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功虧一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功虧一簣

洪承疇七月二十六日誓師出征,四天後到達松山。xshuotxtcom在乳峰山和東西石門一帶列陣布營,與清兵對峙。

剛開始還挺順利的,明軍在乳峰山上架炮,和錦州城的炮兵一起向圍城的清兵開炮。乳峰山離錦州城只有五、六裡,讓清兵處於兩面受敵的窘境。

清兵為了擺脫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發起進攻。趁楊國柱的車營還還沒有展開,迅速突擊,楊國柱的軍陣大亂,最後楊國柱也力戰而亡。不過明軍兵力雄厚,清兵並沒有形成進一步的戰果。

而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也趁勢派兵突擊,可是由於援軍沒有攻過來,不能相互配合,也只能在攻克兩條防線之後無奈的退回了城裡。

之後幾天,明、清兩軍互有攻守,但是雙方都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明軍剛來,兵力眾多,士氣正旺,所以小勝幾陣,暫時佔優。

所以剛剛換防過來的多爾袞感到了壓力,於是只好向盛京求援。皇太極得到訊息,也是十分焦急,於是立刻讓各部兵馬向盛京集中。而他本人,也因為焦慮而又開始流鼻血,於是出兵的時間後推三天。

八月十五日,皇太極捂著鼻子,帶著三千精兵先行,讓阿濟格帶著大部隊跟進。到達前線之後,發現明軍攻勢勇猛,兵力蝟集在一起,很難對付。本來有退兵之意,可是恭順王孔有德等漢將卻是極力勸阻,認為敵人聚集在一起,所帶糧草必定不多,只要斷敵糧道,敵兵必潰。

皇太極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命令部隊在松杏之間列營,並且召集錦州的百姓,帶著工具派去挖掘溝壕,將明軍的後路斷絕。而後擊敗明軍的運糧部隊,沿路追擊,發現了明軍的糧食放在了海中的筆架山。

筆架山與大陸有一條通路,漲潮的時候被海水淹沒,退潮的時候就從海上顯露出來。清軍乘勝追擊,一舉將存於筆架上的糧草奪取,可供十萬大軍食用一月。

雖然與清兵大戰了一陣,想要突出重圍,可是清兵拼力抵抗,明軍沒有取得進展。此時明軍相當於被清軍圍困與松山之間,不但後路被截斷,糧道也被斷絕,所以讓明軍眾將方寸大亂。

洪承疇鑑於戰事緊急,出了松山城。而張若麒,邱民仰等人卻是留在了松山城中。

“諸位,”洪承疇在大帳中沉聲說道:“現在大軍被圍,正是我等併力向前,擊敗北面的清兵,與錦州城兩相夾擊,一鼓解除錦州之圍的大好時機。”

八位總兵官都是沉默不語。

王樸率先說道:“督師,咱們只有三日的糧草了。”

洪承疇大聲的說道:“只要諸位奮力作戰,何須三日,只一日便可擊敗圍錦州之敵兵。錦州城內自有存糧,而後兵合一處,背靠堅城,與敵決戰。之前有逃人來報,清兵已經乏糧,就算他們想要繼續圍困,也必不能久持。”

馬科說道:“現下清軍已經奪取了筆架山上的糧草,足夠他們食用一月了。松山城內的糧草不多,若是咱們進戰不利,沒有擊破清軍的防線,那咱們不是要餓死在這裡了?”

“是要諸位有死戰之心,我十萬大兵,兩面夾擊,還不能擊破清兵的三道防線?!”洪承疇厲聲說道:“要是有畏敵不前者,本督師可就要請尚方劍了!”

眾將又都是沉默下來。雖然尚方劍只能斬副將一下的軍將,可是在這種情況下,殺個總兵官也不是什麼大事。而且當年袁崇煥就殺了毛文龍,當時也沒有什麼事。要不是有清兵圍困京城的事情發生,袁崇煥殺毛文龍的罪責也不會被追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洪承疇正要下達各鎮兵將的作戰次序,一個小校跑進來,半跪於地,將手上的一封信舉過頭頂,大聲的稟報道:“城內張監軍來函。”

洪承疇無奈,只好將到了嘴邊的命令咽了下去,抬手道:“呈上來。”

洪承疇的親兵把信接過去,交給了他。洪承疇開啟信函,臉色瞬間就變得難看起來。

李輔明看著洪承疇臉色不好,以為又有什麼不好的訊息,拱手問道:“督師,可是有什麼訊息?”

這白紙黑字的,洪承疇也不敢隱匿。要是隱匿了,這次作戰若是能建功的話,那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是憑現在這些總兵的態度,要想取勝也不容易。將來即便是僥倖能逃回去,也是不小的罪名。而且張若麒就在松山城中,要和這些總兵官取得聯系,也不會費什麼事,他想隱匿也隱匿不下來。

洪承疇低聲的說道:“監軍來信,說此地乏糧,建議大軍向南突圍,回寧遠就糧。等整頓軍伍,備齊糧草之後,再起大軍來解錦州之圍。”

眾將此時都隱隱的高興起來。南邊雖然也有清兵阻擋,可是畢竟才剛派兵過來,就算建立防線也必定不堅固,要突圍出去還是比較容易的。

洪承疇皺眉道:“這只是監軍的建議而已!眾將有什麼意見?”

“還是聽監軍的吧。”唐通低聲的說道。

曹變蛟抱拳道:“末將聽督師的。”

李輔明說道:“監軍說的有道理。萬一作戰不利,咱們這裡就是死地。”

其他眾將不再開口。

洪承疇見軍心已墮,只好說道:“那就聽從監軍的意見,今夜突圍。王樸、唐通、白廣恩,你們三鎮兵馬為左路,其餘等人為右路。今夜初更,同時進兵,向南破圍而出。”

“末將遵令!”八個總兵官都是抱拳,大聲的應答著。

洪承疇揮揮手,吩咐道:“都去準備吧。”

可是到了傍晚,本來佈置好的事情卻是出了問題。還沒到初更呢,大同總兵王樸就帶著部隊先突圍了。他們有十多萬大軍,要是按照計劃進兵,那必定是慢吞吞的。等他們靠近清兵的防線了,清兵就已經準備好了。這是逃命的時候,還是先衝出的佔便宜,留在後面的吃虧。

各鎮人馬都明白這個道理,於是在王樸帶著部隊先跑之後,各鎮人馬開始相互爭道。十餘萬兵馬一起向南跑,隊伍相互推擠踐踏,混亂不堪。隊伍還沒有接近清兵的防線呢,就因自己踐踏而死傷不知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