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三國女神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四五八、大勢的曹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五八、大勢的曹操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轉眼的功夫,曹操已經回到許都幾天了,由於曹操去正在多日,朝廷積攢了很多日常問題。

處理完公事的曹操回到府中,曹操在府門旁躊躇了一會兒,最後還是走了進去,自從自己長子死後,曹操就很打怵回到自己的府邸。

曹操面對著黑著臉頰看著自己的丁夫人,曹操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曹操他自己向丁夫人說了多少次了,但是丁夫人就是不肯原諒曹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曹操比較喜歡的卞女神,也已開導丁夫人之名,搬到丁夫人的小院子去了,這讓曹操很是傷心,本來以為可以來個小別勝新婚呢,可現在,自己只好是獨守空房了。

曹操看著空空的沒有任何人氣的房子,嘆了一口氣,“唉,難道真的像穆沐所說的那樣,凡是都沒有完美的,你要麼是在事業上如意,要麼是在愛情方面如意,像事業愛情雙如意的真是少之又少”。

曹操自言自語的說著,現在想想,還真的是這樣啊,最起碼自己是這樣子,象之前,自己雖然是個小小的將軍,有時甚至什麼都不是,可是自己的愛情線卻很好,像卞女神不就是自己在辭官回家的時候娶的麼。

可現在自己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現在倒好,快變成孤家寡人了,“唉”,曹操又嘆了一口氣,“自從環兒離開自己後,自己的桃花運好像就不怎麼樣了”,曹操又自言自語的說道,“不對,應該說是自從自己遇見穆沐這傢伙後就很不走桃花運,不但將自己的環夫人送給了他,而且他還搶了自己那麼多的心儀女子,鄒氏啊,蔡文姬啊”。

說道蔡文姬,曹操真的是想當的難受啊,本來就應該是自己的,可是。。。。。。。

就在曹操想著自己心事的時候,外面來了一群人,這群人是曹操的門客,聽到曹操回府,荀彧等一班謀士入見,荀彧說道:“天子認劉備為叔,恐怕這將無益於明公啊。”

曹操想了想不以為然的說道:“他既然認自己為皇帝的皇叔,我就以天子之詔令之,他就會愈不敢不服矣。況且我這不是將他重新召回來了麼,將她招到許都,表面上是他和皇帝近了,實際上這一些都在我的掌握之內,不有什麼大問題的?”

曹操現在的事業線真的是很旺盛啊,剛剛還在垂頭喪氣的,現在就已經開始頭頭是道的說了起來,“唉,我現在所擔心的人,不是什麼劉備,而是楊太尉,這太尉楊彪系袁術親戚,倘若他與二袁為內應,那為害可就是大了去了,現在首要的目標應該是他吧,應該當即除之啊。”

周圍謀士,一聽覺得很對,於是眾位謀士就開始了工作起來,最後一致決定,還是用官場中,權力鬥爭最老套的辦法,栽贓陷害。

最老套的,往往都是最有效了,他能成為老套就說明他的歷史有多悠久了。

就這樣,曹操密秘使人誣告楊彪彪私通袁術,袁術是誰啊,要是之前也沒有什麼,但現在不同了,袁術稱帝了,那可就反賊啊,而且不是一般的犯罪,是大逆不道的反賊啊,是敢稱王的反賊啊。

於是,不出意料,楊彪就被曹操打入死獄之中,而且命令滿寵按律法治之,而北海太守孔融正好在許都,聽說了這件事,孔融就有點坐不住了,書生的那些自命清高的毛病就出來了,於是,孔融進諫曹操。

孔融看著曹操說道:“楊公四世清德,豈可因袁氏而罪之乎?”

