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四七章 劉虞治胡真不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四七章 劉虞治胡真不凡

平西王躍馬揚鞭的那尊鍍金青銅雕塑,確實花了不少銀子,但卻沒有問臥虎城伸手要一文,都是從劉虞到西域以來,從經營當地的商業貿易中給趙興掙回來的。僅僅只在驪威城附近晃悠過幾日的趙興,他本人還沒有見過自己的府邸和雕塑。

趙興本人對於搞個人崇拜這件事情是有些排斥的,但在非常時期,面對非常局勢,還真就得用這種頗顯無恥的手段才行。

西域諸番因為沒有共主,所以各自為政,小番國之間指手劃腳,背後又找大番國當靠山;大番國之間橫眉冷對,反過來又唆使小番國跳出來惹事。

這麼些年來,這些不同民族的西域諸國把很大的精力都用在了無休止的內耗之中,有的國家明明不過幾萬人,竟然窮兵黷武保有過萬人的部隊,幾乎是把國內所有青壯男子都徵召到了部隊之中,僅僅依靠老弱婦孺供養。

劉虞與關羽商議一番,覺得既然趙興高調受封為平西王,那就索性將場面和陣勢搞的更大一些,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平西王在西域的聲勢給造出來,以便於下一步征服了各番國之後,取得各族百姓的認可,擁戴趙興成為西域共主。

從古至今,都是拳頭大的有道理。平西王麾下賬面上的軍隊數量是十二萬,實際上護國軍近四十萬大軍也是聽命於他。坐擁小半個大漢疆土,手下百姓上千萬的趙興,在西域憑拳頭說話,那是誰也抵擋不住的。如今劉虞讓人在各處顯眼的位置塑造趙興“霸氣側漏”的雕像,目的就是向西域胡人灌輸趙興英雄蓋世的印象,為接下來溫和漸進式的兼併做好鋪墊。

平西王府廣場正中的這座 “大漢平西王趙”的雕塑,無論是從雕塑的技藝以及雕塑本身的形體個頭上來說,無疑都是屬於上上之作。但這並不妨礙劉虞讓人在驪威城、交河城、原黑山國等已經被平西王大軍佔領的地盤上樹立起一批或是青銅、或是石刻的關於平西王勇猛不凡、武功蓋世、雄才偉略、睥睨天下等主題的雕塑。

劉虞沒聽說過個人崇拜這個詞彙,但他在玩這一套上面顯然很有政治手段。

除了在各地修築趙興的雕塑以外,劉虞做得更多地工作還是以潤物無聲、漸進融合為原則。比如說,他讓人焉耆國、車師郡、黑山郡、交河城等地開辦了教授當地人學習漢話、認識漢字的補習班;在各地開始修建類似於晉國國內的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教導當地的百姓如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如何防範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如何加工畜牧業副產品,如何立足本地現有的條件提高收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了順利推行自己的一些主張,來到西域的劉虞先是挨個到各個部落去走訪了一遍,從側面瞭解這些族群之中有哪些為人公道、受人尊重、在族群內部號召力強的長者,然後派人上門邀請這些長者前往員渠城一起參加平西王府的奠基儀式,並藉機宴請這些老者。

在宴會上,劉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很誠懇地邀請這些長者們站出來幫助自己一同治理西域。他把道理說的很明白,與其無謂地跟平西王作對到底,結果被徹底排除在核心族群的圈子之外,還不如大家歡歡喜喜地派人來共同制定遊戲規則,一起管理西域。參加宴會的老者也聽明白了劉虞的意思,絕大部分都表示理解和支援,剩下的幾個也推薦了合適的人選。

劉虞作為趙興親自委任的國相,有權力聘任一批幕僚協助自己治理內政,所以接下來,劉虞便組建了一個由各大部落代表參與的“聯合幕府”。

能夠參與到治理西域的偉大事業中來,這對於參與者本身以及他們身後所代表的部落而言,本來就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榮譽。所以,被劉虞招納進入平西王府供事的本地官吏,都十分珍惜這份珍貴的差事,不僅在本族之內大力宣揚劉虞的優厚政策,還積極為劉虞出謀劃策,妥善處理涉及到各族之間利益分配的事情。

劉虞到西域之後不到半年,關於他勤勉溫良、公正廉潔的好名聲便被當地的胡人四處傳播。大家都說平西王從大漢請來了最好的官員擔任王相,只要有劉虞在西域,今後的幸福生活就指日可待。

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已經是遊刃有餘的劉虞,剛剛在西域之地站穩腳跟之後,便開始挖掘西域作為連線大漢與大秦(羅馬帝國)中心樞紐的地理優勢,大力推動當地與大漢以及極西各國之間的商貿往來。

劉虞讓焉耆商人前往大宛、大月氏、貴霜、康居等國尋找血統純正、適合作為珍惜馬種的馬匹,然後以重金想辦法運回焉耆進行飼養,等到這些馬匹經過精細的繁殖之後,今後就可以為焉耆當地的養馬牧民掙回源源不斷的財富。

劉焉還讓人將焉耆婦女組織起來,成立了焉耆脂粉製作的聯合作坊,使得聞名遐邇的婦女化妝品“胭脂”從原料採集、生產製作以及外銷形成了一條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確保外銷的“胭脂”統一,售價統一,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胭脂的產量,還可以增加當地婦女的收入。

焉耆境內有多條河流,還有一座面積甚為開闊的大湖,被稱為秦海。以往河邊和湖邊的漁民只是把這個湖泊當成是予取予求的聚寶盆,卻不懂得保護漁業資源,更不懂如何對捕撈上來的鮮美可口的魚蝦進行深加工,只是曬成魚幹賤賣了。

劉虞在對秦海附近地區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之後,他要求當地的漁民全部到官署進行登記造冊,官署向其頒發可以在秦海捕魚的捕撈證,然後要求這些漁民輪流出船降低捕撈的強度。漁民們捕獲的魚蝦,由官府統一收購之後,銷往焉耆國內如雨後春筍般開設起來的醉仙樓,被醉仙樓從關內招來的大廚師們烹飪成為鮮美的招牌湖鮮,贏得了過往商旅的交口稱讚。

一段時間之後,漁民們發現自己雖然出湖的時候少了,但收入卻增加了許多,而且湖中魚蝦的個頭也變得大了起來。於是漁民們積極響應劉虞後續出臺的政策,自發地打撈秦海之中的汙泥和漂浮物,疏通和清理匯入秦海湖的大小河流。現在漁民們都懂得了保護秦海湖的清潔純淨,就是在保護他們自己的幸福。

如此種種的事例還有許多,都可以看出劉虞在治理西域時的敬業用心,他用卓越的能力也再次證明了趙興不同凡響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