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錦繡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與臣 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與臣 上

罪己詔,通俗地說來就是檢討書,是身為人主的皇帝向自己的臣民承認自己錯誤,求得原諒的書面文章。

一般來說,皇帝會在國家遭遇重大的天災,比如地震、連年的乾旱等可能導致國家動盪的災難時下罪己詔,向上天承認是自己失德,懇求老天只降罪自己而不要再危害自己的子民。當然,這種罪己詔的真實用意只是為了穩定民心,表示出皇帝是關心天下黎民的。

而另一種很常見的罪己詔就出現在皇帝駕崩之後。在這份既可稱為遺詔,也可稱為罪己詔的文章裡,皇帝往往會將自己繼位後的種種過錯全部一一羅列,以表明自己在臨死之前已知道了昨日之非。但實際上,這份罪己詔多半並非出自死去的皇帝的真正意圖,多由底下的顧命大臣炮製出來,用以安撫民心的。

雖然這兩種罪己詔都算了打了皇帝的臉,但為了大局或是後繼之人考慮,他們往往是能夠接受的。但萬曆這一回所下的罪己詔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這可是實打實地在自己打自己的臉,而且因為這麼點小事就下詔罪己就更是有傷天子的威嚴了。

雖然萬曆年紀尚小,事實上也沒掌握多少實權,但卻也很清楚如此一來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會有多少臣民將以異樣的目光來看待自己。

原先,因為自覺與被廢立相比,下這麼一道罪己詔已算是最輕的處罰了,他還能勉強接受這樣一個結果。但現在,在聽了楊震的一番分析,確信自己的皇位根本不可能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而受到威脅後,他對一力促成這道罪己詔,讓自己丟盡臉面的張居正自然是恨得牙根發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即便如此,萬曆所能做的,也就是咬牙切齒地在心裡咒罵幾句而已,就是在楊震面前,一時也是不敢多說什麼的。因為張居正給他的壓力實在是太強了些,自他登基以來,張居正就以首輔的身份主理著朝政,還教導著他的一切,這是個如師如父的存在,讓他即便剛一生出反抗之心,也會因為長久以來積壓的畏懼之心而很快又打消掉了。

楊震看著皇帝在上頭先是沉默,而後一副咬牙切齒的憤恨模樣,最終卻又顯得無奈而平靜了下來,心裡便依稀猜到了什麼。但他身為臣子,卻不好明著挑唆皇帝去與首輔爭鬥,便只能旁敲側擊般地問道:“陛下可是還有什麼心事嗎?其實這次的事情已然過去,只要陛下今後能謹言慎行,就不可能再有這等為難的情況了。”

“謹言慎行?哼哼……”此刻的萬曆很是敏感,一聽到這個詞彙,就感到有些不舒服。他明明是一國之君,卻什麼都做不了主,就連自己想稍微過得舒坦隨意些都會有人立刻出來制止,這算是什麼事嘛。

萬曆記得很清楚,就在去年過年的時候,他想在後宮多備上些花燈裝飾一番,卻也被人報到了張居正那兒。結果,張居正不但沒有批准他這個要求,反而還藉機好好地教育了他一番關於君王當勤儉的德行。

當時他就覺得很不以為然,朕是一國之君,只是讓人多備些花燈又怎麼了,又花不了多少銀子,怎麼張師傅就會將之提升到治國乃至亡國的高度呢?

還有一次,他因年少貪玩,就沒有照著規定的時間去聽張師傅的課。結果這便惹來了張居正的勃然大怒,在請來太后後,更是讓他跪著聽講。當時年幼的萬曆只覺得害怕,但現在想來,卻又是一次恥辱!

凡此種種,萬曆在楊震這一句話的提醒下竟記起了諸多往事,每一件讓他想起都會感到憤怒,只想著能有朝一日徹底擺脫張居正的束縛。但再一想如今整個大明帝國都是靠著張師傅在管理,他不但是自己的太傅,更是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那剛生出的惡念就又消散了,他實在沒這個膽子和能力真個與張居正為敵哪。

在有些矛盾地思忖了良久後,換來的只是一聲長嘆,萬曆以與他這個年紀極不相稱的語氣有些蕭索地道:“楊卿,你說朕這個天子為何就如此難當?無論大事小情都做不了主,而張師傅又……朕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感受到皇帝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楊震心下反而篤定了不少。他最怕的是皇帝因為長期被張居正壓制著,最後連反抗的念頭都生不出來。但現在看來,他只是因為不知從何入手而畏縮不前而已,這就還有說服的機會。

於是在略作沉吟後,楊震突然開口道:“陛下處境確實不易,但恕臣斗膽問上一句,陛下自以為眼下的處境與世宗剛即位時相比又如何?”

