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縱兵奪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進入六月後天氣漸漸轉溫,夜裡的空氣透著舒服的溫度,只是紇升骨城中仍然帶著厚重而壓抑的氣氛。燕北抬頭自宮室向城頭望去,西面城牆紮起火把明亮若白晝,執慣了刀矛的遼東武士拿起皮鞭也絲毫不落人後,成千上萬高句麗俘虜在這樣的威逼下每日勞作接近九個時辰。

“該跟他們說說,再這樣下去會累死人的。”實際上這幾日便已經有累死的了,只是各部都不當回事,屍首往城外沒填的大坑一丟就算完事,抱著手臂依靠在雕著金烏的木柱上,燕北輕聲道:“都死了可不好。”

“將軍在憐憫他們?”

郭嘉立在身側,似笑非笑。他可不覺得眼前這個能在攻城前下令三日不收刀入鞘的青年將軍對高句麗人會有多少的憐憫之心。

事實上也正像他想的那樣,他方才說完,燕北便回過神來,在鼻尖發出一聲嗤笑意味的輕哼,伴著兩肩輕聳隨意地笑言道:“安平鄉才是他們的歸宿!”

千山,安平鄉鐵礦。

郭嘉沒有說話,他只是在想趙雲會不會感到後悔,救下的俘虜若在這些日子裡被累死在紇升骨城牆上還算解脫,否則顯而易見地他們將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操勞下去……這種對高句麗人在伊尹漠的率領下入侵遼東郡的報復懲罰,看上去似乎分外殘忍。

燕北從郭嘉的眼神中解讀出這些意思,但他不願為此解釋什麼。高句麗入侵遼東郡他能夠理解,但無法接受因此而死的萬餘吏民,在他的成長環境中能夠讓他過上好日子的方式便是弱肉強食與多個朋友多條路。可以說完全是這兩條行為準則成就了今日的度遼將軍。

自然而然,他的行事風格中也逃不出這種框架。

能做朋友的人,通常他是不願為敵的;可一旦為敵,後面的事情也就好理清多了。

高句麗人殺他的百姓,嗯,這是因為他的邊防太弱,給了高句麗人可乘之機,他能理解。所以當他領著軍隊殺回來的時候,高句麗也是一定要應當應分的。

“這世上什麼東西,任何事情,都有報應。前些天燕某還在遼東為董仲穎鳴不平,今日可好,沮公與自襄平發來書信,涼州人和幷州人在三輔打起來了,真若你說的一般!”燕北自懷中取出書信遞給郭嘉,抬頭看著天邊火燒一般的浮雲,臉上意欲難明,“涼州將帥經此一役算是完了,董越為牛輔所殺、牛輔為部下所殺,就活下來一個牆頭草段煨。倒是有過一面之緣的徐榮降了朝廷,不過他是幽州人,也能理解。”

郭嘉曾經在襄平聽到董卓的死訊之後便當即說道十萬涼州兵將禍亂長安城,不過目下局勢燕北對此不置可否。

涼州兵再多再強悍,可高階將領沒有誰能活過董卓死後的混亂,中郎將只剩下屯駐華陰的段煨部,而在沮授傳回的書信中顯然段煨並沒有為董卓復仇的意思。段煨段忠明的兄長是涼州三明之一的段潁段紀明,身為武威將門段氏子嗣,他恐怕是斷然不敢與那些校尉司馬一同進攻長安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將軍,那是朝廷,莫說段煨活著,如果涼州大人胡軫、楊定還活著,他們一樣也會投降的。能為董卓復仇者,必為校尉司馬,絕不會是那些將軍。所以朝廷中郎將死不死,無關局勢,恰恰是因為他們死了,才能讓涼州兵有膽量為董卓復仇,否則涼州兵就是一盤散沙。”

郭嘉眉目含笑,難得露出些許欽佩的神情道:“仗義多為屠狗輩,人的思慮越多,反倒越會畏首畏腳。”

聽著這話,燕北反倒陷入沉思。在他心裡對董卓這個人的感情非常復雜,無論董卓擁兵自重還是把持朝政,甚至在於他的死,都對燕北揭示著天下局勢發展的道理。曾經董卓的擁兵自重直至把持朝堂,讓燕北的頭腦裡開出一扇名叫割據諸侯的康莊大道,如今董卓死了,燕北已然靠這件事觀察出將來他若為人所刺,有誰會為他復仇。

他曾經為張純發兵北上,打著復仇的心思;可同樣的事至今,心中感官更好的劉虞為人所害,他依然深恨始作俑者,但復仇的心思卻並沒有當時不顧一切般的強烈。

難道說他變成了一個麻木無情的人嗎?恐怕不是的,因為他的心裡有了更多的追求,無法再不顧一切。現在的他很難再做出像從前遊俠兒般輕生赴死的事情了。

那他身後的一干將校呢?如果自己遇刺,他們能為自己復仇嗎?

