者,減去絹布,而在四川則變為應得鈔貫、彩段、絹布者,減去鈔貫。總體而言,北邊賞格重於南方。

而此番有兩場大戰,明中信及他的學員們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得了主功,而他們根本沒有使多大力,但如今可是首功制,餘下的賊人可也不少,如今明中信吃肉,他們也喝到了濃湯啊!這番可比在京安然坐在家中可划算多了。

兩場大戰,他們收穫的頭顱可是實打實的,這可都是軍功啊!

君不見他們馬鞍之上掛著的頭顱嗎!此番大獲豐收啊!

於是,現場監察御史成了最忙碌的人。

大明實行的是軍功稽查稽核制,主力可正是科道官員,而這個科,指的就是六科給事中,道指十三道監察御史。他們的職責正是“明行山有虎行則監軍紀功,各以其事專監察。”

而此番欽差出巡自是有監察御史跟隨,他也未曾料想到,還未到雲南,就有兩場大戰,而且還盡數勝利,這軍功,可是槓槓的!

於是,隨軍的監察御史坐於一旁,靜候軍士們上前將斬獲的首級審驗明白,有功軍士,查勘造冊,以備奏繳升賞。

當然,被“天雷”轟殺的賊人,自是記在了明中信及學員們的身上。

明中信此時已經迴轉,站於王守仁與吳起身邊,商討著下一步的行動。

至於軍功,自有學員去為其記功。

“明師爺啊!你此番可功勳卓著啊!”未等明中信的馬匹站穩,吳起就一臉欽佩地向他誇道。

“吳將軍謬讚了!”明中信一拱手,笑道,“其實,此番首功乃是吳將軍您啊!”

“我?”吳起為之一愣。

“此言何解?”王守仁也是一頭霧水地望著明中信。

“嗯!”明中信笑了一聲,解釋道,“我們在一線天前,圍剿那些追趕而來的賊人,其中就有吳將軍的功勞!”

王守仁眼神一亮,不自覺點點頭。

“真的有追兵?”吳起吃了一驚,望向王守仁。

“不錯,不只是有,而且還有將近三百餘人啊!”王守仁點頭應道。

“三百人?”吳起瞪大雙眼望著二人,不由得上下打量他們,有三百人?那你們是如何逃脫的?

“我們已經將其盡數剿滅!”王守仁大笑。

“剿滅了?”這下,吳起呆若木雞了。

畢竟,這個訊息可是夠震憾的!

要知道,王守仁他們,即便加上吳起帶走的一隊人馬,也僅僅只有幾十人啊!面對三百賊人,根本就無一點勝算啊!他們又是如何戰而勝之的?

“這?”王守仁一呆,苦笑一聲,望向明中信,“具體如何勝的?咱們得問問明師爺了!”

“明師爺?”吳起奇怪地望嚮明中信,這又與明中信有關?難道與那“天雷”有關?

想到此,他的眼神一亮,期待地望嚮明中信。

“唉!”明中信未語先嘆,畢竟,他也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秘密武器啊!但事已至此,再隱瞞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望著王守仁與吳起,他鄭重其事道,“不瞞二位大人,其實,所謂‘天雷’乃是明家研究而出的一項開山所用的東西,我只是為防萬一,才隨身帶了一些,未曾想,還真的用上了!”

“開山所用?”二人一聽,對視一眼,不解地望著明中信。

明中信笑道,“事已至此,明某也不能再瞞著二位了!”

顯然這是一個秘密,王守仁與吳起好奇地豎耳恭聽。

“那件物事,其實是鞭炮所用的黑藥!”

鞭炮?黑藥?有這麼大威力嗎?王守仁與吳起皺眉不已。

“其實,也就是火藥!”明中信一語點透。

“火藥?”王守仁與吳起更加驚愕,火藥有此威力嗎?

“不用懷疑,明家只是掌握了一種能夠將火藥的威力盡數發揮的方法!但是,還很不穩定,所以明某才未明言,當然,過後,如果能夠更加穩定,一定會獻於朝廷,運用於軍隊之中。”

這樣啊!王守仁與吳起面面相覷,眼神之中先是一絲驚喜,再就是一面驚駭。

他們想到,如果這“改良火藥”運用於軍中,那些大明的敵人還會有活路嗎?大明軍隊就會無往而不利,周邊的賊寇還是問題嗎?剿滅他們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到時,大明再無外患,將會強盛異常啊!

那將是何等氣象啊!想想就令人激動!

但隨之他們臉色一變,想到,如果這“改良火藥”被敵對勢力所用,那將是何等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