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零九章 魯肅獻上抽薪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零九章 魯肅獻上抽薪計

當日駕舟遊湖返回之後,周瑜便將諸葛亮的來意和朝廷開出的價碼稟報了主公孫堅。

孫堅此人雖然性情剛猛,但並非無謀之輩,而且比起兒子孫權來說,對於漢室還是有感情的。雖然現在他實際上控制著一州之地,但素來對於朝廷的命令輕易都不會違抗,所以在聽完周瑜的報告之後,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決斷。

儘管主意已定,但孫堅還是按例將手下文武之士召集起來,共同商議如何與朝廷合作,再次對抗晉國趙興的策略。

待眾人落座之後,孫堅便將目前的形勢和朝廷欲借雪花鹽之事向趙興發難的打算告知大家,然後徵求大家意見。

武將出身的韓當第一個起身說話:“響應朝廷號召無可厚非,但此次吳州輕易不要出兵北上,只需向朝廷和中原幾州提供糧草支援。東吳兒郎擅長的是水戰,若是前往地廣人稀的北方與晉國鐵騎對陣,豈非是以己之短,攻其所長?前年十三路諸侯聯合討趙之事猶在眼前,還望主公三思!”

韓當的話代表了絕大多數在幷州吃過虧的武將心聲,並非是他們怕死懼戰,只是覺得以己之短,攻敵所長的行為過於兒戲。與其送上門去再次被晉國大軍蹂躪,還不如老老實實守住吳州這塊風水寶地,看著別人往死裡掐架。

長者張昭不同意韓當的意見,出語反駁說道:“朝廷既然已經派出特使前來,如果我們陽奉陰違,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恐難過關。”

謀士張紘也出語說道:“吳州雖然地處東南,與晉國遠隔千山萬水,一時無虞,但若坐視其擴張膨脹,終有一日會殃及此地。是故,吾以為不僅要大力支援朝廷,而且應該調集重兵北上!”

孫堅見文武兩派意見相左,也不急著表明自己態度,轉頭問曾經出使晉國兩次的魯肅說道:“子敬曾代吾出使晉國兩次,與趙興有過數面之緣,亦對晉國目前之情形瞭解熟悉,不知對此事有何感想?”

魯肅沉思片刻,起身答道:“方才韓將軍和子布(張昭字)先生、子綱(張紘字)先生的意見皆為吳州考慮,替主公分憂,並無高下之分。如今朝廷與晉國勢同水火,而吳州與晉國以前雖有齷齪,但經過消弭修補,目前逐漸轉好,是故趙興同意將商展會上一些新奇商品的製作工藝傳授給吳州工匠。因此,吾以為既不宜駁了朝廷使者顏面,也不可斷送剛剛與晉國交好的關係。”

魯肅此言一出,座上眾人頓時一陣譁然。漂亮話誰都會說,大家也想腳踩兩隻船,可你光憑一張嘴說,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孫堅知道魯肅性情溫和,但卻不是輕浮隨意之人,既然魯肅敢於當眾說出此話,定是心中有了兩全齊美的計謀,於是他清咳兩聲,示意大家保持安靜,聽一聽魯肅接下來的話語。

等眾人復歸平靜之後,魯肅繼續說道:“肅不才,對於經商之道略通一二,可暗中獻計於朝廷來使,可讓朝廷不動兵戈,亦能抵消此次雪花鹽事件帶來的衝擊。”魯肅這句話說完,便閉口不言,硬是讓剛剛聽出一點味道的眾人十分懊惱,卻也毫無辦法。人家魯肅說的明白,要暗中獻策,可不能讓大家都聽到了,否則計謀就會失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與魯肅一直交好的周瑜開口說道:“子敬的意思是,你暗中替朝廷出謀劃策便可抵得上吳州出兵數萬?而且因為事情周密,也不會被趙興發現,進而交惡了晉國?”