恐怕,多半是不會的。麴義是個好將軍,桀驁不馴的性情為他任勞任怨地驅馳,但他可以肯定,如果他不在了,麴義多半不會為他復仇。而旗下趙雲、太史慈諸人也不例外,他們很有可能跟著沮授另投他主;至於張頜,甚至不需要自己身死,只要日薄西山,恐怕就會和遼東的諸多縣令丞一般觀望局勢望風而降。

寧死不降者寥寥無幾,至於會為自己復仇的?

大約也只有姜晉、潘稜了吧!

“回遼東之後,起兵為劉公復仇吧,事情到現在可能已經理不清了,但無論公孫瓚還是袁紹,把他們一舉掃平,就算為劉公復仇了。”直到現在,劉虞死後快三個月,燕北終於做下為劉虞復仇的決心,面色肅然地對郭嘉說道:“我不知曉劉公在世時想沒想過這件事,但大略猜測劉公是不會想的。可他如果想了,一定會在心裡把所有人都想一遍,最後對自己說:能為老夫復仇者,大約為燕仲卿吧!”

郭嘉轉過頭來瞪大了眼睛,並非是因為燕北說要起兵為劉虞復仇。在他看來無論燕北想不想復仇,最後都是要打著這樣的旗號入主幽州的,但若燕北這麼說,便不一樣了。從燕北口中說出的話,真正領郭嘉感到驚訝的是,顯然方才燕北想過,他死後有誰能為他復仇。

這種問題怕是分外殘忍。

“若將軍要與公孫瓚、袁紹開戰,這仗只怕要打好些年。”郭嘉盯著右手掌心,彷彿手裡有花兒一般,左手不住地在掌心碾過,說道:“高句麗之事若定,則東面再無掣肘,將軍當派遣一精悍將校據常山、中山,居高虎視平原,則進可下冀州退可守門戶。”

說實話燕北現在對什麼事都缺乏專注,平日裡用心豢養的一干將校最後可能沒幾個人能為自己復仇,這種事情雖然感同身受,心知這不是容易的決斷,可內心終究難以接受。

擺擺手,燕北望著天邊火雲卷舒神色寂寥,這才轉過頭對郭嘉灑然笑道:“我聽說你昨日在城上挑了幾個高句麗女子作為家妓,派人送回遼東了?”

“將軍知道了?”聽到燕北的問話,郭嘉非但沒有一絲羞澀反倒神色坦然地點頭說道:“嗯,挑了三個。”

“要小心那些人,不要讓她們將你刺死。”男好女色,人之常情,燕北也並非那種死板之人,只是叮囑郭嘉注意安全,隨後便對郭嘉催促道:“待回還遼東,擇日挑選賢淑小娘成婚,少熬夜酗酒,步態虛浮如何能擔當大任?”

郭嘉狡黠笑道:“將軍擔當天下大任即可,在下只需飲些酒水縱情聲色,出謀劃策爾,哈哈!”

燕北還想再規勸郭嘉幾句,卻見一騎卒快速於殿外勒馬,亮明印信後快步穿過中道疾走而來,奔至十餘步外拱手行禮後說道:“稟報將軍,太史校尉於城南五十裡與敵援軍交兵片刻,傷敵數百後撤,見敵攜攻城軍械,欲子夜襲營火燒器械!”

這一聲軍令教燕北與郭嘉猝不及防,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的驚訝,郭嘉驚道:“來的好快!”

燕北探手自士卒手中取過太史慈的親筆書信,望上一眼後這才舒展眉宇,遞給郭嘉道:“無妨,高句麗將帥為庸人爾,民夫士卒臨戰時擠作一團,一萬六七千人……不過這兵力著實多了些,就算一半民夫,也要有八千餘眾的軍士啊!”

高句麗兵何其多!

自梁水到紇升骨城,他們擊破整整一萬五千的高句麗兵,剩餘幾千人要麼潰入山林要麼逃向國內,最後伊尹漠僅僅帶著幾百人逃走;在北方與扶余人的戰場上還有三萬兵員,裡裡外外這便是至少五萬人,如今高句麗又從國內發兵八千?

那豈不是說高句麗有至少六萬大軍!

區區一東夷屬國,擁兵六萬而漢朝不知,可想而知近百年來漢朝對高句麗的掌控力已經低至最底!

其實燕北不知道,因為那些民夫與紇升骨城難民混在一起才使得太史慈以為他們有近兩萬人,而實際上……不過六千軍隊而已。

不過就算六千,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傳信給太史慈,讓他放手與敵人周旋,能拖幾日是幾日。”說罷,燕北這才轉過頭,對郭嘉搖頭說道:“南面已經遇到敵軍,恐怕北面也不遠了。傳令孫輕,派出哨騎沿途搜尋五十裡,防備大隊兵馬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