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一章 太史子義的困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三一章 太史子義的困惑

東路討趙聯軍青徐軍大營之內,主將太史慈拿著手中一份戰報,正一臉疑惑地沉思著什麼。

戰報上說幽州公孫瓚使計賺了壺關主將趙雲,本人也被流矢所傷,如今剛剛甦醒,算是撿回來一條命,不過卻搭上了一隻眼睛。

太史慈疑惑的是一向以謹慎機敏著稱的趙雲,怎麼會如此容易便上了公孫瓚的當。作為神射手的他,多少聽說過趙雲箭法也十分了得,更清楚若要暗算一位神射手,是多麼難以成功的一件事情。於公於私,太史慈都不願意相信趙雲已經離世的訊息是真的。

從公的一面來說,如今趙雲是否陣亡,尚沒有得到確認,僅憑關上幾個頭戴縞素的士兵,便判斷守關主將陣亡,多少有些想當然。東路聯軍四支部隊,就剩青徐軍沒有攻打過壺關,朱儁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命令青徐軍對壺關發起攻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趙雲是否陣亡,從攻打壺關的過程中便可以判斷出來,而青徐軍很快就要擔當那塊試金石的角色。

從私的一面來說,與幷州軍為敵,既不是州牧孔融的願望,也不是太史慈個人的願望。當年趙虎手刃惡吏,救下太史老母,委託孔融照看的義舉,一直被太史慈所銘記在心。這一次返鄉探親,若不是看在孔融多年以來善待老母的面子上,說什麼太史慈也不會投效孔融。

太史慈最初的想法是見過老母之後,前往幷州,親自向鎮北將軍表達謝意,並且自薦,今後留在幷州展示一番才能。如今幷州就在眼前,趙雲如果真的已經陣亡,雖然不是死於自己手中,但幫兇的罪名肯定是少不了的,這叫有心投靠幷州的太史慈如何不糾結鬱悶呢?

就在太史慈心事重重地思索之時,傳令兵來報,主帥朱儁有請,說是商議軍情。太史慈不用想也知道朱儁會說什麼話,無非是鼓動青徐軍趁著趙雲陣亡之際,立即向關上守軍發起攻擊,趁亂一舉拿下壺關。

果然,進得朱儁大帳之後,除了身受重傷的公孫瓚委派田豫之外,各路聯軍的首領皆在。朱儁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倒也沒有十分肯定地就說趙雲死了,但還是要求青徐軍立即發起攻擊,看看守關士卒的反應。當著各路將領的面,太史慈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回到青徐軍的大帳之中,太史慈讓人找來徐州軍一方的曹豹、孫觀、陳登、糜竺等將領,連帶著喊來青州軍副將武安國、謀士王修,將朱儁命令青徐軍攻擊壺關的命令告知眾人。

以謀略見長的陳登皺著眉頭說道:“若是趙雲詐死,吾等疲弱之兵前去攻打壺關,豈不是自取滅亡?”不得不說陳登還真是聰明,一句話點出了關鍵所在。

負責為青徐軍提供後勤保障的糜竺,這位趙興的大舅哥,也真是有本事,竟然能夠左右逢源,在州牧陶謙手下混了個戶曹從事!這次前來幷州,糜竺可不是來給趙興找麻煩的,相反,他一直在琢磨著暗中怎麼搞點破壞,讓東路聯軍偷雞不成蝕把米。見陳登提出了疑問,糜竺立即附和道:“元龍所言極是,萬一是那趙雲用計,原本就戰力弱下的青徐軍如何敵得過先鋒軍!”

一心想立功晉升的武安國有些不悅地說道:“如今兩軍尚未接戰,二位便如此心虛,豈不有負陶州牧所託,落下陣前畏敵的罵名!”

和事老王修趕緊出來打圓場:“武將軍勇氣可嘉,元龍和子仲也是為了保全青徐軍,大家切莫傷了和氣,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如今吾已接了軍令,無論如何這一仗都是要打的,如今之計就是儘量將青徐軍的傷亡降到最低,不辜負了兩位州牧的期望。”太史慈開口說道。

“太史將軍,武某不才,明日願領一萬士卒攻關登城,一戰而下壺關,立不世之功!”武安國主動向太史慈請戰。

“好,難得武將軍如此勇武,明日便由你率領士卒向壺關發起攻擊。”太史慈被武安國這句話堵住了嘴,只好勉強答應武安國的請戰要求。一場陣前軍議於是草草收場,青徐軍眾人各懷心事離開了太史慈的大帳。

到了子夜時分,太史慈仍然不卸甲冑,端坐於中軍大帳之內,仔細地看著一本孔融臨行前特意送給他的書籍,書名竟然是《趙氏統兵五字精要》。太史慈臨行前,孔融私下裡專門向他交待過一句:“逢趙莫慌,見機行事。”搞得太史慈一頭霧水,也不知孔融這個老家夥打的什麼主意。

正在凝神看書的太史慈,忽然眼角微微一動,一個鷂子翻身躲進了油燈照不到的暗處,盯著大帳一處陰暗的角落,沉聲說道:“來者何人,如此鬼鬼祟祟,難道不知吾手中短戟之利!”

黑暗之中,一個陌生的聲音響起:“逢趙莫慌,見機行事!”

太史慈聽聞來者此言之後,眉毛一挑,謹慎地問道:“來者可是幷州的客人?”

“在下鎮北將軍麾下華衛國,豐主公之命,今日特來拜會太史將軍!”亮明了身份的華衛國大大方方地走出陰影,來到了大帳的中間。

見來人兩手空空,一臉輕鬆地走到了明處,太史慈於是不再懷疑,也來到了明處,抱拳向華衛國行了一禮,開口說道:“華兄弟好手段,竟然可以無聲無息地潛入主將大帳之內!”

“些許雕蟲小技,不足道哉。倒是太史將軍果然身手高絕,讓華某佩服!”華衛國也是客氣地送上了一句恭維。

“不知華兄弟不顧危險,潛入吾方帳中所謂何事?”太史慈從剛才華衛國說出那句“逢趙莫慌,見機行事!”之後,便不再抱有敵意,更是不再懷疑對方的身份。知道這句話的除了孔融,就只有太史慈,而孔融絕對不會無聊到派人前來試探於他。孔融明知道趙興手下曾為了救太史慈的母親,不惜大開殺戒,卻仍然讓他擔任主帥,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不知太史將軍如何看待這一次討趙作戰?”華衛國反問道。

“朝廷發兵是怕幷州坐大,幷州對抗到底是怕百姓遭殃,誰是誰非豈是一兩句可以說的清楚。”太史慈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說了一句公道話。

“那依將軍之見,最終獲勝的會是哪一方?”華衛國再問。

“答此一問之前,不知華兄弟可否告知在下,趙子龍將軍如今如何?”太史慈說道。

“不蠻將軍,趙軍長如今穩坐中軍,只等青徐軍前去攻關!”華衛國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