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往返時空1978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山裡開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山裡開荒

唐爸拿來的是在他舅舅家看到的報紙,裡邊在鼓勵開荒,增加農糧產量,增加生產力。

在之前風氣是批判“唯生產力論”的,私自在牆角種幾株高粱,那沒人管,去荒地開荒,那就是搞資本主義。

不僅種東西限制大,養東西限制更大,家庭可以按人頭來養東西,超過數了,同樣是搞資本主義。

也就是爺爺奶奶居住的村子靠近公社,每隔一陣就會有上邊的人來視察,瞞不住就不敢亂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是特別山區的村子,比如太公居住的村子,太山了根本沒人去,隨便在山裡種東西,不會有人發現。就算有人來了,村裡人難道會老老實實帶他去看私種的山地嗎?就算來的人發現各家養的東西數量不對,大夥就說是隊裡的財產,放各家幫照顧。一般人肯定不會得罪一村同姓的村民,去上報這件事。

小唐家的老家太靠近公社,不但做不了假吃虧,隔三差五還要招待上邊來的人,使得整個村子都很窮困,不是災荒年也很難熬。

災荒更是天災人禍一起上。本身災年,毛子斷援就罷了,還趁火打劫,要求還錢還糧。各地工程不能停,於是勒緊褲腰帶繼續幹,缺糧後“放衛星”。

之後上山下鄉的原因也是各地財政見底了,大量城裡人上山下鄉,勉強求個餬口機會。

這些事80、90後可能聽父母說,還知道一點事件,但知道因果關聯的不多,再後來的人,知道的就更少了。

集體勞動顯然不適合現在了,最初100個人裡可能有三個偷懶,現在可能有三十個,比率還在擴大,人們勞動積極性越來越差了。

唐爸拿的報紙,讓老百姓自己到四荒地開荒,也就是荒山、荒溝、荒丘、荒灘。

四荒地確權問題在後來都很大,簡單的說,現在讓開荒應急,將來農藥化肥技術、種子技術發達了,開荒的肯定要退耕。

而且,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人性是自私的。如果開一塊地補貼家裡吃,絕對沒人說。如果開多了,想富足一些,批檔案的肯定不給批。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讓所有人都認同,那也能透過,但偏偏這最不可能。如果是一村一姓,那還好,多姓不團結的。

不過,哪怕好使三五年,那也能讓家裡好過三五年。唐爸小小年紀就想著給家裡找吃的,這得鼓勵。

第二天下午,唐行之除完了草,唐爸等他許久,兩人一起上山。

唐爸扛著家裡的鋤頭,唐行之也借來了一把,兩人組成開荒打野隊。

山裡也有兩三個年輕人似乎在挑地,聰明人並不止唐爸一個,只是有膽子在這個年頭就開荒的不多。

由於現在開荒的人少,給兩人輕鬆找到了十來塊不錯的地,加起來有差不多三畝。

花兩三個月時間,除草、挖草根、挖出石塊,再填一些凹陷處,這些地就能用了。

“種什麼好呢?玉米?”唐行之問。

“玉米要四個半月才能收穫,現在7月半了,種不了了,我們種紅薯。紅薯可以收穫很多,我幾個弟弟愛吃。”

提起紅薯、弟弟,唐行之看著唐爸,想起了一些事。

老唐家發生過許多事,有些特別驚心動魄。

他父母雙職工,唐爸甚至懂建築設計,當時全縣城建築設計師的第一人,很賺錢的。

按常理去思考,生活是不該拮据的。

在他出生後,爺爺奶奶就說幫爸媽帶孩子,帶著叔叔們住到了縣城裡的單位房,老家的地就不種了。

唐爸唐媽不僅要養兩老,還要養弟弟,供想讀書的人讀書,給不讀書的買摩托車,改造成三輪車,教他們載客賺錢。甚至幫他們找過好幾份工作,幫他們接工程,讓他們賺錢蓋房子,只是他們開口就把人得罪了,工程黃了。

四個叔叔其中兩個結婚,是唐爸唐媽一手包辦的。

因為負擔太重,家裡錢總不夠用。唐爸天天熬夜畫圖,30歲不到頭髮全白,一身的病。後來唐爸自己搞工程,終於賺到了錢,小富了三四年。

唐爸年輕時候找對象只有一個條件,他要把四個弟弟帶出農村,能接受這個就行。

只有唐媽答應了這條件,別的聽到了都搖頭。

唐媽在懷唐行之七個月的時候,唐家老三幫別人拿信,拆開發現裡邊有10塊錢,就拿走了。別人找不到老三,又很生氣,拿鋼筋偷襲不知情的唐爸,直接朝腦門砸。雖說唐爸當時反應靈敏閃開了,但一旁的唐媽嚇到了,動了胎氣導致早產。唐行之出生時不足月,只有3斤8兩重,先天心臟很弱,有比較輕微的先心病。

