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錦州,遼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章 錦州,遼東

錦州,都督府。

一身金色山文甲的祖大壽坐在公案後,聽著城外的隆隆炮聲。

自從清兵修好義州城,開墾出周圍的荒田之後,就開始向錦州發起了攻擊。城外各處的墩臺、炮臺已經多數陷落,清兵的大營離錦州城越來越近了。這就像是套在祖大壽脖子上的繩索一樣,讓祖大壽覺得越來越窒息。

祖大弼從外面風風火火的進來,身上的棉甲有兩個孔洞,不過並沒有血跡。

“外面就剩四個墩臺了。”祖大弼隨意的說了一句,就自己坐下來,端起茶几上的涼茶就開始灌。兩口就把茶喝完,開始呸呸的向外吐嘴裡的茶葉。

祖大壽看著這個人稱‘祖二瘋子’的兄弟,皺眉道:“你出去了?!”

祖大弼拍拍身上,大聲的說道:“沒事,裡面還有鎖子甲呢,就是被清兵射了兩箭。還好我跑的快,要不然讓清兵的火器營趕過來,那就要被打成渣子了。”

祖大壽見祖大弼沒事,於是放心下來,教訓道:“沒有我的將令,以後不準出城!”

“知道了,”祖大弼無精打采的說道:“出去也沒用,他們的人多,大炮比咱們的打的還遠。除非是背城而戰,否則出去了也是送死。”

祖大壽苦笑道:“打了這麼些年了,他們還能不知道這個道理?恐怕根本就不給咱們背城而戰的機會。”

“朝廷怎麼說?”祖大弼問道。

祖大壽喪氣的說道:“還能怎麼說?死守待遇。”

“可是這都兩個月了,援兵也沒見著啊。”祖大弼不滿的抱怨著。

祖大壽摸摸他發白的鬍鬚,嘆息道:“清兵已經分兵南下了,松山,杏山都自顧不暇呢,哪裡還能派兵來救援咱們?還是等洪亨九(洪承疇)吧。”

“希望他能來的快點兒吧。”祖大弼說道:“咱們的糧草可是不多,柴碳就更少了。”

祖大壽靠在椅背上,無奈的說道:“熬吧,能熬到什麼時候算什麼時候。”

祖大弼知道祖大壽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也沒什麼反對的。他們祖家已經對得起大明了,沒有必要為了大明而賠上全家族的性命。而且清廷那邊還有祖可法這個義子在呢,也算是便宜。唯一可慮的,就是清國皇帝洪太了,當初祖大壽在大凌河堡詐降跑了回來,之後又幾次拒絕洪太的招降,還在這十年的作戰中殺傷了不少清兵,也不知道他們投降之後是個什麼結果。所以這是最後的選擇,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行吧,”祖大弼站起來,說道:“我回去休息了。今天估計清兵也到這裡了,應該不會再攻了。”

“嗯,你去吧。”祖大壽點頭同意。他此時側耳傾聽,發現城外的炮火確實是停了下來。

以前清兵善於野戰,也就是藉著騎兵多的優勢。遇上堅城還有大炮,他們也沒辦法,光在錦州和寧遠就被打敗了好幾回。可是自從崇禎四年(天聰五年)之後,清兵的大炮就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口徑也越來越大,威力也是跟著向上漲。要不是錦州城裡的軍兵不少,而且城池堅固的話,也是不可能堅守多久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北京,平臺。

雖然叫的是平臺,可是這裡卻是雲臺門的一個大殿。崇禎皇帝在這裡召見兵部尚書陳新甲。

“陳卿,”崇禎皇帝問道:“錦州的情形如何?”

陳新甲回道:“啟稟陛下,薊遼總督洪承疇已經離開山海關,抵達寧遠,就近指揮松山、杏山等各軍,防備建虜,救援錦州。”

崇禎又問道:“那錦州可能固守?錦州有失,松山、杏山必不守,而後寧遠受敵,山海不寧。遼東,京師肩臂,遼東有失,山海有警則京師一夕數驚。遼東萬不能有失。”

陳新甲躬身回道:“洪承疇來函說,建虜來勢洶洶,不但圍攻錦州,而且還分兵來攻松山、杏山。他說,要救錦州,必須要另派大兵來援,單薊遼兵力,防守尚且艱難,難圖進取。”

“那兵部就籌劃起來,抽調援兵,救援錦州。”崇禎立刻說道。

他現在還是有些底氣的。張獻忠已經元氣大傷,逃進了山裡,只要再加把勁兒,就能把這個破壞招撫大好局面的罪魁禍首給剿滅!而羅汝才這夥子,也是被圍在了湖廣興山、房縣一帶,剿滅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他現在覺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內部的叛亂很快就能被平息,而剩下的就應該是著力去解決不斷在遼東挑事兒的建虜了。

陳新甲回稟道:“臣已經同戶部問過了,現下戶部無錢亦無糧,遼東也沒有多少存糧,即便是有援軍,也派不出去。”

崇禎的臉色一下就黑了下來,又是沒錢,又是沒糧。要是廷議的話,唯一的結果就是讓他發內帑了。

陳新甲抬眼一看,見皇帝變了臉色,於是立刻說道:“陛下,為今之計,只能讓錦州和松、杏等地先行固守了。等今年的秋糧還有三餉收上來之後,援兵的糧餉才能湊齊,那個時候就能派兵去救援了。”

崇禎皺眉道:“錦州能堅持的住嗎?”

陳新甲趕緊解釋道:“錦州城高池深,又有祖大壽坐鎮禦敵,應該是能守上一陣的。錦州不克,建虜就不敢分貿然南下。只要松、杏有大兵聚集,那麼錦州南面應該是不會有多少建虜的。這樣的話,對於錦州來說,還有一個得到接濟的通路,堅守一段時間應該沒有問題。”

崇禎點頭道:“看來只好如此了。給洪承疇和祖大壽去個公文,一定要讓他們相互支應,堅守待援。若是援兵大集趕到之前陷城失地,一體治罪!”

“臣遵旨。”陳新甲躬身接旨。

崇禎又吩咐道:“再催一催楊先生,讓他儘快剿滅流賊,朝中還有很多事情要仰仗楊先生呢。”

“是,臣會給楊閣部去文的。”

“嗯,陳卿下去辦公吧。”崇禎讓陳新甲退下。

等陳新甲出去之後,他拿起筆,讓王承恩鋪好宣紙,在上面寫下了“滅寇雪恥”四個大字。他看著一氣呵成的這四個大字,覺得滅掉建虜,恢復祖宗基業,中興大明就在眼前了。他放下筆,滿意的點頭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