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零八章 所圖非小司馬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零八章 所圖非小司馬氏

黃巾亂起之時,洛陽令司馬防因為平叛有功,被封為徵蜀將軍,領益州刺史。其長子司馬朗亦被調任益州蜀郡擔任太守,隨父一同前去上任。當時黃巾亂民主要集中在大漢的東部各州,司州和益州相對太平,於是司馬父子帶著從河內招募的一千家兵(實際上是河內郡兵之中的精銳,暗中被司馬朗收服為家族所用),從河內出發,途經長安,再翻閱秦嶺,準備經漢中入蜀。

當時益州本來有個刺史,名字叫郤(xi,四聲)儉,河南偃師人。此人雖然名字當中有個“儉”字,實際上截然相反!郤儉昏庸無能,當初憑藉錢財買得益州刺史之位,上任後橫徵暴斂、大肆收稅、搜刮百姓,他的惡名和一些不臣舉動遠近“聞名”。正是因為郤儉的暴行,益州之地被他的“貪殘放濫,取受狼籍”禍害成“元元無聊,呼嗟充野”的局面。

朝廷派出素有賢名的河內司馬防代替郤儉擔任益州刺史、監軍使者,特意對司馬家強調要“收攝行法,以示萬姓,勿令漏露,使癰疽決潰,為國生梗”,可見當時郤儉在益州可謂是貪贓枉法、暴虐害民、天怒人怨。

司馬防,字建公,司州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其父司馬儁是東漢潁川太守。生於漢桓帝建和三年,歷史上曾養有八子,分別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一個“達”字,故時號“司馬八達”,其中晉宣帝司馬懿便是司馬防的二兒子。

司馬防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參加私人宴會這樣休閒的場合,依然保持著整齊的衣裝和威儀。他十分愛讀《漢書》的名臣列傳,諷詠數十萬言。年輕時在州郡任官,後任洛陽令時組織兵馬平復黃巾禍亂有功,轉拜益州刺史,徵蜀將軍。

司馬防對兒子的管教十分嚴格,即使大兒子司馬朗已經成人,而且官居高位,但他仍然要求其“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至於目前還未成年的司馬懿和司馬孚等兄弟幾個,那管教起來就更為嚴厲了。

話說司馬父子來到漢中郡時,當時的漢中太守名為蘇固(張魯的上一任),熱情接待了司馬氏父子,並告曰:“蜀中今有逆賊馬相、趙祗等於綿竹縣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數日便得數千人,先殺綿竹縣令李升,聚集流民萬餘人,又破州治雒縣,刺史郤儉被叛賊所殺。如今叛賊肆虐廣漢、蜀郡、犍為,三郡,馬相自稱天子,眾以萬數。”

聽聞蜀中如此激變,司馬防亦不著急,而是派出手下心腹,扮作流民打扮混進了蜀中,與犍為太守任岐和益州治中從事賈龍等人取得聯系。任岐和賈龍得了新任刺史司馬防的密令之後,統領士卒五百人在犍為東部地區安撫和招攬吏民,得兩千餘人,隨後向西攻打馬相。賈龍此人善於用兵,儘管手下士卒人數少於叛軍,但因為指揮排程有方,不幾日便大破叛軍,馬相率領殘部逃出益州西部,混進薄申羌人部落。

隨後任岐與賈龍選派精幹的吏卒數百人,前往漢中南鄭迎接司馬父子入蜀。司馬防進入蜀中地區之後,先將州治所從雒縣遷移至成都,然後大力安撫當地百姓,整飭州郡官吏,實行與郤儉完全不同的寬惠政策,使得蜀中百姓能夠休養生息。

