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六六章 鮮于輔臨危不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六六章 鮮于輔臨危不懼

前文裡提到,黑山張燕得悉各路聯軍開始對幷州動手,於是不再忍耐,帶著五萬黑山軍從戍夫山一帶突然竄出,一口氣攻打下了滷城和繁畤兩座城池。隨後,張燕率軍攻打劇陽時,遇到了過路的鮮于輔,竟然被羈絆在了劇陽,結果讓張遼從後面追趕上來,斷了後路。

在繼續攻城和調頭與龍騎軍死拼兩個選擇上,張燕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繼續攻打劇陽。原因很簡單,龍騎軍有兩萬人,而且單兵戰力強於黑山軍,選擇與龍騎軍作戰,將會遭受重大的打擊;把守劇陽的郡兵,人數不過一千,只要發個狠,一口氣打下來便可以據城而守,與龍騎軍對峙。

然而,讓張燕一輩子都難以理解和看到的事情發生了。城內的百姓和守軍,居然頂住了黑山軍潮水一般的攻擊,最終等到了龍騎軍前來救援!而張燕在與張遼經過一番激烈的對戰之後,只能丟下一地屍體逃回太行山,最終走向徹底敗亡的道路。

讓張燕折戟沉沙,軍閥割據夢碎的人叫鮮于輔。

據史料記載:鮮于輔為幽州漁陽人(今北京密雲),官至虎牙將軍,被魏王封為昌縣亭侯。最初鮮于輔是劉虞的從事,後來公孫瓚殺了劉虞,鮮于輔便聯絡閻柔,招攬漢人和烏桓人數萬,與公孫瓚麾下的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北,斬丹等四千餘級。後來又跟袁紹合謀,打敗了公孫瓚。鮮于輔於是被當地人推為太守,平素跟田豫交好,頗有政績。等袁紹滅亡之後,聽從田豫的建議,率領部眾投靠曹操,在北地多有建樹,被封為建忠將軍,督幽州六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上面這段記載可以看出,鮮于輔是個講究信義,慣於審時度勢的政治家,不僅敢於挑戰強權,而且善於借勢借力,是個不錯的將領。

當初,鮮于輔投奔幽州牧劉虞時,覺得劉虞此人品行端正,愛民若子,於是又喚來同族人鮮于銀一同協助於劉虞,並且向劉虞保舉了魏攸、齊周和閻柔等本地有才能的士人,受到了劉虞的敬重。

劉虞接到朝廷任命他為並州牧的命令之後,魏攸曾經極力勸阻劉虞假裝生病或者是沒有收到朝廷旨意,不要前往幷州上任,因為此行過於兇險。鮮于輔等人雖然認為趙興斷然不敢做出殺害劉虞的事情來,但畢竟幽州才是根基,也不建議劉虞離開幽州。劉虞本人公正仁和,並不擔憂個人生死之事,於是坦然笑對諸人:“即使幷州為龍潭虎穴,雖千萬人吾往矣!”

見劉虞去意已決,於是眾人不再阻攔,幾人經過內心鬥爭之後,還是決定跟隨劉虞前往幷州。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抵達幷州之後,鮮于輔有些詫異地發現,趙興與他們想象之中完全不一樣,不僅是位禮賢下士的俊傑,而且政績斐然,深受當地民眾厚愛與擁戴。

晉陽城醉仙樓上一聚,趙興當著眾人的面將內政方面的事務交給了州牧府,進一步解除了幽州諸幕僚的疑慮,於是眾人不問朝中爾虞我詐之事,埋頭做好分內之事。等到大瘟疫橫行肆虐於北方大地時,趙興展現出來的決斷與遠謀,徹底折服了包括劉虞在內的幽州諸人。

令劉虞和鮮于輔等人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趙興的一力挽救,才獲得苟延殘喘的大漢朝廷,竟然在瘟疫結束之後立即發起了對趙興的合圍。雖然陳琳那篇討趙檄文寫的花團錦簇,甚至是在幷州各地貼得到處都是,但檄文旁邊禰衡出語駁斥的文章卻更加令人振聾發聵。

對於趙興堅持認為“天下並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這個說法,就連漢室後裔的劉虞都沒有出聲反駁。其實只要是個明白人,內心都很清楚趙興這話毫無疑義地是正確的。劉虞因為自己的敏感身份,自從幷州大戰開始之後,便置身於州牧府中,關門謝客,不與任何人接觸。這樣做,一來可以避險,二來也是避禍。現如今幽州一系的幕僚,甚至包括劉虞本人,都將家眷親屬接到了晉陽居住生活。劉虞的長子劉和,現在就拜在大學士張儉座下求學,常年生活在臥虎城內。

雖然劉虞極力想撇清自己跟朝廷和趙興的關係,做出兩不相幫的舉動,可趙興沒忘記這位州牧大人。前些日子,趙興竟然派人給劉虞送來明信,聲稱如今幷州危難,想請州牧大人帳下賢達出面安撫雁門、定襄等郡百姓。劉虞看完信後,並未言語,只是將信轉給鮮于輔等人觀看。等到眾人看完趙興的信後,劉虞開口問道:“諸君以為此事如何應對?”

一貫對幷州和趙興有好感的鮮于輔率先站出來說道:“吾不願參與爾虞我詐之事,但不忍見百姓受苦!”

其餘幾人間鮮于輔擺明了願意幫助趙興的態度,於是紛紛附和,皆言幷州面臨異族犯邊、賊匪襲擾百姓之危,不可坐而視之。

劉虞見眾人心中光明磊落,始終將百姓放在第一位,內心安慰,於是說道:“既如此,諸君這就速往北地,各自擇一地,協助當地百姓防守鮮卑人和黑山賊的禍害!”

於是鮮于輔又第一個搶出來,主動選擇了張燕可能襲擾的高危地區,也就是劇陽至平城一帶,結果真的等到了張燕的到來。

鮮于輔抵達劇陽之後,便拿出了州牧府和將軍府共同開具的任命文書,立即組織當地郡兵、預備役部隊和百姓做好防守黑山賊的準備。鮮于輔要求凡是年滿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計,全部參與到加固城牆、搬運守城石木、夜間巡視全城等任務。

為了便於指揮,鮮于輔又將劇陽縣內的官吏分成四路,每一路負責防守一面城牆。鮮于輔當著大家的面立下軍令狀,言明如果防守不住劇陽,則他將會以身殉職。隨後,他又逼迫其餘官吏寫下相類似的軍令狀,明言若是自己防守的一面城牆失守,則自裁以謝百姓。鮮于輔和劇陽官吏的決心書明晃晃地張貼在四門口上,過往的百姓看了很受感動,於是自覺地加入到了防守劇陽的行動中來。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在鮮于輔的帶領和指揮下,劇陽縣內的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面對張燕帶領的五萬殺氣騰騰的黑山軍,抱著誓於劇陽城共存亡的必死決心,憑藉手中簡陋的武器和工具,竟然死死頂住了山賊的攻城!

PS:今日開始恢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