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八八章 朝廷官鹽漲價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八八章 朝廷官鹽漲價啦

令人感到壓抑甚至有些絕望的大雪,在趙興抵達受降城的第六日終於停了下來,彷彿是迫於太傅大人的滔天之威,終於心不甘情不願地向北撤退了。

老人們常說:下雪不冷化雪冷。

這幾天受降城外的氣溫果然是滴水成冰、落尿化柱,但城內的氣溫卻因為晉國各地輸送過來的救援物資的到來而變得更加熱烈。

雖然太傅大人只是在抵達受降城的第一日露了個面,隔了一天便又帶著人馬北上了,但他當眾做出的承諾卻被官府認真地開始進行落實。

這些一直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以前沒有開設互市的時候,想從漢人那裡換一罐鹽巴都要冒極大風險,甚至是暗中越過長城,偷偷在暗中與黑市的商人進行交易。在這種不受保護的交易中,牧民們往往是吃虧的一方,他們要付出比平日多兩到三倍的價格,才能換回來一罐鹹鹽。

雖然明知道是被黑心的漢人商人給宰了,但牧民們仍然是年年冒著被守關漢軍抓住的危險,用北方特產的皮革、獸類、珍惜藥材、金銀珠寶來換取勉強夠自家食用的鹽巴。原因很簡單,人要是三天不吃鹽,就會覺得渾身沒有氣力,甚至是吃不下任何東西。

鹽巴對於牧民們來說,真的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關於鹽巴的故事,則充滿了心酸和淚水。

但是,這種有些淒涼的境遇,在炎晟族成立之後便成為了歷史。因為同為晉國的公民,而且在五原、雲中和定襄等郡專門劃定了歸三族人生活的聖地,所以牧民們或是自己親往、或是託人購買,都能獲得價格相對便宜的鹽巴回來。

價格相對便宜是跟以往做的比較,而且炎晟族人夠鹽的價格與晉國的漢人相同,但不代表現在的鹹鹽便是如白水一般便宜的商品。就算是晉國的漢人,在吃鹽方面也是富家人才真正不覺得有負擔,平常人家一年吃鹽的花銷仍然是一筆重大的開支。

鑑於上述種種原因,所以當受降城的牧民們看到官府給每家每戶都送來整袋整袋的鹽巴時,他們忽然有一種再世為人的感覺。什麼時候晉國富裕到可以給自己的百姓整袋分鹽了?除夕之前太傅府免費發放的購物抵價券還被牧民們緊緊攥在手中呢,這又是整袋的鹽被送上了門!

巨大的幸福感,霎時將炎晟族人因為生活在受降城而有些自卑敏感的心思霎那間擊的粉碎。

儘管太傅大人已經帶著人馬向北走遠了,但走時仍然抽空為炎晟族人留下了墨寶——封雪城!也就是說,從趙興抵達受降城的這天起,有些帶著歷史屈辱感的城市名字便成為了歷史,“封雪城”將會成為炎晟族人心目中聖城,從此傲然屹立在晉國乃至大漢帝國的北方,就如同它那帶有執著和堅毅色彩的新稱呼一樣,世世代代捍衛著大漢天朝的北方疆域。

“各戶人家抓緊時間將被凍死的馬牛羊剝皮取肉,用官府分發的鹽巴醃製了,等風乾好了之後,自然有官府派人前來收購。我在這裡再重申一遍,大家一定不能吝嗇使用鹽巴,要確保把肉都醃透了。鹽巴這玩意以前賣的貴,但用不了多久就會便宜的隨便就能購買。誰家要是犯渾,偷偷將鹽巴留下來而任憑牲畜肉腐爛掉,到時候有你們哭的時候!”留守封雪城的族長嚴曦不厭其煩地逐家逐戶上門進行政策宣傳,生怕自己的族人一時貪圖小便宜而幹出傻事情來。

嚴曦的耐心細緻還是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儘管有些牧民偷偷地藏了一些鹽在家中,但是大家仍然老老實實地開始大規模醃製肉制品,畢竟這件事情不是無聊的舉動,這些被醃好的肉類自家無論如何是吃不完的,絕大部分還是要賣給官府換回其他的生產物資甚至是馬種羊種。

為了確保醃肉的口味,趙興還讓人順便給各家送了一些胡椒粉和生薑、大蒜等調味品,讓剛剛組建的上黨罐頭廠派出技術員前來指導牧民醃製肉類。這些細緻貼心的安排,再一次讓牧民們感受到了晉國和趙太傅的溫暖,在心中對於炎晟族和晉國的認同感自然會潛移默化的提升。

有敬業精神強的記者,追尋著太傅大人的足跡一路向北而行,將沿路的所見所聞以及趙興如何組織官兵救援牧民的事蹟進行系列的報道,讓南方為此事牽心掛肚的百姓們及時地瞭解到抗擊雪災的進展。這樣的報道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無私捐助了財物的百姓們透過每天的報紙,還能夠知道自己的善意舉動起到了什麼樣的效果,這就是趙興口中提到的良性互動。

對於晉國百姓而言,如實報道雪災的情況可以進行良性互動,對於晉國之外的勢力而言,那就不見得如此了。

第一個發現可以趁著晉國北方大雪借題發揮的人是大漢中央朝廷主管軍馬錢糧的大司農副手,也就是大司農丞陳群。陳群敏感地意識到北方因為一場巨大的雪災一定會凍死許多的牲畜,而如果想將這樣的損失降低下來,就必須妥善處理好凍死的牲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冰天雪地的天氣裡,凍僵的牲畜可以儲存很長時間。但從節令來看,北方這場雪過後顯然天氣會很變暖,如果不對凍死的牲畜進行處理,那麼就只能眼看著它們腐爛變質,甚至還會造成禍亂和瘟疫。

以陳群對趙興的認識和理解,此人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如何處置牲畜屍體就成了當務之急。除了用鹽醃製之外,陳群實在想不出更加簡單易行的辦法,所以他立即將自己的推測稟報劉備,並建議朝廷控制的安邑鹽池立即降低產量,趁機漲價,並以此為手段迫使晉國開放一些對朝廷不開放的技術和商品。

隨著《晉報》陸續的報道傳向南方,劉備也時刻關注著趙興的一舉一動,對於突然發生的這場雪災,也在考慮如何從中獲利。聽完陳群的建議之後,劉備請來諸葛亮商議此事。

諸葛亮說道:“長文(陳群字)所言可行,但不可做得過於露骨,以免趙興惱羞成怒,今後伺機報復。晉國商品展覽會五月份將要開幕,屆時必有一場大變革,朝廷不可錯過這場機會。”

既然連諸葛亮都覺得可行,於是劉備便私下裡向皇帝建議,降低安邑鹽池向北方的食鹽供應量,並趁著北方需要大量用鹽的機會,把食鹽的價格上調五成。

皇帝劉辯對於這種既可以增加皇室收入,又能打壓趙興的手段很感興趣,於是痛快地採納了劉備的建議,以一個莫名其妙的的理由將鹽池的價格上調了五成,而且還刻意降低了向晉國、涼國和幽州等地的供應量。

皇家對外宣佈漲價的理由是:河東之地東鄰晉國最富庶之地上黨郡,近年來物價飛漲,安邑鹽池製鹽百姓的收入漸漸入不敷出,生活艱難,所以只得漲價,提高製鹽百姓的生活待遇。

這個理由,怎麼看怎麼都有著趙氏風格,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貨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