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往返時空1978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縣城風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 縣城風光

回到了2020年,時間是8月24日,星期一,農曆七月初六,明天就是七夕。

電腦提醒明天七夕。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同一個節日,洋節開始吊打中國節了。比如情人節,大家都過2月14。有些人甚至過每個月的14,如3月14叫做白色情人節。

這些節日充滿著消費主義,基本上洋節都是這麼搞的,找個理由吃大餐、送禮物。

說出來,現在的00後可能會難以置信,唐行之讀書時候大部分老師都一個論調,中國人勤儉節約,手有存款,生活安穩,國外拜金主義,個個都是借錢過日子,生活不安。

老師說話的時候是自豪和嘲諷語氣。

某個老師貸款買房還在課堂上抱怨,說比全款買房理論上要多花許多錢,不應該有房貸這個東西。

按年份計算,現在那老師應該是慶幸的。

人性是不自量力的,這是人類進步的原因之一,但許多人也因此痛苦悔恨。

唐行之對改開初期沒什麼頭緒,就查詢一下那時候的資料。

還真給他找到了好東西。

他想做收廢舊的,但一直沒什麼思路。有個搞經濟的總結當時的環境,那年頭聰明的、有背景的都不會經商,都在國企之類的地方待著。只有那種有汙點的、鬱郁不得志的、太窮的,才經商混口飯吃。

裡邊說現在的許多大牛人,曾經是挨家挨戶,走街串巷,用糖換雞毛做起來的。唐行之一琢磨,如果自己挨家挨戶收雞毛,收廢舊。

初步構思一出,唐行之就開開心心去睡覺了,不熬夜是一個怕猝死的老男孩的原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天一早,他就起床查改開資料,這次不是自己用了,是想投到人民日報之類的地方,充當一下經濟學家。

改開之後,解放了生產力,人民因此富裕了起來。

但並沒有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

偶爾刷影片會刷到什麼一個億小目標,什麼對錢沒有興趣,就忍不住捏緊拳頭。

不管什麼時候,工作崗位都是最重要的,然後是貧富差距不能太大,要先富帶動後富。

不過就看到的現實,大多數人賺到了錢,就會想辦法阻撓別人搶自己生意,有錢也不會分出來,寧願帶到國外去。

唐行之就是想要寫點東西,冒充經濟專家,到時候帶著人按照他的計劃去做。

當然,養集體和養個人是不一樣的,會更難,需要的錢也更多,所以他的集體會是對外掠奪性質的,最後想辦法對國外出口依賴型產品。

翻了很久,找了幾篇看著很牛的文章,先收藏起來……

你們的想法很好,接下來就是我的了……

喝了點燕麥做早餐,拌點辣椒醬就行了。他習慣性早餐半餓肚子,午餐晚餐八九分飽,折算下來全天就是七分飽,可以控制體重。

下午認真查了一下酒水價格,一瓶78年的三大革命茅臺酒能賣10多萬,黑醬茅臺至少35萬,他的這種飛天茅臺2萬頂天了。

“不過白撿了這麼多瓶幾萬塊一瓶的酒,再去抱怨獲得太少,好像不妥……”

先給李麗賢發條微信:“兄弟你有沒有什麼賣雞苗的朋友,推薦我幾個唄?”

這次李麗賢回得倒是挺快:“你到縣城隨便找個賣雞的一問,對方就會告訴你了。現在一般雞苗三四塊錢左右,不管是養成土雞還是飼料雞,都沒問題的。”

“那能買到的是什麼品種?”

“肉雞和柴雞都有的。”

“那蘆花雞能在市場買到嗎?”

“你要養這種?”

“現在不是流行什麼黑色保健食品嗎?蘆花雞我散養一些,逢年過節殺來孝敬父母,或者送禮用它。”

“真是講究……蘆花雞最近有點流行,菜市場應該有賣,雞苗五塊錢左右。”

“謝了兄弟。”

這次這點問題,就沒必要發紅包了,如果是大問題那是要的。

親兄弟也是要明算賬的,這年頭佔小便宜的人太多。看朋友孩子是某些專業的,就讓幫忙,又或是回鄉搭順風車,覺得對方本身就是要花這油錢的。殊不知那小孩學那專業,不知道花了多少學費和時間,同等工作量別人可能要出價幾百塊。搭車也是一個道理,不搭他而搭別人,那就能賺幾百塊。

唐行之的原則是不佔人便宜,也不給人佔便宜。

關門上鎖,開著他的神車五菱宏光去了趟縣城。

最近出了桂地平均工資資料,那數字看得唐行之蛋疼。在整個中國,這會兒縣城工資2000才是常態。

原本他們縣城的人收入還行,但隨著家樂福超市進入他們縣之後,至少擺攤的收入就不行了。

但還是有不少人會去那種老式的小店買東西,年紀大點的人總是對新生事物畏懼,小店還是有人光顧的。超市裡東西8塊,超市樓下小店10塊,小店甚至可能是假貨,但上了年紀的就會去小店。

找個地方把神車停了,路上看到七老八十的老太太蹲路邊賣雞蛋,穿得和他小時候老太太穿的差不多,背已經駝得不成樣子。雞蛋按個賣,一塊錢一個。

往常唐行之可能會在路邊買雞蛋,有時候會進小店買東西,大概是物傷其類吧。

30歲之前他天天讚美電商、大型超市、資本運作,30歲後他驚訝的發現,這些東西很殘酷,會讓他想找一個穩定點的營生來娶妻生子都很難。

以前不明白那些前仆後繼開店又倒閉的,現在唐行之理解了,掙命罷了。

開店是不行的,有電商在,十年內開店都是死路一條。也就是我國農業發展落後,給了他一線希望。

幾個年輕的中學女生走過賣雞蛋的老太太身邊,打扮得和綜藝節目裡的差不多,青春靚麗。

曾幾何時,唐行之也和這些中學生一個年紀,將來,他也會和那些老太太一個年紀。

‘打起精神來!大強子快30歲了還在賣光碟呢!我行的!’

走在路上,一家店的招牌讓唐行之愣住了。

像金拱門之類的店,他們這裡自然是交不了加盟費的,沒有,但有山寨的。

眼前這家“啃他基”,總覺得不是什麼正經的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