為了加強對益州的控制能力,司馬防利用帳下從河內帶至蜀中的一千家兵為底子,大力招攬因躲避禍亂而逃進蜀中的漢人子弟,自成一軍,名曰東州軍。同時,司馬防還妥善處置益州西南部的羌人各部落,允許羌人子弟參軍,又成一軍,名曰青羌軍。經過三個月的整備訓練,東州軍人數突破一萬人,青羌軍人數亦有五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司馬世家作為自先秦便開始崛起的名門大閥,名頭自然響亮,比起“四世三公”的袁家,底蘊不知豐厚多少。尤其是司馬家盡出政治家和陰謀家,儘管不以武力見長,卻最終培養出了司馬懿這種竊國大盜。司馬朗作為蜀郡太守,上任伊始便開始四處尋訪蜀中的名士豪傑,大肆進行結交和招攬。

蜀中豪強王鹹、李權等十餘人,有意結交司馬世家,紛紛向司馬防提供糧食和財貨,大力支持司馬防組建東州軍和青羌軍。司馬防也是投桃報李,招攬這些當地豪強的子侄之輩進入各地郡縣任職,迅速與益州本地勢力打成一片。

益州兵曹從事陳超向司馬防舉薦了兩位善於統兵打仗的將領,分別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張任(字公義)和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嚴顏(字希伯)。

張任在評書當中曾任西川大都督,是童淵的大弟子,也就是趙雲的大師兄。史載:“張任,蜀郡人,家世寒門。少有膽勇,有志節,仕州為從事。”可見張任出身寒門,憑藉其自身的忠勇無畏,努力上進才得以躋身於上層官僚。同時,州中從事也證明了張任並非純粹武人,在吏治政事方面張任也有所長。

嚴顏在史書中也留有濃墨重彩。劉備入蜀至巴郡,顏拍著胸口大聲長嘆說:“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也!”足見其人大局觀念很強,一眼就看穿了劉大耳的圖謀。劉備麾下張飛攻破巴郡,生擒了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呵斥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又見此人勇氣可嘉。

司馬防欣然採納了陳超的舉薦,立即招見了張任和嚴顏二人,一番談論下來,發現二人胸有兵甲百萬,俱是不可多得的良將,於是拜張任為蜀郡都尉,為東州軍統領;拜嚴顏為廣漢郡都尉,為青羌軍統領。

別駕從事賈龍也向司馬防舉薦了三人,分別是扶風郿縣法真(字高卿),犍為南安人費詩(字公舉)和汝南平輿許靖(字文休)。

法真為當時的名士,因為躲避戰亂舉家入蜀,他的兒子法衍(字季謀)也很有才能,是個可以治理郡縣的能吏。法衍有個九歲的兒子,叫做法正,自幼聰明好學,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費詩為蜀中當地名士,其人耿直率真,不善於玩陰謀詭計,但特別廉潔自律,在郡縣擔任小吏的時候,不侵佔百姓分毫利益,深受蜀中百姓的敬重。

許靖此人也是漢末名士,是當時人物評論家許劭的堂兄,曾經先後仕於孔伷和陳禕等人,黃巾亂起之前遊歷蜀中,遂於當地安居,不再北返。

司馬防也是十分熱情地接見了這三位名士,授法真治中從事之職,授費詩功曹從事之職,授許靖薄曹從事之職。

張任上任之後,狠抓部隊訓練,又提拔了一批年輕將領,分別是高沛、楊懷和鄧賢。嚴顏為了加強對青羌兵的控制,更是提拔了吳蘭、雷銅、孟達和張翼等一批副將。

司馬朗還招降了江寇甘寧(字興霸)和其手下數百“錦帆賊”,授其水軍校尉之職。

司馬父子二人入蜀不過半年時間,卻是透過結交當地豪強,成立屬於自己的武裝以及大範圍地招賢納士,迅速穩定了益州局面,今後一旦天下形勢有變,只需扼守入蜀的幾條咽喉要道,則幾乎無人能破。

趙興接到蜀中的訊息時,好幾天坐臥不寧,經常唉聲嘆氣。沒辦法,誰叫自己膽大要玩改變歷史進程的遊戲呢?本來按照自己熟悉的劇本發展下去,應該是劉焉入主益州,之後生下半吊子的劉璋,比起司馬家族來說,不知道要好對付多少。如今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只要一想到司馬家那“八達”,尤其是漸漸長大的司馬懿,趙興都忍不住地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