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章 首提入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章 首提入宮

謝遷眼珠滴溜溜亂轉,自有一番心思。

旁邊的李東陽看著謝遷的模樣,心中一沉,心中隱隱為明中信擔憂起來,看樣子,這謝閣老對明中信可是心有成見啊!

心中雖然擔憂,但他卻毫無辦法,畢竟,依明中信那尿性,此番回京必然少不了一番折騰,經營之道必然會觸碰到一些朝中顯貴的利益,到時免不了會與其發生衝突,到時,必然要產生一些齷蹉,這是,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的!

罷了,靜觀其變吧!能幫一些是一些吧!

“諸卿,雖然明中信不提要求,不要賞賜,但朕豈能虧待了功臣!你們說,朕要如何賞賜於他?”弘治笑意盈面,環視大臣,詢問道。

“陛下,此番明中信實乃勞苦功高,更有進獻利器之功,實乃不得不賞,尤其是其在實務方面的才能卓著,故臣提議,擬旨賞賜明中信一個七品知縣,令其主政一方,施展其才華,您意下如何?”令人驚異的是,此番居然是謝遷開的口。

而熟知謝遷心性的李東陽、劉健不由得心中一沉,面帶寒霜地望著他,心中腹誹不已。

倪嶽等老大臣意味深長地望著謝遷,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他這是要毀明中信的前程啊!

此番謝遷請求弘治帝對明中信加以封賞,明面上看是為明中信請賞,但卻用心歹毒啊!

如果弘治帝聽他的,對明中信加以封賞,直接授以七品知縣銜,雖然明面上讓明中信一步登天,進入官場。

但實質上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啊!

要知道,依之前明中信所展露的才學而言,他如果要榜上題名,自然是不在話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到時,也許就是狀元之才,即便得不了狀元,但也絕對會列於一甲之內,甚至前三甲也並非不可能,到時進入翰林院不在話下。成為庶吉士,也是極有可能的!

要知道,大明朝輔臣的學歷要求可是很高的,必須得是庶吉士,故此,庶吉士可是有儲相之稱的。那就是未來的大明輔臣。

而如今謝遷這般向弘治帝請賞,是將明中信的科舉之路一朝斷絕啊!

大明可是有規定及潛規則的,如果你是恩賞為一朝官員,那麼必然對科舉出身的官員矮一頭,至於輔臣,將來那是根本就不要想了!

謝遷居心險惡啊!這根本就是斷絕了明中信今後青雲直上之路啊!

李東陽面色大變,就待開口阻撓。

“陛下!”出乎意料的是,倪嶽居然起身向弘治行禮道,“萬萬不可!”

大家一怔,怎麼會是他出馬呢?要知道,這倪嶽與明中信可是素無往來,也用不著他著急啊!

“倪卿為何如此說?”弘治也是一愣。

“陛下,明中信未曾經過正經科舉就如此入仕,如此倖進,與禮不合,也會影響仕林之士氣!只怕也於朝堂不利啊!”倪嶽正色道。

謝遷面色一滯,這老家夥,壞我好事!

“更何況,這明中信有功於朝廷,雖然不得不賞,但其乃是我仕林後起之秀,應以令其正途入仕,才能顯示朝廷對他的重視。尤其是,他之前已經透過科舉成為了府試案首,顯然,他的未來可期,如果就此賞賜讓其倖進,只怕會毀掉一位仕林賢才,得不償失啊!故而,當前只需要賜其金鉑玉器即可。”倪嶽稍稍停頓,滿面肅然道。

弘治目光閃爍,頻頻點頭。顯然,極是認可倪嶽之言。

謝遷環視一圈,心中一陣無力,從眾大臣的眼中,尤其是弘治帝眼中,他看到了,大家極是認可倪嶽的說法。看來,自己是無力回天了!

張張嘴,只能無奈地嘆息一聲,低頭不再言語。

弘治緩緩點頭,“好,就依倪卿所言!”

大家心中一動,看來,陛下對這明中信還是以培養為主啊!今後必須得更加重視這小子啊!即便不與之親近,也不宜得罪啊!

