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縱兵奪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三】

“張遼小兒,我還未去尋你,你倒先來了!”

夏侯淵一路都緊緊攥著拳頭,自良山兵敗起,他便憋著力氣要和張遼再戰一場分出勝負,此次聽說張遼領兵攻打他們的家鄉譙縣,當即火冒三丈地領兵出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換一般人,前番為張遼所敗,或許心氣上便低上一等,可夏侯淵非但沒有絲毫遲疑,反而更加精進地籌謀針對張遼作戰特點的戰術,以期徹底擊敗這個敵人。與之相對的是曹操對這本家兄弟的信任,儘管夏侯淵前番敗於張遼之手,但此次仍舊讓夏侯淵領兵出征。

當然了,曹操就在後面領軍壓陣,也不怕夏侯淵出什麼紕漏。全軍聽聞張遼在沛國出現的訊息幾乎相同的都是又喜又怒。喜的是知道張遼在哪便不必擔憂他的神出鬼沒,但同時也因家鄉被張遼領兵而憤怒……張遼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打譙縣。

譙縣是個小地方,不要說在兗州豫州,就算在沛國裡都不算什麼機要位置。即不臨大河也不臨大山,戰略上唯一亮點大約也就是臨著四條交通要道,可這只需駐上一曲人馬便能封阻,何必賣力不討好地進攻只有千餘駐軍的小城?

沒有別的原因,張遼就是想要激怒他們,吸引他們。

但這事躲不過,就因前些時候說的,譙縣掌握著交通要道。也就是說,就算張遼不攻打譙縣,想要繞過濟陰郡的曹軍也只能從這邊來,沒有別的選擇。

夏侯淵這次不小看張遼了,儘管他的兵馬還在疾行,但並未與東路諸軍拉開太遠,像個不過十餘里路程,一路向譙縣奔去。當他接近譙縣,當即命斥候向東灑出三十裡,時刻回報張遼部援軍動向。

望著越來越近的譙縣城池,幾名曹氏將領的臉色都不大好……張遼攻城的速度太快,顯然有備而來,不過幾個時辰城頭便已換了旗幟,這自然是張遼手快,可他們並沒有攜帶攻城器械啊!

一群人火急火燎地趕到譙縣城下,望著兩丈高的城牆紛紛沒了脾氣,這才想起他們來時根本沒想過會打城戰,各個只想著援救譙縣,連雲梯都沒準備。

好嘛!上萬軍隊圍著譙縣城池三面席地而坐,看上去就像一群軍紀良好的起義軍!

連軍帳、營造事物全都丟在後軍輜重由夏侯惇帶著前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這幫人可以歇了。

“也不知道,咱跑這麼快,過來圖什麼?”

“抱怨有屁用,你來的時候就想著帶雲梯呢!”

諸將聚在一起抱怨片刻,散去前往各自駐防的城門外領兵。現在再抱怨也已經晚了,只能等後軍的夏侯惇領兵前來才能發起攻城。

至於城中的‘張遼’突然領兵殺出來這種情況,幾乎沒有存在的可能。

“張遼不是傻子,三門之外是我軍最精銳的衝突士,我反倒擔心當主力趕到他會從東門逃跑。”夏侯淵籌劃一番,對李典說道:“曼成,就請你領兵繞過城上敵軍耳目,於東門外十五裡設下關防,阻攔敵軍。如果敵軍大部自東門走脫,請你無比阻攔他們一刻光景。”

李典只有三千部下,指望攔住城中‘張遼’所領萬餘大軍幾乎沒有可能。但張遼在追逃間同樣不敢死戰,只要李典能阻攔張遼部敵軍半數一刻時間,待夏侯淵等人反應過來領兵殺上,便是一場大勝。

李典當即領命,儘管他知道這將是慘烈的活計。但凡張遼部軍士要突圍,他們就像河面橫船的走軻想要以一己之力攔住衝鋒的鬥艦般被撞得粉碎。但沒有辦法,諸部將軍中,只有他的部下有這樣力挽狂瀾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諸部兵馬中,也只有他的部下不姓曹。

曹操很公道,李氏宗族的戰功從不會少;但諸將同樣對他也不夠友好,當艱難的戰事來臨,誰不希望將別人推出去呢?不過當自己就是這個‘別人’時,悲哀也無法避免。

陳宮看不見李典去了哪裡,但他知道城下的敵人變少了。

三面城牆外總共上萬敵軍,一下十之二三不知去向,無論如何都能瞧得出來,不過陳宮並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他的注意力一直盯在張遼離開的方向,只要敵軍沒有去那邊,便說明情況不壞。

而如果不在張遼離開的那個方向,敵軍便只有可能去一個地方……東門外的遠處,圍師必闕的訣竅,在城外稍遠的隱蔽處屯兵,十里之外,那是最讓逃兵放鬆警惕的地方,也是圍城作戰中最容易出現大規模傷亡的地方。

“石砲能砸中他們麼?”

陳宮不是武人,但同樣精通六藝中的射術,挽開長弓便朝著敵軍陣線拋射而去。看著箭矢扎在上百步外的開闊地將左右敵軍嚇一跳,他不滿意地搖搖頭對身旁將官又好似自言自語道:“有些遠了。”

遠的不是勁射而出的箭矢,是敵軍據守的位置。居高臨下的箭矢射出上百步並不出奇,但石砲不能達到這樣的射程。燕軍的石砲算不錯的了,陳宮聽說最早出現在幽州戰場的石砲僅僅能拋射巨石五十來步,現在的石砲普遍在七十至百步之間的射程已極為優秀,但面對這樣的圍城戰鬥仍舊有力不逮。

他倒希望這五十架石砲換做武鋼弩車,能給敵軍造成更大的士氣打擊。

“把弓弩隊調過來,射遠。”陳宮將長弓放到一旁,對左右道:“敵軍不願攻城,激怒他們,或讓他們退避。”

當下的情形敵軍不願攻城是必然,即便弓弩能造成幾十人的殺傷也未必能逼迫敵軍攻城,沒有五倍兵力與攻城軍械,攻城永遠是吃虧的活計。但陳宮別無選擇,他不能什麼都不做看著別人圍城,把一切希望都交給張遼。

只要敵軍在弓弩下退避,便能打擊他們如虹的士氣,不論敵軍在接下來做出什麼選擇,對陳宮而言都是好事情。

幾百個弓弩手在城頭久違,當箭雨如蝗向敵軍射出時,在他們的身後,東城牆的遠方,卻傳來喊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