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八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五十八章

“此話怎講?”石文義一愣,不由得問道。

“中信此言有理!”劉大夏卻是點頭認可。

“依徐老公爺的謹慎,他應該知曉徐鵬舉此來京師定然會尋仇於我,但他為何要寫這封書信給我?你想過沒有?”明中信緩緩問道。

這?石文義愕然,眉頭一皺,陷入思索。

當然,明中信不用他思考,直接給出了答案,“其實,徐老公爺應該是做了準備的!一則寫書信讓徐鵬舉親自送交給我,乃是向我示警,他知曉依徐鵬舉的性子,只要見了我,必然忍不住會向我發難,這下,我就有了準備,再有他的書信中提及要我照顧徐鵬舉,他定然是算準了我會念在與他的情誼的份上,必然不至於太過為難徐鵬舉。而我有了準備,相信那徐鵬舉就不會得逞。”

“二則也算讓徐鵬舉來京後不至於立刻就向我尋仇,他必然會先來送信,也算是安撫一下他。”

“三則他定然已經通知了他在京師的親朋好友,向他們解釋了其中原委,這樣的話,大家明了事情始末,那徐鵬舉也就借不上力!依他自己一人的實力,根本就無法捍動我!”

劉大夏、石文義點頭認可了明中信的猜測。畢竟,人家徐老公爺絕不會在信中如是說,這些乃是明中信從中品味出來的,這腦袋瓜子轉得太快了!

旁邊的陸明遠也是欣慰地笑著,望向明中信。

明中遠卻是滿眼的震憾,雖然他知曉明中信妖孽,也一直看著明中信一步步走來。但他依舊有些看待小弟的心緒,今日明中信居然能夠從一封信當中體味出這些來,他深信,放在自己身上,這些彎彎繞可想不出來,小弟還真的智計無雙啊!怪不得南疆一行遇到了那麼多的危險還能夠平安歸來!現在自己算是親身體驗了一把!

其實,說實話,直到之前,明中遠依舊不相信,明中信居然能夠憑自己的本事,從南疆叛亂中殺出一條血路,迴轉京師。

但此番有徐小公爺徐鵬舉這般證實,他也不由得不信了。

只因為,如果沒有徐小公爺這般證實,他也不敢相信,明中信居然令得南疆如此紛亂,而且,還在南疆這般紛亂的環境中取得那般輝煌的戰果,這真心不可思議啊!

“中信,你決定怎麼辦?如果那徐鵬舉依然執意報仇,難道,你就真的想令他報仇無門?”劉大夏皺眉問道。

明中信笑笑,“劉老,你覺得,明某就是那般冷血之人嗎?”

“雖然,你不是如此冷血齷蹉之人,但是,如果形勢逼迫,只怕也會身不由已吧!”劉大夏沉吟片刻,緩緩道。

“是嗎?”明中信微微一笑,並不氣憤,只是平靜地反問道。

這話說的,劉大夏也無法接茬,畢竟,自己真心沒有那般想法,但如果別人這般想,自己也真心沒辦法。

“行了,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大家現在應該想的是,如何能夠令明家渡過這個關節?”陸明遠沉聲道。

“不錯,咱們現在應該討論的是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而不是這些有的沒的!”石文義附和道。

現在的明家雖然與石文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他卻也不知曉,現在這些事情與明家究竟能夠有什麼關係,畢竟,明家現在可謂是陛下眼前的的親貴,在他想像當中,明家正如日中天,任何勢力都得對明家繞著走。

但現在明中信他們這般謹慎卻是令他們無比訝異,他們究竟在擔心什麼?

在他想來,只要明家將目前的困境解決掉,今後就高枕無憂了!