而倪嶽見陛下同意自己的提議,不由得欣慰地笑笑,拱手致謝,迴歸了座位。

弘治看看大家,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欲言卻又止住。

眾人一見心中一驚,陛下這是怎麼了?難道還有什麼事?不由得大家紛紛將目光投向弘治,揣摩著弘治的心思。

而謝遷更是面色一變,難道,陛下還要對那明中信追加賞賜?不行,必須阻止!

然而,人家陛下還沒有開口,自己也不知要追加什麼,如何阻止呢?眼中寒光閃爍,心中下了定見,不行,必須阻止,萬不能讓那小子成長起來!

劉健與李東陽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雖然他們對明中信獲得什麼賞賜並不在意,但如果陛下此時再行追加,這是將明中信放在火上烤啊!畢竟,那王守仕稟為欽差,所獲得的賞賜也沒有多少,如果這明中信獲得的賞賜超過他,這可就成了眾矢之的了!到時,不是明中信之福啊!更不是朝堂之福啊!

大家各情心思,御書房中居然一時間陷入了詭異的安靜當中。

弘治思索良久,眼中光芒一閃,開口道,“眾卿,此番明中信進獻有功,如果只是賞賜一些金玉物事,只怕會令有功之臣寒心,朕打算將其引入東宮,與太子伴讀,眾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御書房中一片譁然。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弘治帝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一時間,面面相覷,不敢發表意見。

就連打定主意要攪局的謝遷也是為之一滯,他也未想到,陛下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一時間,腦海之中也是一片空白。

李東陽卻是眼中喜意盈滿,這是大好事啊!

要知道,如果明中信真的成為太子伴讀,那可是能夠近距離接觸到未來的儲君的,而他們二人年齡相彷彿,一路行來,今後如果與太子相處甚歡,那麼,日後,共同成長下來,必然會成為太子的心腹,這對於明中信來說,真可謂是一步登天啊!當然,是日後的登天,現在的困難也是重重的,依太子那般跳脫的性情,如果明中信稍有不慎,只怕也會粉身碎骨的!畢竟,伴君如伴虎,即便是乳虎,那也是虎啊!一時間,李東陽心中五味雜陳,患得患失!

“不可,萬萬不可!”稍作沉寂之後,御書房中響起了一聲輕喝。

眾人望去,不是別人,正是那謝遷謝閣老。

弘治一皺眉,看向謝遷,今日謝遷的所作所為他看在眼中,他知曉,這位老臣是在打壓明中信,但他卻是有些不明白,這位老臣為何如此敏感,一直針對這明中信!此時看他又第一個反對自己的意見,心中不由得有些不悅!

“謝卿為何覺得不妥?”弘治陰沉著臉,沉聲問道。

謝遷盾到弘治陰沉的面色,心中咯噔一下,看來,陛下對自己有了意見,然而,為了阻止明中信踏上這條青雲之路,自己也顧不得了!牙關一咬,上前一步,拱手回稟道,“陛下,之前是臣考慮不周,倪尚書提醒之後,臣一時驚醒,差點做成錯事,毀了一位國家的棟梁之才,當前最主要的是以金玉之物賞賜於他,記下其功,來日金榜題名之時再行封賞即可!此事,臣是萬萬贊同的!”

弘治一聽謝遷認錯,面色稍晴。

“但是,陛下現在提議讓那明中信入宮伴讀,此事萬萬不可!”謝遷牙一咬。

“嗯!”弘治不置可否,只是冷哼一聲,瞅著他,等候他的解釋。

“不說那明中信此番進獻之功,無法擺到臺面上說,畢竟,剛剛得到那利器製作之法,今後還得進行驗證,就算證實他進獻之功,但也一時需要保密,萬不可洩露,這也就沒了封賞明中信的由頭,如果此時讓他入東宮伴讀,這樣一介秀才,如何能夠入宮伴讀,這質疑之人必然極多,況且不說滿朝飽學之士,就算是京師科舉中舉之人也是數不甚數,就會不服,到時群情洶湧,陛下又如何向他們交待!這是要寒天下士子之心啊!後果嚴重!故而老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說著,謝遷滿面正氣地躬身為禮。

“這?”弘治一聽,為之一滯,雖然這謝遷的心思他有些明白,但人家所說並非沒有道理。

“不錯,臣也請陛下收回成命!”出人意料的,李東陽上前一步,隨之附議。

弘治一時間竟然驚住了,要知道,之前李東陽可是一直力挺這明中信的,現在怎麼會阻擋明中信的青雲之路呢?