曹操說道:“唉,這是朝廷的意死,你說的我都懂,可是國法就是這樣子啊,我也是沒有辦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啊。”

孔融繼續說道:“使成王殺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曹操看著孔融那個樣子,最後不不得已,說道,“既然這樣我就去說說吧,希望可以免去死罪,但是活罪,就不好說了”。

於是,楊彪就按倒曹操的話語進行著,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楊彪被免去官職,放歸田裡了。

面對曹操這明顯的私心,大部分都選擇了沉默,畢竟現在是曹操大勢的時候,但是這世上從來就不缺少什麼正義之士,面對這樣的不公,總有人會站出來的,

於是,就有人站了出來,議郎趙彥對於曹操的專橫,很是憤怒,於是他上疏劾曹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

有正義感也好,想要維護世界和平也罷,但是你都得有一些手段,而不是硬鋼,古語說得好,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面對曹操這樣的大勢,你在人家的地盤,你還這麼的剛,那麼結果就會很嚴重的。

這不,曹操看著手中趙彥的奏章,大怒,憤然大怒,於是趙彥從此便是個死人了,本來那些觀望或蠢蠢欲動的正義人士,在一次鴉雀無聲,百官無不悚懼。

。。。。。。。

。。。。。。。

曹操的強勢,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一切對自己不好的言論壓死。

曹操身邊的一個謀士程昱看到曹操如此強勢,再加上袁術都稱帝了,便對曹操說道:“如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時行王霸之事呢?”

曹操才不會做袁術那樣的蠢事呢,正所謂槍打出頭鳥,現在一看就不是時機,於是曹操說道:“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輕動,我正好打算明天出去遊獵一番,當請天子田獵,我們可以以觀動靜。”

於是就這樣,曹操帶著自己的心事以及自己的目的,開始帶領小皇帝,劉備,關羽等人田獵去。

曹操揀選良馬、名鷹、俊犬、弓矢俱備,先聚兵城外,曹操入請天子田獵。

面對曹操,小皇帝真的是很失望,本來對曹操寄望很多的小皇帝,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天下烏鴉一般黑了。

小黃帝看著曹操,很是打怵,於是也想到了一個藉口,於是小皇帝說道:“田獵恐非正道啊。”

曹操說道:“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於天下。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

小皇帝看著陰沉著臉的曹操,真的有些害怕,小皇帝真的是不敢不從啊,隨即上逍遙馬,帶寶雕弓、金鈚箭,排鑾駕出城。玄德與關、張各彎弓插箭,內穿掩心甲,手持兵器,引數十騎隨駕出許昌。

曹操騎爪黃飛電馬,引十萬之眾,與天子獵於許田,軍士排開圍場,周廣二百餘裡,陣勢很是浩大。

曹操與天子並馬而行,只爭一馬頭。背後都是操之心腹將校。文武百官,遠遠侍從,誰敢近前。當日獻帝馳馬到許田,劉玄德起居道傍。

小皇帝見到劉備很是高興,這時小皇帝又忘記了天下烏鴉一般黑的事情,也許不是忘記了,而是小皇帝對劉備很有信心,對啊,誰自家人打自家人啊。

小皇帝看著劉備說道:“朕今欲看皇叔射獵。”

劉備劉玄德領命上馬,忽草中趕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下皇帝帝喝采。轉過土坡,忽見荊棘中趕出一隻大鹿。

“哇,哇,哇,好大,好大,好大的擼啊”,小皇帝情不自己的喊出,於是小皇帝也是手癢,小皇帝邊加入到這騎射大賽之中,小皇帝連射三箭不中,轉頭對曹操說道:“卿射之。”

曹操就討天子寶雕弓、金鈚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倒於草中。群臣將校,見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踴躍向帝呼“萬歲”。

曹操縱馬直出,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眾皆失色。玄德背後雲長大怒剔起臥蠶眉,睜開丹鳳眼,提刀拍馬便出,要斬曹操。玄德見了,慌忙搖手送目。關公見兄如此,便不敢動。玄德欠身向操稱賀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

回馬向天子稱賀,竟不獻還寶雕弓,就自懸帶。圍場已罷,宴於許田。宴畢,駕回許都。眾人各自歸歇。雲長問玄德曰:“操賊欺君罔上,我欲殺之,為國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與帝相離只一馬頭,其心腹之人,週迴擁侍;吾弟若逞一時之怒,輕有

