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帝國支撐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一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六十一章

“襲擾戰?!”劉大夏滿眼的驚喜之色,畢竟,明中信提出的方案作為一個資深的老江湖,他明白,此提議切實可行,而且,相信此番如果真的施行,必然能夠將寧王朱宸濠的寧王軍打個顧前不顧後,陣腳大亂!明中信能夠提出這樣的戰術,還進行了分析,他自然感覺到了此次南下勝利在望!

王守仁在旁邊也是深深感受到了明中信的謀略了得,這傢伙,一不小心就提出了一個從來沒有聽過的詞語,這個戰術值得深究啊!

“好,咱們就向南京朝廷建議運用這個戰術!”劉大夏沉思片刻,抬頭應道。

明中信點點頭,毫無驚喜,彷彿這件事情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

有時候,劉大夏真心不知道,這傢伙究竟什麼事才能夠令他大驚失色,一直以來,他都沒有見過這傢伙有變色之時,彷彿一應事情都無法令他動容,總是那般的淡定如常。雖然這樣令人心緒安定,但他見到這一個翩翩少年居然這般的老成持重,也深深感到無力。

“報!”就在此時,突然帳外傳來了軍士的喊聲。

劉大夏收拾心情,面色一肅,恢復了威嚴之色,沉聲道,“進!”

門簾一掀,一個軍士走了進來,跪步上前,雙手呈遞著一個布袋,“江西戰報,還請劉大人過目!”

王守仁上前一步,取過戰報遞給劉大夏。

劉大夏垂頭觀瞧,越看面色越是陰沉。

“劉大人,究竟發生了何事?”王守仁不自覺問道。

劉大夏苦笑一聲,將戰報遞給了他。

王守仁低頭觀瞧,面色也逐漸變得陰沉。

遲了啊!抬起頭顱的劉大夏與王守仁面面相覷,心中嘆息。

明中信一見之下,“劉老,王兄,難道,江西淪陷了?”

二人苦笑一聲,王守仁嘆息一聲,“咱們還是遲了啊!那寧王已經緩過勁來,居然派兵圍困著吉安,令伍文定無法動分毫,自己率軍北上,攻取安慶,欲取南京!”

明中信目光一凝,“寧王反應過來了?!”

“不錯!”王守仁不由得點點頭,“定然如此,否則,不會如此反應。”

明中信上前一步,將戰報接過手中,上面書寫著即時戰報,結尾,赫然是伍文定親筆簽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卻原來,在洪都等十餘天的寧王終於有所覺悟,反應了過來,畢竟,日子過了這麼久,別說這幾路大軍了,即便是南京兵部也沒有派多少人前來平亂,而此時,南京兵部正在集結人馬的訊息也傳了過來,他赫然確定,自己上當了,中計了!

一時間,驚怒交加,寧王朱宸濠悔恨不已,原來,自己確實是冤枉了李士實與劉養正,相應地,他覺得有些驚慌,畢竟,拖延了這麼些時日,朝廷定然已經知曉了江西叛亂之事,定然會派兵前來平亂,而南京兵部也絕對不會讓自己安然在江西之地稱王稱霸,定然會有所行動,但自己耽誤了這麼些時日,誰知道朝廷的那些傢伙有什麼應對措施,現在真是刻不容緩啊!

立刻如今了李士實與劉養正以及戰將等現有人馬,立刻召開會議,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李士實與劉養正自然是一力堅持,要攻取安慶,而且時間已經浪費了很多,現在必須立即出兵攻取安慶,直取南京,取這半壁江山,與大明朝廷劃江而治。

當然,他們建議,對於吉安的伍文定,可以圍而不攻,令其再無法搗亂即可。畢竟,吉安地勢險要,一時間絕對是無法攻下來的,反而會浪費咱們寶貴的時間,得不償失啊!

