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賈環重生復仇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章

熱門推薦:、 、 、 、 、 、 、

秋山村是齊氏的孃家所在,那裡大半的人都姓齊,這一點和漁村很不一樣,漁村一共只有十六戶人家,卻分成了五個姓氏,只是齊氏孃家在這村子裡卻屬於那種最貧窮的一類,家中祖祖輩輩積攢也不過是三畝中等田地,五畝坡地,還因為有兩個兒子,在分家的時候給分了開來,老大得了三畝中田,和祖上傳下的那一間帶著大院子的三間四側泥胚屋子,而老二則得了那五畝坡地,外帶兩家合力在最靠近坡地的村邊角蓋起來的一個泥胚三間兩側屋子的院子。兩家偏偏孩子一個沒少生,一家都有三四個孩子,如此一來,家中自然越發的困頓。

也正是因為這家中實在是不怎麼富裕,所以當初作為最小的妹妹的齊氏才沒能許下一門好親,沒有嫁妝的女子,說親總是難了些,再加上因為守孝耽擱了歲數,直到十七歲,這個在這個年代屬於老姑娘的年紀,才勉強說給了賈環這個身體的父親,一個在漁村有三間兩側宅子,還有一條漁船作為固定資產,還沒有老人需要贍養的經濟寬裕戶。

漁村總是不興旺其實和這漁村的婚嫁難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漁村的女孩子嫁出去還稍稍好些,畢竟總有其他村子過得不怎麼樣的人家,或者分家分不到多少東西的漢子願意娶,可是這村子中的漢子卻娶媳婦很是艱難,若是能自己村子中解決,那已經是大幸了,不然就等著二十出頭再娶媳婦吧,還不知道能不能娶上呢,村中有好幾家的青壯娶得可都是寡婦,若不是這樣還不知道打光棍要到什麼時候。

這一次興哥兒身邊那幾個就都是光棍,他們本比興哥兒大上好些,原也不至於總是湊在一處,可他們依然和興哥兒好,一來是從小一處大的關係,還有就是興哥兒的舅舅家,那可是有兩個表姐還沒有出嫁呢,雖說年紀也不小了,都十六了,還沒有嫁妝,可到底也是媳婦好人選不是。

這不是才走到這村子口,那三哥就湊上來對著興哥兒說道:

“興哥兒,你不去你舅舅家看看?”

他是這三個人當中最不急切的,才十七歲,下頭還有個大妹十五,二妹十二,二弟十歲,就是靠著兩個妹妹換婚,估計也能娶上媳婦,不像是邊上那兩個家中沒有姐妹的,一門心思著急,其中那個還曾打過他家妹子的主意。可惜,他家大妹已經許給了村長家的小兒子,過了年就該成婚了,除非願意在等幾年,等他二妹長大。

只是他最是喜歡湊熱鬧,看著那兩個一臉渴望急切的樣子,就想要逗逗他們,這才湊上來引著興哥兒說話,順帶還用眼睛瞄著那兩個人,果不其然,一個個注意力都引了過來,那耳朵豎的都能比得上兔子了。

那年紀最大,已經二十的張德柱更是臉都紅了。眼睛不住的往興哥兒這兒掃,他是那個村中殺魚最厲害的老張頭的兒子,還是獨子,按說家中還有船,有房子的情況下,應該條件還算可以,可是誰讓他家還有個病了一年多,死了不到三年的老孃呢,不說沒出孝期,就是因為看病一年,也早就折騰光了家底,還欠了不少的外債了,這樣的情況下,誰家敢把閨女嫁給他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他的婚事兒,不說老張頭著急,就是他自己也急的不行,獨子的他,若是不趕緊成親,生孩子,那他們老張家豈不是要絕了香火,而他細細的盤算了好久,發現自己最有可能成功娶進門的或許也就是興哥兒家的表姐了,一來有興哥兒這個關係在,人家不至於嫌棄他們漁民的身份,二來齊家雖然是這秋山村的大姓,可他們家條件卻不怎麼好,婚娶上也有一定的難度。三來,村子裡年紀合適的基本上都有人了,他除了這個還算是近些,看的到,實在是找不到其他人選了。也因為這幾個理由,自然對於三哥這話特別的敏感。

而另一個孫大寶,也一樣緊張,他家老爹也是早早就沒了的,剩下他娘一個人帶著三個兒子過活,好在是三個兒子,他和他二弟已經能撐船打漁,不至於沒有生計,還因為是村長的侄子,多少有些依仗,過得還算是不錯,他娘還姓莫,是三哥的姑姑,有了親戚幫襯,怎麼都能過得下去,唯一發愁的就是除了他娘,他家都是小子,為了他娶媳婦,他娘都發愁死了。

大妹是他表妹,他也眼饞,多近便的事兒啊,可是他能和大伯家的表弟搶?人家那是從小定下的,還是村長家,比他家條件好多了,二妹也不成,那歲數,配他家老二還差不多,唯一還合適的就是小苗了,可人家小苗也早早說給了興哥兒,如此一來,他放眼村子,那真是和張德柱一樣,眼睛只能往外看,而最近的秋山村就是他的目標。

當然他比張德柱好的是,他好歹目標還多些,比如村子中其他幾個和秋山村有姻親人家的親家家中的閨女什麼的,畢竟他家條件稍稍好一些。還有點指望,可即使這樣,這三哥嘴裡的現成人選,他也不想放過不是。