舉動,倘事不成,有傷天子,罪反坐我等矣。”雲長曰:“今日不殺此賊,後必為禍。”

玄德曰:“且宜秘之,不可輕言。”卻說獻帝回宮,泣謂伏皇後曰:“朕自即位以來,奸雄並起:先受董卓之殃,後遭傕、汜之亂。常人未受之苦,吾與汝當之。後得曹操,以為社稷之臣;不意專國弄權,擅作威福。朕每見之,背若芒刺。今日在圍場上,身迎呼賀,無禮已極!早晚必有異謀,吾夫婦不知死所也!”伏皇後曰:“滿朝公卿,俱食漢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乎?”。

言未畢,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帝,後休憂。吾舉一人,可除國害。”帝視之,乃伏皇後之父伏完也。帝掩淚問曰:“皇丈亦知操賊之專橫乎?”憲曰:“許田射鹿之事,誰不見之?但滿朝之中,非操宗族,則其門下。若非國戚,誰肯盡忠討賊?老臣無權,難行此事。車騎將軍國舅董承可託也。”帝曰:“董國舅多赴國難,朕躬素知;可宜入內共議大事。”憲曰:“陛下左右皆操賊心腹,倘事洩,為禍不深。”帝曰:“然則奈何?

”完曰:“臣有一計:陛下可製衣一領,取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卻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以賜之,令到家見詔,可以晝夜畫策,神鬼不覺矣。”帝然之,伏完辭出。

帝乃自作一密詔,咬破指尖,以血寫之,暗令伏皇後縫於玉帶紫錦襯內,卻自穿錦袍,自系此帶,令內史宣董承入。承見帝禮畢,帝曰:“朕夜來與後說霸河之苦,念國舅大功,故特宣入慰勞。”承頓首謝。帝引承出殿,到太廟,轉上功臣閣內。帝焚香禮畢,引承觀畫像。

中間畫漢高祖容像。帝曰:“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承大驚曰:“陛下戲臣耳。聖祖之事,何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萬世之基業。”帝曰:“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因指左右二輔之像曰:“此二人非留侯張良、酇侯蕭何耶?”承曰:“然也。高祖開基創業,實賴二人之力。”帝回顧左右較遠,乃密謂承曰:“卿亦當如此二人立於朕側。”承曰:“臣無寸功,何以當此?”帝曰:“朕想卿西都救駕之功,未嘗少忘,無可為賜。”

因指所著袍帶曰:“卿當衣朕此袍,系朕此帶,常如在朕左右也。”承頓首謝。帝解袍帶賜承,密語曰:“卿歸可細觀之,勿負朕意。”承會意,穿袍繫帶,辭帝下閣。

有人報知曹操曰:“帝與董承登功臣閣說話。”操即入朝來看。董承出閣,才過宮門,恰遇操來;急無躲避處,只得立於路側施禮。操問曰:“國舅何來?”承曰:“適蒙天子宣召,賜以錦袍玉帶。”操問曰:“何故見賜?”承曰:“因念某舊日西都救駕之功,故有此賜。”

曹操曰:“解帶我看。”承心知衣帶中必有密詔,恐操看破,遲延不解。操叱左右:“急解下來!”看了半晌,笑曰:“果然是條好玉帶!再脫下錦袍來借看。”承心中畏懼,不敢不從,遂脫袍獻上。操親自以手提起,對日影中細細詳看。看畢,自己穿在身上,

系了玉帶,回顧左右曰:“長短如何?”左右稱美。操謂承曰:“國舅即以此袍帶轉賜與吾,何如?”

承告曰:“君恩所賜,不敢轉贈;容某別制奉獻。”操曰:“國舅受此衣帶,莫非其中有謀乎?”承驚曰:“某焉敢?丞相如要,便當留下。”操曰:“公受君賜,吾何相奪?聊為戲耳。”遂脫袍帶還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