於是,在他們的建議之下,寧王朱宸濠率領主力軍隊親自北征,居然士氣大振,而且這雜牌軍居然並不白給,戰力驚人,幾天之內便已經軍臨兵家要地-------安慶。

安慶,地處南京上游門戶,自古沿長江而下用兵者,若攻取安慶,南京必然是囊中之物。

雖然寧王朱宸濠準備不足,軍備不行,但卻也明白這個道理,明了這地理位置的重要,大軍抵達安慶城之日,立刻下達了總攻命令,數萬軍隊將安慶圍了個水洩不通,日夜不停地攻打這個要塞,誓要將安慶早日攻下來。

這還不算什麼,就這幾日功夫,南疆各地居然不同程度地有賊人反叛,紛紛揭竿而起,此時的南疆真可謂是遍地瘡痍!經過證實,這些傢伙是在響應寧王,也算是這些年寧王到處招兵買馬的成果!誰也沒想到,這南疆居然已經崩壞至此。

而南京兵部聽到這些戰報之後,更是有些瞠目結舌,爭於應對,但各地兵力皆無法調遣,南京城中兵力雖然可以援救,但卻是有些杯水車薪,只因為,這南疆不只是賊人們叛亂,而一些官員也相繼宣佈附翼於寧王之後,到處殺人放火。南京城中的那點兵力如何能夠顧得過來?誰也沒想到,南疆居然這般混亂,相比之下,之前雲南叛亂的聲勢居然被比了下去。南京小朝廷四處救火,卻也無法將這股火焰來掉。

而有這些聲援,寧王自然是如虎添翼,再無後顧之憂,安慶被破只怕是指日可待了,相反,南京朝廷卻是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救還是不救,這是個難題!故而南京小朝廷派人前往朝廷求救。此時,這份戰報落入了劉大夏的手中。

接到這份戰報,劉大夏大驚失色,不顧大家疲憊,立刻下令,大軍起行,直奔南疆,同時,要求軍隊日夜兼程,沒有休息之日,每日只是路上吃一些乾糧,以填充肚腹,爭取早日趕到南京。明中信、王守仁、以及各位將士自然沒有意見。

於是,這支軍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直奔南疆。

然而,兩日後,他們再次接到了戰報。

安慶居然堅苦磐石,托住了寧王主力軍。

卻原來,那寧王到了安慶之後,立刻攻城,幾日下來,卻是根本無法攻破這座堅城,只因為,天時有了,地利也有了,但人和卻是不佔在他們這邊。

只因為,就在此時,馬氏族人跳了出來,給了寧王朱宸濠狠狠一擊。

說起這馬氏族人,還得從正統年間的馬義說起。

這馬義,乃是河南新野人,初被任職試百戶,正統年間,徵孟卷。景泰年間,徵福建、湖廣。天順年間,破兩廣大藤峽。封指揮僉事。這馬義不空前團結人窮志短潯、梧等處,徵寇累功。特敕升加,贈世襲驃騎將軍,管理總兵官屬,敕命為都督僉事。馬義晚年奉敕編纂家譜之時,職務已經升至廣西總兵。

從他的升遷之路,咱們不難勾勒出馬義生前的晉升之路。按其祖馬哈直來到安慶時所任不過是千戶之職,官職並不顯赫,僅為六品,遠低於指揮使和指揮僉事。故馬義的出身並不算高,剛開始不過是一般的安慶衛軍士,他第一次因功升遷是在正統年間,升為了副千戶,開始接近於其祖馬哈直的地位。之後,他才脫穎而出,出任了僉事之職,職位超過了其祖,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之後因參加了大明天順年間廣西的戰事而累功,於成化年間,升為了大明廣西總兵的顯職,達到了一生功業的頂點。

也正因為他的顯赫,才被大明皇帝安排下修撰《懷寧馬氏族譜》,要知道,馬義可是出身***教回教的,一直以來,***的文化傳統中根本就是反對偶像崇拜的,他們也沒有祭祖的傳統。所以,馬氏家族早期,根本就沒有族譜。到了大膽,馬氏家族的漢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家族關係進一步複雜,有了編修家譜的文化和現實需要。

成化皇帝於成化四年(1468年)下旨加封馬義和其親親母,賜風水寶地廣照山與其修建墳塋,並讓其編纂家譜。而馬氏家族一番深究下,馬氏家族居然早在馬依澤入華的公元961年,至馬義編修家譜之時,已經超過了500年的歷史,計0代。而其間,由於是成化皇帝親自下旨要求的,故而這宗譜之中,居然收錄了多達1人所做的序言,其中不管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高官,這就令昨馬義個人的聲望以及馬氏家族的聲望顯赫無比。正式在安慶立下了足跡。