而明中信也無法向他解釋,只能是做著自己的事,讓他們心領神會,如果他們無法領會,那也沒辦法,只能任由他們瞎猜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文義此言差矣,明家同在應該將目前的困境解決,才能談得上以後的發展,還是回到咱們的目標上來吧!”陸明遠適時的為明中信解圍道。

既然陸明遠開口了,一時間,大家也不敢再行插言,只能依其所言。

“不錯,相對於徐小公爺的威脅,那些暗中的勢力對咱們的威脅更大!”明中信沉聲道。

“當然,任何對明家的威脅皆不能小看,但是,咱們也得分清主次,才能應對得宜!”明中信繼續言道。

“來,咱們探討一下!”劉大夏開言了,他也知曉,如果事無可為,只能擱置,否則,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這下,大家不在說話了,只能將這個話題揭過,探討下個話題,否則,今日還真心沒辦法幹成任何事情了!

不提明家諸人在此商議,京師各處,針對朝堂御書房之事,蕭颯即將成為太子伴讀之事說起,一時間,朝堂之中風起雲湧,任何事情皆是這般難言,不由得人們不多想,只因為,不知不覺間,朝堂之間的爭鬥似乎更加激烈了,也更加血肉相見了!

這就令得一眾人等無比鬱悶,畢竟,如果沒有這些鬱悶之事,他們可是甚是愜意!但現在一些諸事被提及,大家也不得休息,還得站隊,豈是平常人等能夠駕馭的!

朝堂雖然風志雲湧,但明家卻是一片祥和,沒有一絲緊迫之感。

想想也是,明家根本就沒有入朝為官的,豈能一時間盡知朝堂之事,這,就是訊息不對稱引起的弊端,這是底蘊,一時間沒辦法找補回來,只能依據一日一日積累,才能站穩腳根!

至於其他的,明家根本無力兼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

於是,明家愈發低調,平時,明中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根本就不給人以口實,這教大家如何得活!

畢竟,最重量級的人物根本不上場,大家唱獨角戲真是太過無聊了!真得找樂子啊!

還別說,經過一番博弈,明中信還真被人家抓住了痛腳,當然,這個痛腳異常令人無奈。

只因為,那明中信的第一女主角,居然認為,明中信不忠,反而是找尋著自己的真心物件。

只因為,大家沒辦法,只能編寫著,到了這步田地,主人公自然有了新的主見,之前的一切措施,盡數重來,還沒有一絲猶豫,只能是之前的女主角來定這之後的情節,你說什麼也好,人家現在正被人捧,這些自然只能人們心底羨慕嫉妒恨,但明面上,也只能奉上最誠摯的笑容,令投資者無比暢快。這是,第一要務!

一時間,雖然明宅最重要的幾個人在商議今後明家的應對,但終究今日是大喜之日,大家自然不敢太晚,只能一樣樣整理,隨後回家,休息!

這,無可厚非!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反而是咱們的第一男主角,全身披掛,只因為,第一女主角根本就是找茬,不以結婚為目的,反而是追究起了男主角的往事,要求男方將事情的始末說清楚,否則,就不洞房花燭!

這下,這場婚禮可是開創地大明最奔放的先河。

新娘根本就不是為的結婚,反而是藉此機會追究男方的歷史,這真的是結婚現場嗎?

所有人為之懵逼,但卻也不好說什麼,畢竟,看男方的立場反應,一切皆為真實,無從反駁。

反而是新娘有些咄咄逼人,令男方難堪不已!

然而,事情的始末大家皆不知曉,也無從判斷,最後,也只有女方予以披露!

男方,在即將臨近結婚前夕,居然出去鬼混,還讓女主抓個正著,這還怎麼結婚,只能大家協商了。

而男方卻是不認,言及,女方根本就沒有真憑實據證明男方有錯!

這下,進入了扯皮階段!

其實,這件事小之又小,根本就不成其為一件事情,但是,女方藉此訊息,必須要求男方給以解釋,這下,大家就談不擾了!只能是對簿公堂。

一方面,是陛下跟前的新貴,一方面,則是明中信的表親,甚至是舅親,這可如何是好?

