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二章 看不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二章 看不起

晉溝河北岸。*xshuotxt/com

“報,”一個親兵騎馬過來,彙報道:“流賊距離這裡還有十里。”

李巖點頭道:“再探。”

此時他就在晉溝河北岸,在方圓二十裡唯一的木橋後方。騎兵已經派了出去,遮斷流賊的哨探,凡是進入五里之內的流賊哨探,全部都要清理。不過好像張獻忠派出的哨探並不多,沒有聽到幾聲槍響。

他在這裡有兩千人,在上游十里有黃得勝帶領的一個千人隊,下游十里有李牟帶領的兩個千人隊。除了他這裡已經在橋的兩側沿河列好陣之外,上游和下游的部隊都是機動作戰,要是有敵人向兩側迂迴,他們就負責攔截。

過了一會兒,兩百騎兵都是跑了回來,透過木橋過了河,回到陣列後面休息。他們讓馬匹休息,給馬吃些材料和豆料,讓戰馬早些恢復體力,很可能不久之後還要他們去追擊呢。同時他們還要將手銃的彈藥都裝好,要隨時都能投入戰鬥。

此時敵人的前鋒已經出現在近前了,除了少數幾個親兵還在監視,其他的人都過了河,回到了部隊裡面。

此時袁老山和時遷也在前鋒陣營裡,他們做為帶路的嚮導,引導大軍前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就說過吧,”袁老山向旁邊的張能奇說道:“沒有哨探的回報不是什麼好事,李巖的騎兵很厲害的,能把咱們的哨探全部消滅。”

“閉嘴!”張能奇不耐煩的說道:“他能有多厲害?!我這裡有五千人馬,後面父帥還有十萬大軍呢!他能敵的過?!”

時遷心裡搖頭,十萬不過是號稱而已,真正的可戰之兵只有兩萬多而已,再加上老營,還有裹挾來的百姓,也不過六萬而已。

又走了一陣,他們終於看見了晉溝河,還有河對面已經列好陣的部隊。

“哎呀,這條河怎麼變的這麼大了?”時遷首先驚訝的說道。

袁老山也是吃驚的望著到了河床三分之一高度,足有二十多步寬的晉溝河。這些年一直少雨,晉溝河也流量變小,成了一條不足三步的寬的小溪,可是怎麼現在一下就變成大河了?

其實這是李巖準備之一。他知道流賊向這裡進發之後,就讓部隊,還有這裡的百姓一起動手,在下游十多裡的地方建立一道堤壩。現在水流不大,正好方便他們幹活。不到一天時間,他們就把堤壩建成了。而且還在堤壩後面放上了炸藥,只要流賊從下游迂迴,就可以炸燬堤壩,讓水流來阻擋一下流賊,為他們的後續佈置爭取時間。

而且李巖已經給後面的縣城發出了死守的命令,他雖然想擋住流賊的進攻,可是這裡平原為主,流賊又是人數眾多。流賊要是不想決戰,從其他道路繞過去的話,境內的的一些損失怕是不能避免了。

張能奇看著河對岸的部隊,皺眉道:“這就是你們說的那個李巖的部隊?”

袁老山點頭道:“沒錯,就是他的部隊。你看,前面的士兵,那亮閃閃的都是鎖子甲呀。還有他們的陣型,前排是刀盾,之後是長槍,再後面是弓弩手,不論距離遠近都能攻擊。尤其是那陣列空隙之間的大炮,威力驚人呀。”

“這裡就這一座橋?”張能奇繼續問道。

時遷點頭道:“本來是條小溪的,根本不用橋。可是不知怎麼的,這條河變得這麼大了。這裡方圓二十裡,只有這一座橋。”

張能奇看了一會兒,對親兵吩咐道:“向後面的大帥報告,這裡遇到官軍,拒河列陣。只有一座橋,是進攻還是繞路,請大帥示下。”

等親兵離開之後,張能奇就想靠前觀察,卻是被袁老山和時遷給攔住了。

時遷勸道:“將軍,可不能靠近。李巖的大炮,能打五百步遠呢。”

“笑話!”張能奇不屑的說道:“五百步遠,他能打的中我嗎?”

袁老山笑著說道:“那將軍也不必親身範險,讓手下過去看看就是。其實不用過去也一樣,李巖的陣型簡單至極,就是幾排士兵列成一線,沒有什麼好看的。”

張能奇覺得也有道理,於是讓一個親兵去檢視。親兵很快回報,和袁老山說的一樣。並且彙報說,這河水流的很慢,應該是被下游擋住了。

“那還等什麼?趕緊去下游搜尋,看看堤壩在哪裡。”張能奇命令著。

去探查的親兵剛走,張獻忠的命令也到了。就一句話:有什麼好問的?!直接打過去!

張能奇命令道:“把咱們的大炮也推上去。”

張獻忠他們轉戰各處,攻下不少縣城,還打敗了不少官軍。雖然也有失敗的時候,可是留下來的家底還是比較厚的。光是張能奇的前鋒軍就有十多門炮。有小號的弗朗基炮,還有小些的銅炮,都是放在車上推著,緩緩的向河岸推了過去。

李巖在馬上看見敵人的十多門火炮也推上來了,還有些緊張。不過看到那些火炮的口徑,最大的也不過是兩寸而已,他也就不怎麼擔心了。

“讓炮兵準備,一旦他們停下來,就把他們打掉。”李巖命令著。

“是!”親兵答應一聲。

李巖又補充道:“先用霰彈,殺傷敵人炮手。要是有時間,再用實心彈,摧毀敵人的火炮。”

“明白。”親兵見李巖揮手,就立刻跑去向炮兵傳令。

這個時候李巖帶來的霰彈,就是改進過的葡萄彈。不再用麻布包裹,而是用紙筒替代。裡面又參雜著碎木屑,所以彈丸減少了到了三十顆。這樣的薄紙殼可以有效的減少彈丸與炮膛的摩擦。因為沒有像葡萄一樣的凸起了,所以就叫了一個霰彈的新名字。

看到大炮已經距離李巖的陣線不到兩百步了,還再向前推進。時遷趕緊提醒道:“將軍,太近了!這個距離太危險了。”

張能奇皺眉的說道:“見過大炮嗎?大炮是有射程的!沒有進入射程,打了有什麼用?!我們不是那些發不出餉,吃不飽飯的官軍!”

在與李巖的軍陣接近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之後,炮兵們終於停止了推進。這些來自官軍的炮手們終於開始準備著發射炮彈了。固定炮車,搬運彈藥,調整射角一件件忙碌著。

“轟”,“轟”,“轟”三聲炮響突然響起。還沒等張能奇高興呢,就看見自己這一方的炮兵有好多慘叫著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