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往返時空1978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中年爺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中年爺爺

吃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住的問題一下又難倒了唐行之。

住房鄉下倒是不缺。

國人自古就擅長種東西,種東西就要懂水利。新中國成立後冬天沒辦法幹農活,到處都是修水利的,人口就會流動。住在水利工程旁邊的家庭,改造一下能容納兩三倍的人住。比如老唐家那老款式的泥房子,擠一擠睡15人不成問題。

但沒人給唐行之住啊!

不同於2020年田地一片片的,一望無際,不用看守也沒人偷,現在糧食、瓜果精貴得很,田地裡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矮房子,是給守夜人住的,怕有人來偷東西。

但明顯也不會有人給唐行之住。

吃飽了有點力氣的他開始上山尋找住處,他們這邊沒有老虎、熊、豹子這些可怕的東西,但豺狼、毒蛇卻很多,只有人類製造的房子可以把它們隔絕在外。沒有個安全的庇護所,晚上是沒辦法休息的。

唐行之沒想好怎麼和現在的人接觸,以他的性格,他決定自己待一陣,想想思路。

除了竹子,這附近樹都沒多少,花草之類的也被牛羊啃得七七八八,倒是不怎麼擔心突然從哪裡鑽出毒蛇。

墳堆看到了一些,以前唐行之偏向於無神論,現在開始覺得未必沒有鬼神,於是就繞開了墳堆。

山腰處發現一座小木屋。

唐行之檢查了一下,透風是有些透風,但蛇鼠很難進去。木床就是隨便拼湊的,都已經朽了,上邊全是灰塵,顯然有一陣沒人來了。

這可能是以前打獵的人住的臨時住所?

有的住就行,唐行之不挑地。

找來石塊、泥巴,把一些大點的縫隙給堵上了,落腳之處就有了。

找到了住的地方,唐行之又去搞吃的,也就是挖蚯蚓剁碎了做陷阱捉魚,以及搞一點野菜。

以前唐行之也釣魚,也搞嘢,這其中的樂趣不在於收穫多少,而是沒本錢也能弄到東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以他以前那時候的環境,搞嘢也弄不到什麼好東西,山裡搞到最大的就是竹鼠,河裡的埃及塘鯴倒是有好幾斤的,但不好吃,河裡比較多的是羅非魚。

但這就一天,唐行之搞了幾個陷阱,收穫了十多斤的魚。就這種簡陋的裝置,打出了他人生的最佳戰績。

把小魚丟回去,大魚切開,用小樹枝掛起來,在房屋後背燒火,慢慢烤乾,吃的東西暫時是不愁了。

傍晚,河面上是密密麻麻的飛蚊。

唐行之小時候就有蚊香了,再大點老宅門窗就全裝上了紗網,他是沒有遭遇過蚊蟲過多的煩惱的。

猛的看到這麼多蚊子,他趕緊回了屋子,結果蚊子還是順著小縫鑽了進去。

一晚上唐行之醒了睡、睡了醒,腦子裡想的要麼是老爹說的,曾經套著尿素袋睡覺的經歷,要麼是爺爺講的一個叫做“牛皮奶”的吸血鬼的故事。

第二天天一亮,他就一身包的起來尋找艾草。

艾草煮水洗澡可以驅蚊,甚至直接拿來燒也可以驅蚊,但殺不死蚊子。

這玩意兒到處都是,很好找。

晚上,把一堆艾草和乾草在床鋪下點燃再弄滅,把整個房間弄得有味道,唐行之睡了半個晚上的好覺。

半夜被咬醒,發現屋子裡艾草氣味太淡了,重複再來一次,天也就亮了。

連續幾天,唐行之算是適應了這個環境。

他每天拼命的吃魚,畢竟以他的技術和條件,火烤也很難多幹,留不久的。最開始弄到的魚太多了,給臭掉了好多,不得不打碎丟河裡。到後來他就沒再搞太多魚,吃不完。

艾草也是越弄越多。

唐行之定了計策,先找小孩子忽悠,忽悠方法就是魚幹換東西,先嘗試和這個時代的人接觸。

換的東西暫定是鹽,唐行之是真的缺這個。

至於為什麼是和小孩子接觸呢?年紀大點的,怕騙不了。

粗略的定計後,第二天中午,唐行之推開門,精神抖擻的提著兩條用藤條串好的魚幹,就要下山騙小孩去了。

結果還沒下山,就看到兩個四十來歲的人,手拿柴刀,一個揹著揹簍上山,可能是採藥人。

唐行之一愣,本能想要逃跑。

前邊那人眼尖,先看到了他,大喝道:“步勒依根?”(誰在那裡)

唐行之聽到這壯話,連忙道:“寄驚步聞,給油!”(這裡有個人,別大叫)

壯話種類是很多的,隔幾個村就不一樣了。唐行之這一代的壯人還會說壯話,等到了下一代就沒幾個人會說了,兩三代後絕對是文化遺產,只有很少人會去學的那種。

唐行之沒有躲避,那就不是犯了事的。說話音很正,說明是這附近生活的。兩名採藥的人也就放緩了腳步。

這時候的鄉村醫生叫做“赤腳醫生”,靠著一本《赤腳醫生手冊》行醫。

說起來唐行之的爺爺都做過赤腳醫生。

最初爺爺是一名教師,學校裡教師們讓學生種菜,然後他們一起分菜,或是賣掉分錢,爺爺看不過去,也就沒要,丟了工作。

在那之後爺爺做木工、醫生,有時候打漁賣,甚至賣過酒,從業經驗豐富,但也就是勉強餬口。

唐行之摸不準眼前兩個是赤腳醫生,還是採藥去賣的,這時候國家收中藥材,連蒲公英都收,就是價格很便宜。

兩人走近了,唐行之的眼睛忽然溼潤!

他是爺爺帶大的,小時候爺爺就帶他認字。後來叔叔們有了孩子,想讓爺爺幫帶,都被一口拒絕,老爺子只喜歡他這個大孫子。

爺爺的身體很好,年紀大了也能打漁,經常曬魚幹給唐行之。某一年爺爺和唐行之說,趁著他身體硬朗,再讓他玩三年,在老家打漁什麼的,三年後就到城市裡和唐行之住。結果就在唐行之20歲那年,爺爺傍晚上山採藥,被藤條絆倒,從一處山崖滾了下去,人沒了。

眼前兩人,當頭那個正是唐行之的爺爺唐雨龍!

是中年時候的爺爺!

“年輕人,你哪裡來的?提著兩條魚要去哪?”唐雨龍只有165cm高,臉頰消瘦,但眼神卻很是嚴厲,打量著唐行之。

唐行之好一會兒才說:“我是下鄉的知青。”

他內心在思考,自己現在會不會更像逃犯?

沒事!表現得鎮定一點!斯文一點!

另一個人到木屋轉了轉,回來說:“好傢伙,屋裡屋外掛著幾排魚乾,估計有三十斤!難怪這兩天我家崽子和我說,有人在山上生火。你這年輕人,也沒見你有漁網,你是直接摸的魚?你水性這麼好?”

唐行之心道,自己確實擅長摸魚,但不是這個摸魚。

“年輕人,你叫什麼名字?”唐雨龍看著唐行之良久,問。

“回先生,我叫唐行之。”

“你也姓唐嗎?我叫唐雨龍。也不是佔你便宜,我看著你和我孩子有點像,想想會不會幾百年前同一個祖宗,就隨口一問,沒想到還是同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