而馬家也正式在安慶繁衍,才形成了如今的大家族。而他的子侄馬斌(方伯)、馬隆(佔伯)、馬聰(慧靈)、馬良(彤昭)、馬儉(治舒)、馬周(洽文)、馬和(燮文)、馬貴(擎綱)等8人也有不少人在安慶衛中任職。一代傳一代,令得馬氏聲威在安慶更加顯赫,形成了如今的大族。

也正是這一大族,在寧王朱宸濠反叛之時,居然率先給寧王製造了阻礙。

在馬氏族人的引領下,安慶百姓頑強地給予寧王的招待方式,那就是火槍弓箭。這也造成了寧王朱宸濠連續攻擊都無法攻下安慶,於是,便找來了一個投降官員進城勸降,此人是安慶人,所謂人熟好說話,他希望透過這個投降官員的招降,令安慶人心散亂,進而破城。

然而,事實證明,他是異想天開。

這投降官員可不傻,然而,領導要求,他不得不去,萬般不情願之下,他進了安慶,而馬家族人卻也在族長的帶領下,見到了這位官員,第一時間,馬族長就下令要砍了這官員。

而這官員立刻反悔,反而為馬家族人出主意,要裡應外合,給寧王一個教訓。

但馬族長不同意啊,只因為,他還怕這官員是寧王派來的內奸,騙取他們的信任之後給予背後一擊,這可不行,不過送上門來的傢伙,不用白不用。

於是,馬家族長要求這官員做到一件事,否則,必然會殺了他!

而此時城外的寧王可不知曉,他期待著兵不血刃收取安慶,寄予了極大的希望。

就在此時,突然,城門大開,一個官員打扮之人出現在城門處,向寧王軍隊招手。

寧王心喜,這是成功勸降了!他就要揮手令軍隊進城。

然而,李士實與劉養正卻是覺得蹊蹺,舉手制止了寧王,當然,他們也無法排隊人家真的投降的可能,就派人上前去要求城主出城投降,再行進城。

而那投降官員卻是再三保證真的是投降,但人家馬族長要求一隊人馬進城受降,談妥條件再行獻城。

寧王與李士實、劉養正商議之下,決定派人先行看看。

於是,一隊人馬先行入城,準備談妥條件,再行受降,接管城池。

然而,這支軍隊剛剛走到城門之下,城門上弓箭齊飛,城門內更是衝出了一隊人馬,一陣砍瓜切菜,全殲了這支軍隊!

寧王與李士實、劉養正大驚失色,連忙命軍隊衝出,要救援那隊人馬,然而,人家早已經撤回了城,安慶城又變成了那座艱城。他們氣極敗壞地進行了罵戰。

還別說,這番罵戰居然有效果,城頭之上有了回應。

然而,這回應更令他們有些瞠目結舌,卻原來,城頭之上居然是那投降官員,直接就被扔下了城頭,而隨即一個個人頭掉了下來。

寧王有些目瞪口呆,這是怎麼了,難道這些人頭都是那支軍隊的嗎?然而,他看到,城門處可是血流成河啊!那些軍士不好好躺在那兒等候掩埋嗎?這些究竟是什麼人?

此時,馬族長居然令人大聲喊話,這下,證實了,原來,這些人頭居然盡皆是那投降官員的家人親戚,被一鍋端了!

卻原來,這馬族長居然想到了一個極其陰損的招數,那就是派人將這官員的家人親戚收拾了個遍,盡數屠殺,以此來激勵士氣,還別說,百姓士兵們見了這般狠辣的手段,知曉了投降的後果,盡皆毛骨悚然,心驚膽顫,發下誓言,要誓死護城,一時間士氣大振。

而寧王卻是遭受了頑強的抵抗,根本無法攻下安慶,一時之間,他居然無計可施。

就這樣,安慶居然守了下來。

劉大夏聞聽此戰報,自然是喜上眉梢。

然而,就在此時,突然,賬後居然傳來了一聲叫喊,“痛快!”

一瞬間,劉大夏面色大變,驚聲尖叫,“有刺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