賈環一開始不明白這幾個人眉來眼去的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可腦子稍稍一轉,想了想村子裡的情況,倒是大致也能琢磨出幾分來,心下也有些好笑,忍不住轉頭對著村長孫老頭問道:

“村長,蘭花兒姐家的小侄子有兩歲了吧,我都沒見過呢。”

村長今年都四十出頭了,在這個年紀妥妥就是個老頭,大兒子都已經給他生下了一個四歲的孫子,嫁到了秋山村包家的大閨女也生了個兩歲的外孫,除了老三還要到明年成婚,其他的也能稱得上兒孫滿堂了,聽到問道這話,臉上木訥的神色也漸漸湧起了幾分笑容,只是他還是很嚴肅的瞪了這幾個小子一眼,很是板正的說道:

“別瞎折騰了,趕緊去縣城要緊,若是海螺賣的上價錢,有了銀錢,把日子過好了,什麼都能有,至於興哥兒,二子,等回來的時候再去你們舅舅家就是。這會兒趕緊些要緊。”

村長都發話了,那還有什麼可說的?自然是鬱悶的點了點頭,跟著車子緩緩的從村子的邊上駛過,只隱隱的看到那田地中似乎也有什麼人發現了他們,對著他們擺了擺手打招呼。

不過也因為村長的話,讓幾個漢子都又湧起了其他的心思,開始盤算這海螺到底能不能賣上價錢了。

整整兩個多時辰,都快要到午時了,終於這飢腸轆轆,有滿身風塵的幾個人終於到了縣城,而且還是直接到了縣城的西面,這也是村長想要親眼看看這海螺的銷售情況,好為下一步村中是否加急製作做個判斷,眼見著可是已經到了深秋了,各家即使條件好些的也有些緊張了,再過上些時候,就是出海也有些不方便,若是能有這麼一條好財路,還不知道能讓村子這個冬日寬裕多少呢。

賈環眼見著又看到了山,自然知道或許即將到地方了,忙尋了一個小溪,讓大家擦洗整理一下,理由很直接,那些書生都挑剔的很,若是髒兮兮的,恐怕人家都不願意來看他們的東西,聽到可能影響銷售,自然一個個過來聽話的收拾了,雖然嘴上還有些嘮叨,可人總是喜歡乾淨的,這一點他們也清楚的很。

等到了那書院不遠處的山腳茶寮處,賈環又鋪開了從家中帶來的一張大席子,開始將那些海螺一個個擦亮了往上擺放,甚至還尋了幾根樹枝來,讓幾個哥哥們搭成了架子,將那些風鈴也掛了上去,清風那麼一吹,就是一陣的輕響,那是小海螺敲擊大海螺的聲音,格外的清脆好聽,不同凡響。

雖然這會兒還沒有看到三哥他們說的中午會出來走動,買午膳的書生,卻也已經引起了這茶寮中人的矚目。

“呦,這東西可真不錯,聽著就好聽,老哥,這東西怎麼賣?有大串不,我也買一個放布欄上,聽個響。”

那茶寮老闆,一個黑瘦卻穿著一身整體衣衫的中年漢子出來就和村長聊上了,一看就是個自來熟的,也是,做這個營生,若是不自來熟,會搭話,恐怕生意都不會好,即使佔了這麼個好地段也不行,只是能在這邊開這生意,只怕和這書院多少也有些關係,一般人不可能有這麼好的地方。

村長正想說話,賈環立馬湊過去,插嘴搶在前頭說道:

“大叔,你也喜歡?那還買什麼啊,我這兒有個最大的,就送你掛了,只求一會兒您幫著多說幾句好話,咱們這生意可關係村子裡老老小小的口糧呢。”

賈環一出聲,那村長就是一愣,隨即重重的看了賈環一眼,只是他雖然不怎麼愛說話,卻也不是不知道厲害的人,立馬明白了賈環的意思,跟著露出了一個憨厚的笑容,點著頭說道:

“是這個理,借了您的地方了,送串風鈴,也是謝您給了個方便。”

這話說的那茶寮的老闆即使原本想過來摩擦幾句,也沒有了脾氣,笑呵呵的接過賈環機靈的送過來的那一串看著就顯眼的風鈴,笑呵呵的說道:

“客氣了不是,大家都是混口飯吃,擺著吧,一會兒就有書生過來了。”

說完就樂呵呵的回了自己的茶寮,招呼活計幫著開始掛風鈴了。這邊的動靜,那幾個青壯可都是看在眼裡的,即使他們這會兒手上還忙乎著掛東西的活計,可是賈環那不一樣的表現還是讓他們很有些吃驚,三哥更是直接用手肘戳了一下興哥兒問道:

“你家二弟最近好像變的不一樣了,怎麼一下子這麼會說話了,誰教的?你家可沒有這個本事,你爹也不愛說話啊。”

雖然興哥兒自己也感覺賈環很有些不一樣,讓他摸不著頭腦,可是這自家弟弟有本事,他總是高興地,也願意維護一下自家的臉面,所以立馬反嘴說道:

“什麼叫我家沒有這個本事?二子本來就挺機靈的,還聰明,會數數呢。”

得,這下其他幾個也沒話說了,確實,在村子裡好像那些孩子裡,就賈環會數數,雖然這個天分好像也是最近才發現的,可這已經是很聰明的表現了,他們還能說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