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往返時空1978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香煎河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 香煎河魚

天已經黑了,四下都是呱叫蟲鳴。

呱太從3月叫到9月,大概6月的時候最響亮,主要是用來吸引異性。

唐行之小時候跟著爺爺睡田裡的小屋,守著田地,晚上就是聽著呱太叫聲入睡的。

這玩意兒是捉蟲能手,也可以抓來吃。晚上用手電筒往它們眼睛一照,它們立刻就不動了,好抓得很。

後來科技發達了,農藥、化肥厲害了,蟲子和吃蟲子的呱太就少了,人們吃的呱太基本來源於飼養。

這時候有蟲鳴呱叫奏樂,唐行之摸出了蠟燭和火柴,點上後走向了河邊。

手電筒更好使,但他這會兒沒有。

魚竿放在一旁,壓根就沒拿來用。

一旁的竹子是一撮、一撮,茂密生長的。這邊的竹子就是這樣,一撮三五十根,沿河分部,很是好看。

唐行之解下了綁在隱蔽處的麻繩,抓著麻繩來到了岸邊,一腳抵著一塊岸邊的凸起,雙手緩緩的沿河收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基本不去健身房,平日自己在家練徒手、啞鈴、室內引體,可以做不標準的單臂俯臥撐。偶爾去健身房,每次去都是那個實力,也沒想過做突破訓練。力量在高手面前自然是不怎麼夠看,但生活中夠用了。

平日裡三五十斤的水桶他隨便提兩個跑,眼下的地籠滿水不過50斤,他還以為提起來很簡單,結果一提才發現低估了。

怕搞壞裝備,唐行之沒有用力猛拉,而是雙手交替,緩緩使勁,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

等到地籠出水,就輕鬆了。

河水從竹簍四處漏出,越來越輕鬆,到最後唐行之很輕鬆就能提上來。

“嚯!好傢伙!”

解開蓋子上的繩子,一開啟,拿來蠟燭一照,唐行之不由得驚喜。

一條草魚兩三斤,小一點的魚很多,一隻甲魚,也就是大王八,怕是有半斤多。

其中有不少死了,也有活蹦亂跳的。

唐行之把一些“小貨”丟了回去,蓋好了蓋子。

麻繩在地籠上一通操作,這就變成了個揹簍。背上它,收起火柴,唐行之興高采烈的就回家了。

他是個耐心很一般的人,雖然釣魚,但他以前釣魚的時候是邊看小說的,沒注意魚竿,經常被魚被跑了,什麼都釣不到,也就是“空軍”。

空軍是不可能空軍的,被釣友們笑話的次數多了,唐行之就算空軍了,也會想辦法搞一把野菜,甚至是撿兩塊石頭回家。

釣吧認識的那些人,讓唐行之大開眼界。

釣到男女內板是小意思,釣到矽膠娃娃的也沒什麼,還看到過有人釣到了生鏽的獵槍,最神奇的是有次有個人,釣到了一枚二戰時期的炸彈。

這些人特別有毅力,日曬雨淋不算什麼,哪怕是下雪天,或是摔傷了手、摔斷了腿,也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

唐行之沒什麼毅力,又愛釣魚的時候看小說,經常空軍。為了不空軍,他就摘野菜。有時候搞不懂能不能吃,就釣吧裡詢問。到後來他有什麼事不明白,都會去釣吧裡問問。裡邊的人不但有才華,一個個還閒得蛋疼,不管什麼偏門問題,總會有人來回答他。

明明是釣魚去的,總變成摘野菜也不太好,唐行之就尋找科技的力量。

最著名的一個三農阿婆主華農兄弟,在影片裡推薦,釣不到魚可以用抽水機……

還好後來遇到靠譜的,說像唐行之可以試試地籠,他就學會了。

剛才小睡了一覺,唐行之是累到睡著的,不是他想睡。

什麼都沒操作,醒來就弄到了幾斤的貨,這就是地籠的優勢了。

回去要過河,雖然黑燈瞎火的,沒有手電筒,手裡的蠟燭還滅了,但這幾天月亮很圓,看得到路。

這堤壩寬度足足有兩米,位置在水下10公分,上邊還有很大的一排磚。

這堤壩兩邊水位落差也就一米,還有個大斜面,真摔了也不會傷,就是會比較狼狽。

唐行之怕摔了,不走磚,直接蹚水過去,反正他現在穿的是唐爸借給他的涼鞋,不怕水。

由於之前睡了一覺,唐行之精神還行。

回到家處理魚。

還活著的魚丟水缸裡。

甲魚找了個罐子倒扣著,壓上東西。這玩意兒唐行之要拿來燉湯喝,他確實饞了。

魚就要開膛破肚了,旁邊有水井,南方村子一般是不缺水的,可以在家門口操作。

現在是晚上,要換白天的話,唐行之會在河邊處理魚,畢竟打水也是挺累的,連後來那種按壓出水的水井都沒有。

現在要沿著井邊下桶,用手腕巧勁甩繩子,把桶翻倒,才能打上水來。沒技巧的話,怎麼都打不上水。那就要外力輔助了,比如弄根竹竿來捅。但井要是太深,竹竿也不好使。

這魚怎麼弄,有些難住唐行之。

之前他都是在山上烤魚幹,不考慮木柴的利用效率,也不考慮魚乾的保質期,那很簡單。

但現在想要弄魚幹,他甚至沒有足夠的木柴。

“有了!可以煎魚!留一天是沒問題的!”

把鍋燒熱,放點豆油,然後放清洗好的草魚魚腸,煉魚油。

唐行之吃過很多河魚的魚油。小時候菜市場一瓶賣三五塊錢,一斤重,賣的人說是補腦用的。這東西比海魚魚油就勝在便宜,可以吃很多,拿來煮菜都行。

後來他經常買脆肉鯇的魚腸來煉油。脆肉鯇是草魚吃蠶豆,體內一邊溶血,一邊修復,所養成的。比一般草魚好吃得多,但也是草魚。

魚油缺點是腥氣特別重,要放姜來處理,有些人吃不了。

不過真餓到了一定程度,樹皮都能吃。

煉了油之後,唐行之開始煎魚。

魚有的有鱗片,有的沒有,如果是鱗片很大的,唐行之會先刮鱗,到時候鱗片再單獨油爆來吃……

不過現在一切從簡。

魚先用鹽醃製一下,一會兒煎之前洗一遍,不然粘鍋。

先把鍋清洗乾淨,煎的時候先燒熱,然後用姜去擦一遍,再倒入油。油熱了,再放魚。魚肉成金黃色了,再翻面。醃製過的不用放鹽。

等搞好了一切,大概就到晚上十點了。

煎魚的香味附近幾家都能聞到,但沒有人厚臉皮來吃。這時候食品精貴,隨便串門吃東西是不道德的。

唐行之也沒叫唐爸。凡事過猶不及,就算想對唐爸好一些,那也不能太顯眼。

他好久沒吃香煎河魚了,小點的魚兩三口一個,又香又脆。大塊的也好吃,魚肉結實,魚腹肥膩。

美滋滋。

第二天早上,他才拿著一碗煎魚,到老宅喊人。

“行之,這麼早?”唐爺爺打著呵欠開門。

“昨晚出門釣到了魚,我自己吃不完,來問問你們要不要。”唐行之說。

唐爺爺聞言臉色慢慢嚴肅起來:“行之,我正好有事和你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