“不錯,臣也以為,現在讓明中信入東宮伴讀,極之不妥!”劉健也站起身形,躬身奏道。

“臣等附議!”一時間,御書房中眾大臣紛紛起身回稟。

弘治眉頭緊鎖,他可沒想到,一個提議居然令大家反應如此激烈。

稍想之後,明白了,自己確實有些魯莽了,要知道,這些朝臣家中誰家沒有一位晚輩,如今居然被這明中信撥了頭籌,這令大家情何以堪,要知道,那東宮伴讀之位可是無數朝臣子弟夢寐以求的,豈能讓人輕易獲得!

是自己想得有些簡單了!況且,謝遷的話還是有理的!弘治心下輕嘆。

無奈,他也只好作罷!

至此,對明中信的賞賜終成定論。

一時間,御書房內的眾位大臣各懷心思,細細思索。

此事截過,大家如同沒有發生一般,投入了朝政探討之中。

謝遷也迅速整理心緒,淡然地投入其中,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之前的事一般,這份厚臉皮真不愧是在朝堂之中縱橫多年的老狐狸啊!

陳準環視一眼大家,與弘治眼神一碰,弘治衝他微微使個眼色。

陳準點頭躬身而退。他可是還有正事要辦呢?那些死士雖然已經盡數被滅,但他絕不會罷休的,必須找出那些背後之人,此番雖然沒有太大損失,但他的臉皮卻是被完整得撕了去,這個面子必須找回來啊!更何況,那些死士既然出現,必然會有痕跡留下來,循跡而去,也許能夠找出蛛絲馬跡!

陳準眼中閃過的寒光顯示,這次,他真的動了真氣,一番血雨腥風絕對免不了!

與他一同退出的,還有牟斌!

來到殿外,二人對視一眼,眼中的寒光一模一樣,拱拱手分頭而去。

此時,明中信已經回到了明宅,一入大廳,一愣神,卻原來,不只是朱壽、石文義、張採這些之前未走的都未離去,劉大夏、建昌伯、郭小候爺等人居然也盡數趕了過來,一起圍坐著,靜靜等候自己。

怎麼都到了?隨即他心下恍然,這是聽到自己在前往皇宮之時遇刺之後,不放心,前來等候訊息的吧!

一見明中信回來,大家面上的凝重之色盡數一掃而空,喜上眉梢。

明中信也不再裝重傷,步履矯健地直奔主位。

大家一見之下,心中更定,之前聽明府學員們說明教習已經痊癒,還不敢相信,此時見到心懷大放。

不過,心中不由得湧起了一絲被戲耍的惱怒之氣。

“中信,你這小子不丈義啊!明明傷好了還裝蒜!”張延齡一臉的怨氣,率先埋怨道。

“不錯,你小子不地道,明明好了,卻賺咱們的同情心,太不夠意思了!”郭小候爺自然附和道。

未等明中信回應,劉大夏開口了,“中信也是心中有所顧忌所以才這般做的!你們就消停一點吧!”

一見劉大夏開口,大家本來到了嘴邊的埋怨也就收了回去,就連起頭的張延齡也是脖子一縮,不再追訴,誰讓人家德高望重呢!

而那朱壽卻是眉頭一皺,不悅地看了一眼劉大夏,欲言又止,看向明中信。

明中信感激地看了一眼劉大夏,以目示意感謝。

劉大夏卻狠狠瞪了他一眼,“你小子,就不能消停一點嗎?明明好了,卻讓我們為你擔憂,記住,欠我們一頓壓驚酒菜,親自下廚,不得推辭!記得日後補上!”

眾人一聽,不由得紛紛翻個白眼,鄙視地看了一眼劉大夏。這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還讓我們不要埋怨,你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