唐行之一兩歲時,老三沒工作,爸媽就讓老三帶他。老三出去玩,大冷天把他丟家裡椅子上,讓先心病的他又患了幾年肺炎,每個月都要住院幾天。

這群兄弟完全不讓人省心,不僅僅是不把唐爸交代的事辦好那麼簡單。

唐爸給老三找工作,進朋友的工地。大工5塊,小工3塊5,老三幹小工的活,拿大工的錢,被人嘲諷了,就打了別人,還招來了除了唐爸以外的幾個兄弟一起打。對方被打後不服氣,拉來幾十人群毆那四個兄弟。老二腦袋被鐵鏟開了花,後腦勺缺了一塊骨頭,醫院躺了幾天,差點沒救回來,醒來後左手殘廢。

隔幾年老三又偷別人手錶,被逮住了不承認,召集老四、老五,三個兄弟揍了別人一頓,然後躲唐行之家。也不說什麼事,就說想大哥了,導致唐行之一家老小一個不漏的被別人一村幾百青壯拿著各種刀子鋤頭圍住。

8歲的唐行之見到這種“大場面”,被嚇懵了。

要不是唐爸去武裝部上過班,辦過持槍證,配著槍,能震懾住人,一家人肯定就不齊全了。

什麼“抓住他老婆孩子”、“他只有一把槍,一起上”、“我就一把槍,誰先上打誰”……對唐行之來說不是電影臺詞。

當時幾兄弟都搬到了縣裡,也分了家,各住各的,人生地不熟。唐行之家更是在郊區新建的,孤零零獨棟樓房,不是之前唐爸的單位房,不說沒人幫,附近連人都沒有。

事後幫老三擺酒道歉,還賠了很多錢,這些錢當然又是唐爸出。

到後來唐行之長大了,仔細思考過幾個問題:老三為什麼躲到他家卻不說事情?別人是怎麼能夠準備萬全的拉起幾百人的隊伍,當天就把他家圍起來的?

老三打了人之後裝比,然後對方約架再打,老三把自己大哥家地址給報了……唐行之想到的是這個。

那個被偷手錶的也是狠角色,一般人也拉不起幾百人械鬥。沒過幾年,這人跑去香格里拉和人搶生意,被人用槍幹掉了。

在那些年,老家這邊有些村是真的亂,經常能上法治新聞。

要說這些兄弟知道感恩,那還好,可惜。單拿老五來說,讀大學一年學費生活費,一週花光了,買收音機,帶妞去旅遊。沒錢用了直接打電話找唐媽再要,順便又多要了一份買皮鞋的錢。泡妞時,趁著唐爸唐媽上班,直接帶女方和女方父母進唐行之家,翻箱倒櫃,菸酒隨便拿。老二對他沒什麼恩情,老二的丈人去世,他特地跑老遠送上500塊,還幫唐爸墊上了500塊,事後打電話問唐爸要。唐爸的老丈人,也就是唐行之的外公去世,沒點反應。

唐爸不管是在工地受傷住院,還是後來帶狀皰疹住院,不說幾兄弟沒人去看他,他在家族群裡發醫院照片,都沒人說話。唐行之忍不住,在群裡暗諷了幾句,才換來兩聲問候。

大恩如大仇,這是唐行之長大後才意識到的。

聽唐爸說要種紅薯,唐行之就想起了小時候,有兩年爸媽手頭緊,老媽拿大米和人換紅薯吃。

紅薯是個好東西,在未來2020,哪怕我國糧食絕收了,只要把存糧拿出來頂一陣,然後全國種上紅薯,三四個月後就可以有收穫,不會再有饑荒了。

“我不懂種紅薯,我就懂整個埋。”唐行之說。

“沒事,我會種,我們先鬆土除草。”

紅薯生長需要肥料很多,肥料現在比較好弄,不擔心。

紅薯需要的水比較少,挑水上去就行。有些年份雨水多,連挑水都不用。

勞作累了,行之坐在山腰石頭上,看著遠處的大水車。

南方這時候到處是水車,主要是用來灌溉。以後水利發達了,這些水車會慢慢被拆掉。

有一種水車叫做龍骨水車,可以透過少量的人力,把水往高處送,但也是很落後的科技,現在隨便一個東西都比它好使。

等下到了山腳,回家前唐行之順手砍了一根竹子,讓唐爸和他一起扛回去。

“扛這玩意兒幹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