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八二章 張機被人拐跑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八二章 張機被人拐跑啦

還好武都太守府的門衛是講道理的,只是把楊阜給扣住了,並沒有出言不遜以及動手動腳,否則這幫“熊兵”以後還不定被新太守怎麼折磨呢。

趙虎將楊阜迎進府中,見過了賈詡、韓巍和張繡等人之後,十分幹淨利索地將印信之類的東西一股腦地丟給了楊阜,然後跟眾人說了一句“告辭”,便像一陣風般帶著當初跟自己潛往成都的十名隊員,連夜向臥虎城方向趕去。

為了安全起見,趙虎決定將這十人帶回臥虎城,下一步跟他一同前往遼東執行特殊任務。雖然十名隊員不一定在成都暴露了身份,但每一名暗影隊員都是趙興花費心血訓練出來的,今後不可避免地會有人犧牲,但能夠將危險降到最低的話,趙虎也絕對不會嫌麻煩。

趙虎走後,楊阜立即全盤接受了武都的事務,這位趙興欽點的牛人果然不負眾望,很快便展現出了不同凡響的才幹,就連賈詡在考察了幾天之後,都十分放心地返回了高平。

賈詡離開武都不久,張繡和田豐帶著蒼狼軍也悄然離開了武都,他們的行軍目的地是金城郡最西北的臨羌,接下來蒼狼軍和西涼軍兩支騎兵部隊南北夾擊,將要在涼州以西的燒當羌人居住地內掀起一股風暴,徹底將這裡沒事就想造反的羌人給打怕、打服、打殘、打到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於武都的防衛兵力,則從原來的五千人上升為一萬五千人,多出來的一萬人自然是高順從臥虎訓練團專門帶過來的攻堅部隊。這一萬人將分別駐守在西漢水畔新建的要塞、河池城以及沮縣三地。別看他們人數不多,但益州軍想要攻佔其中任何一處,不付出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傷亡,連門都沒有。

趙興已經透過正式渠道嚴正警告過益州,如果下次還敢不宣而戰進攻武都,他不介意臨時徵調二十萬大軍,一口氣從武都打到成都,讓整個益州血流成河,屍骨遍野。

趙興那段如同屠夫一般的宣告,是發表在《晉報》頭版頭條上面的。既然他敢於在公眾場合發表如此措辭強硬的宣告,那肯定不是說著好玩,如果司馬懿還敢帶兵攻打益州,他將調整既定戰略,縱然是放棄青徐二州不管不聞,暫時不攻打遼東公孫度,也要一舉踏平益州,將臥虎裝備研究院最新研製出來的一批“大殺器”全部送往涼國,一次性地將司馬家斬草除根,打進十八層的地獄。

晉國現在有這樣的實力,趙興如今有這樣的底氣,三十萬護國軍也有這樣的狠勁,就看趙興願不願意而已。

隨著楊阜上任,趙虎、賈詡、張繡、田豐等人相繼撤離武都,涼州方向暫時進入了一段平靜時期,除了司馬防還像個中風病人一樣躺在床上之外,一切好像都回到了從前。

司馬家派往荊州尋找名醫張機的負責人是一位名叫孟光的賢者,此人雖然在後世的歷史文獻之中聲名不顯,但卻當過蜀國的大司農,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孟光字孝裕,祖籍洛陽,年輕時曾經在朝廷做官,後來黃巾亂起之時,靈帝前往長安避禍,此人便一口氣逃到益州隱藏了起來,後來被人舉薦給了司馬家,並得到了賞識和任用。

孟光博物識古,無書不覽,對於醫道也有涉獵,讓他帶隊尋找張機(注1),自然是再合適不過。

一行人出了蜀中,首先直奔荊州治所襄陽而來,希望正好碰到張機這位有名的醫師。可惜孟光的推測雖然有道理,卻不適用於張機此人。

原來張機此人,字仲景,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按照東漢末期選舉官吏的辦法,張仲景承襲家門,在靈帝時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了官場。雖然他本人酷愛醫道,並不熱衷於買官鬻爵之事,但仕途居然一帆風順,到了光熹四年的時候,已經被朝廷任命為長沙太守,下轄“湘、羅、益陽、陰山、零陵、衡山、宋、桂陽”等九縣,治所在湘縣(今長沙市)。

孟光等人在襄陽撲了一個空之後,但好歹算是打探到了張機的具體下落,於是馬不停蹄地趕往湘縣。這一路有近千里之遙,還得水路陸路分段換乘,但好在荊州境內的山匪水寇這些年已經被劉表帳下的將領清剿乾淨,所以除了花費了一些時間之外,其他還算順利。

等到孟光抵達湘縣之後,立即讓人拿著名帖前去拜訪張機,不多時出去的人一臉沮喪地返回,告訴孟光說:“長沙府門外的衛兵說太守大人前幾日告假遠行,如今人已不在湘縣。”

孟光一聽這話急了,趕緊親自前往張機府中詢問,這才從張家人的口中得知張機前幾日收到了北地名醫華佗的一封信,邀請他前往臥虎城共同參詳醫道之術,並且讓送信的人附送了幾本晉國商務印書局最新出版的《傳染病防護治療要點》、《風寒溼熱雜病註解》等醫藥書籍。張機看過幾本新書之後,十分高興,當即便將府中事務託付於郡吏,然後興高采烈地向北而去了。

按照張家人的述說,張機已經離開有十來天了,現在早已跑的不見蹤影,就算孟光現在帶著人沿著張機北上路線的追趕,只怕也來不及了。若是孟光知道前來替華佗送信的人正是暗影隊員,他們拐帶著張機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如今已經在徐州廣陵段的長江邊上登陸,只怕會氣得當場吐血。為什麼到處都有晉國的人插手呢?

實際上,這次張仲景應華佗之遙北上臥虎城,卻是湊巧了。以前華佗也曾屢次給張仲景寫信,邀請他前往北地共同鑽研醫道之術,但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無法成行。這一次張仲景看到了晉國正式印刷的醫學書籍之後,他終於相信華佗信中所說趙興十分重視醫學技術的發展乃是真事,加之自己確實還有許多鑽研醫道時遇到的困惑想與人切磋交流,所以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華佗這麼一邀請,卻讓暗影隊員拐跑了張仲景,害苦了晚來一步的孟光,最終導致司馬家硬著頭皮從身上割下一塊肉來!

注1: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也就不能長進。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

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老百姓這一訊息。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

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