魯肅點頭答曰:“正當如此。”

孫堅一聽魯肅此言,頓時心中大喜,立即散了眾人,只留魯肅和周瑜在場,然後命人去請諸葛亮前來商議大事。

原本就停留在館驛之中的諸葛亮,見到孫堅派來傳話的人之後,便隨來人進入州牧府,想聽一聽孫堅到底是什麼想法。

眾人見面之後,孫堅將魯肅向諸葛亮做了介紹,然後便將話語權交給魯肅。

魯肅也不矯情,大大方方地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先生此來,無非是聯合吳州一起抗衡晉國趙興,吾雖不才,卻有一策可抵吳州雄兵數萬,定能幫助朝廷從晉國身上找回因為雪花鹽之事遭受的損失。”

諸葛亮一聽魯肅此言,心中也是驚疑莫名。他暗付自己已經把能夠對付趙興的計策都想過了,竟然還有比自己更厲害的人物,可以僅憑一條計策便低過大軍數萬。諸葛亮不知魯肅之言真假,但還是毫不猶豫地說道:“子敬兄不妨明言,倘若真如君之所說,可以不動兵戈,便從晉國奪回許多好處,自然算是吳州替朝廷出了大力,原先定下的條件不會改變。”

魯肅點頭,然後說道:“朝中諸人只知道四海商貿貨棧是晉國派往各州賺取錢財的爪牙,卻沒有看到真正影響晉國商業發展的乃是‘農兵商金行’。晉國發行紙幣代替真金白銀在市面之上流通,其中暗含著許多玄機。假如晉國境內僅有白銀兩百萬兩,而‘農兵商金行’為了幫助晉國商人從天下各處搜刮財富,卻印製了五百萬兩的紙幣,最終結果是天下各州商家和百姓手中拿著晉國印製的紙幣,而趙興卻將換回來的真金白銀用在晉國、涼國和幽州的內政建設之中。”

隨著魯肅這段話的不斷深入,眾人隱隱約約聽出了晉國“農兵商金行”從天下各地“吸金”的問題所在,便紛紛看著魯肅,等他繼續往下分析。

魯肅接著說道:“農兵商如此經營一段時日之後,勢必會將天下財富消耗到晉國之內,造成紙幣與實際財富之間無法等比兌換,也就是說農兵商金行儲備的真金白銀將會產生巨大的暗中虧空。到了那時,如果有人匯聚大量紙幣,到農兵商金行兌換金銀,則晉國將如何應對?”

不等大家回答,魯肅又說:“只要天下各州和朝廷調集出府庫之中一到兩成的閒置金銀,暗中從百姓手中置換大量的農兵商金行紙幣,然後突然要求晉國進行兌換,趙興又如何應對?晉國商家從各地吸取的真金白銀已經被他用在內政建設之中,到時候只怕他就算是手眼通天,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農兵商金行信譽喪失殆盡!”

幾個人聽到這裡,頓時心中倒抽一口涼氣。也不怪孔明聰明一世,竟然看不出“存款準備金”的問題所在,實在是那個時代的士人,個個清高的要命,都將經商之人看成身份低微下賤之輩,所以對於晉國所熱衷的金融手法也就不怎麼上心,以至於無法看出關鍵所在。

魯肅之所以能夠發現“農兵商金行”暗含的巨大陷阱,主要跟他家中富裕,熟悉經商,加之去過晉國幾趟,進行了暗中的觀察有關。不得不說,雖然趙興把後世一些金融手段搬到了漢代,但還是有明白人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金銀作為貨幣流通,而紙幣作為金銀的貨幣符號,存在本質上的區別。一旦紙幣發行方濫發貨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紙幣貶值,再往後就是發行紙幣的國家或政府破產倒臺。

如果在晉國的境內出現大規模擠兌風暴,“農兵商金行”無法及時拿出鉅額的真金白銀,那就意味著趙興信譽的破產,而以趙興信譽作為擔保的紙幣一旦成了廢紙,那麼他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聲望和民心瞬間便會崩塌!

魯肅的這條釜底抽薪之計,才是真正一刀刺中了趙興的心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