“嗯?”萬曆聞言就是一怔。

楊震口中的世宗便是萬曆的祖父嘉靖帝朱厚熜了,身為他的孫子,萬曆自然是知道這位祖父的過往戰績的。

嘉靖是因為正德帝死後未曾留下子嗣,同時也沒有嫡親兄弟能繼承皇位而以藩王的身份進京入宮為帝的。他那時也不過十五歲而已,但所面對的環境可要比萬曆兇險得多了。

因為他能繼承皇位是大臣們推選出來的,故而群臣對這個少年天子自然沒有任何的敬意可言。尤其是當時的首輔楊廷和,更是不把嘉靖放在眼中,只將他視為一個提線木偶而已,能被自己隨意操縱。

但這個十五歲的小皇帝卻憑藉著自己的聰明與堅忍在繼位之初就與群臣展開了連番爭鬥。而這一番爭鬥,不但讓他能名正言順地以自己父親興獻王兒子的身份走進皇宮,而且還徹底打響了自己的名頭。

隨後便是長達數年的大禮議之爭,嘉靖憑此不但將自己的父親給抬進了太廟,還將楊廷和這樣的三朝重臣,內閣首輔給徹底鬥得辭官歸鄉,由此拉開了他長達四十多年的獨裁統治。

雖然當時與後世的許多人都對嘉靖的如此做法大有異議,認為他這麼做完全是自私的表現,但在萬曆眼中,自己皇祖所為都是讓他頂禮膜拜的壯舉,有時他甚至都幻想著自己也能如世宗皇帝一般將群臣玩弄於股掌之間。

而就目前來看,他所處的環境倒是有些像嘉靖——一樣的少年天子,一樣有個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壓制著自己——但他明顯做不到祖父那般能把朝政大權從張居正手裡奪回來。

現在,楊震如此直接地問他這話,在略作思考之後,萬曆無奈地說道:“真論起來,朕的處境是要好於皇祖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那時的嘉靖來京只是個藩王身份,在朝中完全沒有根底。若是楊廷和他們一旦狠心敢冒天下之大不違,把他打發回安陸老家也是有可能的。而現在的萬曆,顯然就沒這方面的顧慮了,有父祖兩代人打底,他這個皇位可穩當得很。

見他如此作答,楊震便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陛下又有什麼好怕的呢?您乃是天子,是天下臣民之主,難道連自己的大權都拿不回來嗎?想世宗皇帝能從楊廷和手裡奪回大權,秦皇漢武也能從權臣或是外戚手中把皇權搶回來,還有康……”說到這兒,他突然想到康熙鬥鰲拜什麼的是以後的事情,便趕緊住了口,一頓後才道:“那陛下也能效仿古之先賢,重振帝王之威嚴!”

楊震所提到的幾人,都是身為皇帝的萬曆所熟知的,也是他心中所崇拜嚮往成為的物件。現在聽在耳中,也不覺讓他心潮澎湃:“不錯,朕既然身為天子,難道就不能像他們一般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勢嗎?到那時,就再沒有人敢隨意教訓我,讓我寫那勞什子的罪己詔從而丟盡臉面了!”

不過這種豪情卻只能維持短短的一小會兒,很快地,萬曆卻又苦起臉來:“這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朕實在是想不出任何能從張師傅手裡將大權奪回來的辦法。想著皇祖那時還有張驄等人為奧援,而朕……雖然楊卿之忠勇朕已深知,但你終究不是朝臣哪。”雖然楊震之前沒有提到要萬曆去與張居正為敵,但他所舉的例子已經很明顯了,萬曆便隨口把真實意圖給說了出來。

既然皇帝都把話挑明了,楊震也就沒再繼續隱晦地說話:“其實陛下也不必太過擔心。雖然目前看來朝中皆為張閣老黨羽,幾乎沒有可用之人。但臣相信,只要陛下肯下定決心,就有的是人會站出來與張閣老一斗。別看他現在風光得很,其實早已處處樹敵,他所頒佈的那些新法法令,已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官員和士紳是不可能無動於衷坐以待斃的。”

說著,楊震又略一眯眼睛,篤定地道:“而且有一點,或許就是張閣老自己也不知道,其實他早已犯下了大錯。只要時機一到,陛下以此為突破口,就不信不能奪回大權!”

“楊卿所指卻是什麼?”萬曆有些詫異地問道,心裡也是一陣激動。

多謝書友拉風哥的打賞及月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