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縱兵奪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

夷洲,或者說這個時代鬼知道叫什麼名字的海島東去千二百裡的海面上,一場海戰剛剛結束。

交戰雙方是天下諸侯中屈指可數擁有海船的燕氏與孫氏,指揮這場海戰的是燕氏水師將領田豫與孫氏水軍將領……不是水軍將領,是孫氏首領孫策。

雙方以遮天蔽日的船艦交戰於此處,單單裝載火油衝陣的火船便有上百,接戰堪堪兩個時辰,海面上濃煙滾滾,遠遠望去船隻斷木飄滿海域。當戰事結束,海面上漂浮的屍首引來成群結隊的大魚與飛鳥竟食,場面殘忍無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以船艦損失來計算,這場海戰的失敗者是田豫。當孫氏戰船離開此地後,田豫的部下查點餘下戰船,僅剩三百餘艘,其中鬥艦更是足有四成損毀。

這幾乎掏空了燕氏水軍這些年來各個港口船場出造船的積蓄,再無法組織起近千艘戰艦的龐大攻勢。反觀孫氏的戰船受損不多,他們自岸上逃遁入海便是絕境之勢,聯千餘戰船民船被田豫圍堵至此追擊,付出船艦折損三成、兵員傷亡落水四成的損失,成功突破包圍,還給予田豫部不亞於他們的重創。

逃出生天。

這對孫氏而言顯然是一場勝利。

但實際情況並未好到哪裡去,孫策的座艦在海戰中被擊沉,沒錯就是擊沉——孫策從沒見到過有人會把投石炮與武鋼弩車裝在鬥艦上。會戰之初的場面極其慘烈,間隔四百步東吳水卒在龐大戰船上投射弓弩,接著在二百步外投射第二輪箭矢,接著準備第三輪。

值得一提的是,江東人從吳郡離開時慌不擇路地開走岸邊所有能動的東西,所以孫策的座艦是一艘橫行大江的樓船。因為上有五層,弓弩投射距離更遠,實際上他們在五百步時就已經可以準備放箭了,只不過因為船上儲存箭矢不多,為了刻意追求精準,才在四百步放箭。

當田豫的先遣船隊逼近二百步,孫策還以為他們的目的是近身接戰,躲避箭雨的江東水卒大多笑彎了腰。樓船的船舷比鬥艦足足高出八尺,燕氏水卒如果想爬上樓船,難度絕非一點兒半點,最大的傷亡將會來自頭頂的長矛。

但劇情和孫策的部下想象中不同。

燕氏鬥艦在百十步外紛紛打橫,露出其側面船舷的石砲與武鋼弩,飛石與長矛齊出,把孫策軍砸得哭爹喊娘。

顯然,對孫策軍來說,田豫的這種操作——超綱了啊!

樓船堅固的船舷與吃水線那面堅固的船板並不能阻擋能將城牆砸出豁口的石砲,守城用的羊石頭迎面把船頭砸漏,船頭加裝青銅獸面撞板直接被三塊飛石擊碎脫落,接著船首漏水無可避免。

龐大的樓船在海上即便沒有風浪,因重心太高也有側翻的風險,何況漏水之後。孫策落在海里,隨後被部將乘鬥艦救起,不過樓船上其他人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孫堅三子孫翊、幼子孫朗落水而亡。隨軍武將文臣陣亡無算,最悽慘的便是承載著孫氏女眷的戰船因押後被繞路偷襲的校尉倫直扣下。

搶奪家眷船的戰事不要太簡單,因為船上的護衛武士居然都是女子婦人,而倫直所率的校尉部則皆是汶縣久經操練的老卒,不過片刻便扣下船上百十餘孫氏家眷,操船遠離戰陣,待孫氏主力反應過來時已來不及追趕,致使軍心大亂。

損失還是次要的,關鍵問題是這場水戰並非孫氏意料之中,就算趁勢將田豫的船隊盡數擊潰都沒有用。擊敗孫氏的不是田豫也不是徐晃,是江東本土那些叛變的世家大族,轉手將先前效忠的主君賣給燕氏,把他們從城池中驅逐出來,孫策是逃命來的。

沒有城池、沒有輜重、沒有土地,死一個兵他都心疼,更別說船隊幾乎被燕氏毀掉近半,還被搶去族中女眷。

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而是孫氏在遷徙途中受到截擊,損失慘重。

孫策想去的是吳郡南走兩千餘裡西面的不知名海島,實際上他也沒去過那個地方,就連聽聞也只是從周瑜口中聽到這個地方,而且周瑜也沒去過。過去他們只是從來往客商口中聽見這個地方,知道海上有那樣一個大島,足夠他們繁衍生息。可如今田豫的船隊就橫在南面,將他們前去的去路阻斷。

有心退回吳郡,卻又深知江東已為徐晃部佔領,過去他們據守揚州便打不過徐晃,更何況如今。

在海河州的列姑射,也就是不知名小島邊上,孫策的船隊在此停靠,清點軍卒後他們堪堪還剩三千餘軍卒,原本顯現出緊張的戰船居然有了富餘,更悽慘的是海戰對人才的損耗。如今孫氏可用大將只剩周瑜、蔣欽、韓當、祖郎等不過十餘,謀士幕僚則更少,除了張昭之外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名士……在這次州人聲勢浩大的反叛中,各地諸郡縣長吏是中流砥柱,皆反了孫氏。

而孫氏,也只剩下孫策與孫權。

似風中殘燭,不堪一擊。

他們所佔據的海島不過方寸之間,三千餘軍卒不過兩個時辰便從東走到西、從南走到北將整個小島巡查乾淨,除了有些走獸之外,整個小島毫無人煙,地勢除了一座高聳的山石便一馬平川。

可孫氏並沒有馬,只能用腿來丈量。

孫策將這座無名島嶼稱作蟹島(赤尾嶼)。

好在燕氏的水軍沒有追擊過來,這給了孫氏休整的機會。

在這座島上,孫策得到了野果、獸肉、魚肉及木材,並得到流竄途中的落腳點。因這座島不足以養活他們三千餘壯男,他們迫切需要航行至有人煙的島上才能繼續存活。周瑜根據早年遼東商賈的見聞向孫策建議道:“昔燕氏平高句麗時,其國王子伊尹漠曾自樂浪入海南行至瀛洲,言說瀛洲有大島,島上兵弱,可活人。”

孫策在海島上點起篝火,木枝串著海魚烤得劈啪作響,將目光望向東北方向的茫茫大海。

朝這個方向航行過去,可能會抵達‘瀛洲’,也可能會抵達樂浪甚至遼東……不論是哪個地方,都將有另一場大戰等待著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