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零六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零六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

諸葛亮見眾人不再出語試探,於是也不再出言刺激大家,而是有理有據地分析起此次晉國“雪花鹽”傾銷事件背後的政治陰謀。

孔明說道:“眾所周知,鹽鐵之利甚巨,歷來皆為中央朝廷所掌控,任何地方勢力和私人不得販售圖利。今番趙國昌蓄謀已久,忽然透過被其控制的四海商貿貨棧,不僅在晉國之內公然售賣自產之鹽,而且還將其大量銷往冀州、兗州、青州、徐州和司隸地區,如今遠在南方的豫州和揚州也有名為咸陽雪花鹽的私鹽販售,可見來勢之猛。”

程昱聽完孔明的這段話之後,很實在地說道:“兗州不產食鹽,所以對於究竟是朝廷把持食鹽銷售,還是晉國搶走市場,並不關心。而且據吾所知,市面上販售的晉國雪花鹽,不僅質量高於河東鹽池所產,而且價格還要低上三成,百姓爭相購買也就無可厚非。”

程昱的這話聽起來不刺耳,但實際想表達的意思是:反正錢是朝廷或者趙興去賺,跟我們連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你提及此事又有何益?

程昱說完這話,諸葛亮也不覺得有什麼吃驚,而是耐心地進行解釋。諸葛亮說道:“仲德公所言不無道理,晉國雪花鹽之事表面上看,只是朝廷與晉國之間的博弈,所爭著不過一個利字而已,與天下各州似乎沒有關聯。但吾卻要提醒各位,晉國從雪花鹽上多增加一份收入,將來大軍南下之時或許就會多帶幾支箭矢或是一枚轟天雷。而換做朝廷多一份收入,卻不會威脅到原本就屬於大漢的各州,反倒是要想辦法積蓄力量儘快剪除羽翼漸豐的趙興。”

聽聞諸葛亮說朝廷仍然在想辦法剪除趙興,曹操便開口說道:“孔明特使方才所言之理,吾等盡已明了。時至今日,空談無益,不知朝廷有何對付晉國趙興的計策?”

“如今晉國勢大,僅憑中央朝廷或者一州之力,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內政上都難以制衡。為今之計,只有以此次朝廷意圖借雪花鹽之事懲治晉國為契機,暗中聯合各方勢力共同進退,將事情最終發展的規模和結果超出趙興的預料,使其因為準備不足而遭受重創,如此方可遏制晉國的發展勢頭,為大家爭取到喘息壯大的時間。”諸葛亮沉聲回答曹操的提問,所說的話語則是讓座中各人聽後都十分的吃驚。

諸葛亮話裡話外的意思,竟然是要像上一次討伐趙興一般,將事情徹底搞大,集中各州和朝廷的力量,對趙興勢力給予重重一擊。

對於孔明出使的意圖,大家心中還是有所預判的,但眾人只以為朝廷頂多提出各州禁止晉國雪花鹽在本州之內銷售的要求,沒想到孔明竟然是要提出一個全面抵制和攻擊晉國的方案。

曹操見諸葛亮的話已經說到了要害關鍵之處,於是默然點頭,示意孔明繼續往下說。

隨後,諸葛亮將朝廷準備聯合天下各州,借雪花鹽之事徹底查封晉國四海商貿貨棧在大漢境內的活動,從此對晉國進行全面的經濟封鎖,並且做好防止晉國武力侵犯的準備,不惜與趙興兵戎相見。最讓曹操感興趣的是,諸葛亮在話裡話外暗示,朝廷對於青州孔融和徐州陶謙與晉國趙興暗中勾結的做法十分不滿,但因為中間隔著兗州、冀州和豫州之地,不便出兵討伐,所以只好暫時忍耐青徐兩州繼續在大漢的東部逍遙自在。

孔明把話說到這份年上,實際上已經將朝廷對兗州的要求以及開出的合縱價碼亮了出來。曹操如果同意配合朝廷統一行動對付趙興,那麼朝廷會默許早就對青徐二州有所企圖的曹操藉口攻伐孔融和陶謙。

朝廷開出的價碼還真是不低啊。為了對付趙興,甚至可以默許願意與朝廷合作的勢力發展壯大,這種明顯屬於飲鴆止渴的做法,要不是被晉國逼進了牆角,決計是不可能被允許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曹操是個殺伐決斷的人,這種稍縱即逝的機會,他立即便緊緊地抓住。曹操說道:“操自主政兗州以來,歷來對中央朝廷恭奉有加,不敢怠慢,更從未有過代漢自立的念頭。如今既然朝廷有召,萬死不敢此爾!”

見曹操終於吐口答應合縱之事,於是諸葛亮取出天子密詔,讓人遞於曹操親自過目。這封密詔上詳細地寫著聯合倒趙的發起時間,具體的行動步驟,以及朝廷明確向天下各州發出行動開始的訊號。

曹操看著密詔上的內容,一張原本有些黢黑的臉龐先是因為激動而轉為微紅,之後因為擔憂而變得鐵青,最後則是因為決斷而變得凝重。

曹操臉上的表情落在幾位謀士眼中,大家都非常的好奇是什麼樣的一封詔書,能夠讓一向處變不驚的主公臉上生出如此眾多的變化。

看完密詔之後,曹操將敬佩的目光投向諸葛亮,沉聲問道:“敢問臥龍先生,詔書之中的計策有多少出自君之謀劃?”

諸葛亮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回答道:“十之八/九,雕蟲小技爾,不足掛齒。”

曹操起身向孔明行了一個禮,然後感慨地說:“此事若能成功,君當為挽大漢將傾第一功臣!”

順利說服了曹操,諸葛亮並未在兗州多做停留,而是立即折向南下前往揚州會見兄長諸葛瑾以及袁術長子袁耀。孔明為何不北上前去與袁紹會面?只因為他非常肯定岌岌可危的冀州袁紹,根本不用去做任何思想工作,他只要不想被趙興吞併,都會死心塌地跟著朝廷的步子往前走。既然去不去都已無所謂,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孔明自然是要南下與袁術和孫堅勢力進行談判,拉這兩方諸侯入夥。

自古以來,合縱連橫之策並非鮮見,就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雖然看不見大軍對峙的局面,但達到的效果卻遠比兩軍對陣一仗還要巨大。戰場之上的對陣頂多被劃分在戰術或者戰役級別,而合縱連橫的手段從來都是跟戰略相關。

史書中的諸葛孔明,首先是一位優秀的戰略家,不然如何提出名震天下的“隆中對”?這一世的諸葛亮,如今尚未展示出軍事指揮才能,但他的戰略眼光和判斷,如今看來還是那麼的犀利與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