雖然,人們異常疑惑,本來,大家對明中信的印象是非常的好,但經此一事,大家對明中信的人品表示懷疑。

畢竟,一個人對自己的妻子都無法忠誠,還如何對一國盡忠!

這,是原則問題,也是眾大臣向弘治提出來的異議的源頭。

弘治也是無奈,本來,他很是看好明中信,想將其樹立成一位標杆,然而,明中信不爭氣啊!值此最重要的時刻反而出現了如此大的紕漏,要自己如何為他圓回去呢?

大家心中雖然對明中信突然暴發出的醜聞感到異常的不解,然而,千百年來,考上狀元,再失之信義的例子還真心不少,明中信此舉也不算過份!

然而,儒林當中,對名聲看得極重,明中信如此作法,真心令京師儒家蒙羞,這,是京師儒林無法忍受的。

即便是對儒林做出一突出貢獻的明中信,也不例外,大家為之唾棄!

當然,任誰也不知曉,為保明中信在此重要時刻反而暴出如此醜聞!

但是,京師各種勢力卻是樂見其成,於是,居然臨時結成了同盟,對明中信群起而攻之。

一致認為,明中信如此私德有虧,根本無法擔任太子伴讀的重任,畢竟,太子事涉今後大明的千秋大業,馬虎不得,如此私德有虧,難道還真的令他陪王伴駕?這,是任何儒林之人無法容忍的!

大家雖然沒有證據,但是,有那明中信的未婚妻子做出的行動作證,明中信私德有虧之事,被大家坐實!

一時間,群潮洶湧,一致要求陛下收回成命,令那明中信無法得遺入宮,陪太子讀書。否則,太子被他引導成什麼樣,真心無法預測啊!

當然,這些事,弘治第一時間就知曉了,但是,他真心沒想到,明中信居然如此不簡點,犯了大多數男人犯的錯誤。

這一點毋庸置疑!弘治也沒辦法!

他現在唯一想的是,如何平息儒林士子們的怒氣,如何處理這明中信!這是當務之急!

然而,就在他讓東廠、錦衣衛收集證據之時,卻發現,明中信居然根本就沒有那些私德有虧的事情,反而孝順父母,安撫姐弟,一派孝子賢孫的模樣,這可如何是好!難道,大家都弄錯了?

弘治為之愕然。

而眾朝臣卻也是異常訝異,平心而論,大家對明中信的這點風流韻事根本就不以為意。

只不過,大家既然對明中信群起而攻,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這才有了這個烏龍的產生。

而弘治自然是對其產生了懷疑,畢竟,如此眾多的人說明中信的不好,他應該不會沒有缺點,甚至說,他的缺點甚是明顯,人家這才以之攻擊於他。

於是,他已經先入為主,此時見大家皆為他平反,就有些不信,反而派人再行徹查此事。

這下,他心中更加清楚了!卻原來,這些謠言不過是一些對明中信有意見,對他這般年輕就取得聖眷感到異常嫉妒,才產生了詆譭明中信的念頭,而且,一人說是造謠,眾人說,就是事實啊!

他也想著,如果大家都如此說,那明中信必然私德有虧,而且,必然已經犯了這個時代,儒家士子所犯的錯誤,那他就是十惡不赦,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先是以為明中信真的是這般樣人,不想再行讓其伴讀太子!但隨即突然發生反轉,大家居然皆是以有色眼睛看明中信,但事實證明,明中信真心沒有一點錯漏,而且,私德無一絲虧損,這下,弘治心中異常歉疚,為了彌補這份歉疚,他自然是有求必應。

再加上,他身前身後之前不敢向其明言,對明中信求情之人,現在一見情勢反轉,自然是不遺餘力地追捧明中信,這下,雖然弘治心中雖然對其所作所為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其品性也是深信不疑,但是,終究自己是一國之主,即便之前有些冤枉了明中信,但此時居然滿朝遍野對其歌功頌德,他也是心中不舒服至極!

心中不由自主對明中信有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