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間

等侯恂到了保定,也終於收到了左良玉的回信。信上說的慷慨,什麼但有差遣,萬死不辭。而且說即刻就會帶著三十萬大軍北上,願意在他的麾下剿滅流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侯恂一陣苦笑,別說是三十萬大軍,就是三萬軍兵,他也供應不起糧草。而且現在開封也沒有危險了,他也不想再進取了。關鍵是和流賊作戰,最近官軍是幾無勝績,不論是戰敗落於賊手還是隻身逃脫,結果都不會好。於是他也順勢給左良玉回信,讓他不用來了。

不過侯恂也要向皇帝交代,就他把左良玉的情況給皇帝報上去,並且請求把李巖的部隊讓他指揮。他迴歸德老家的時候見過李巖的兵將,知道那是一支強兵。而且他還知道歸德府有糧食,不過都被李巖截留下來養兵了。所以他想把李巖弄到名下,總是能弄些功績來裝點門面的。

但是結果卻是令他失望,他的奏章才剛發出去,就收到了朝廷的邸報。李巖在開封城下力挫闖賊,保開封不失,被晉升為總兵官,並且負責開封防務。而陳永福也因功晉封太子少保,而且專事追剿河南境內的流賊。既然這兩人都有了差遣,再給他統領也就不太可能了。

而他同樣得到訊息,現在京城裡正在醞釀對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彈劾,所以其他事情都顧不上了。即便是周王想要招李巖這個武將為郡主儀賓的事情,也只是在朝堂上被大臣們反對了一下而已,御史言官們的火力還是全部向陳新甲發射,誓要把這個漢奸國賊扳倒不可。

陝西的孫傳庭同樣沒有了進兵河南的急迫感。他趁著這個時機,開始加緊訓練新招募的軍隊。他把賀人龍的兵馬分配給陝西的其他諸將,才把將領們安撫下來。

陝西的軍屯在他蹲大牢的這三年時間裡,又都被官紳人家給弄去了。朝廷沒有糧餉給他,而且他在北京的時候剛出獄,不瞭解情況,說五千兵馬就能平定流賊。現在既沒有訓練有素的軍兵,又沒有充足的糧餉器械,所以他現在十分艱難。

他現在要訓練軍兵,要籌集糧餉,要整頓器械,所以很高興開封能夠守的住,能給他一段時間做這些事情。雖然朝廷還是讓他出兵河南,不過既然開封暫時沒有危險了,周王也沒有危險了,他是能拖一時算一時。

開封,周王府。

周王指著陳永福送來的告示,對李巖面無表情的問道:“這個你怎麼解釋?你們有什麼約定?”

李巖的面前也放著同樣的一張告示,上面寫著:李巖將軍,我已如約讓出中牟,請將軍接收。落款是奉天倡義營文武大將軍,李自成。

這是陳永福離開開封之後,輕鬆的收復中牟,鄭州等地之後送回來的。李際遇不敢和陳永福對陣,將這些州縣劫掠一空之後,帶著錢財糧食又退回他的老巢去了,倒是便宜了陳永福。

而李巖這裡則是開始對社兵還有回民營的人員進行整別篩選,這些人做正規部隊是不合格,但是他們已經經過戰事,又有過一些訓練,用來做守備部隊應該還算合適。但是即便是守備部隊,有各種惡習的,有任俠氣質的,體弱不堪的,等等這些人也是不能留在隊伍中的。而且這些市民也不是人人願意當兵,所以篩選還是十分必要的。

李巖微笑著說道:“這個不用解釋吧。不過是闖賊的反間計而已,王爺不會相信吧?”

周王看著李巖,沒有發現有什麼不正常的反應。但還是說道:“這件事多少有些奇怪。闖賊兵力百萬,能在幾天之內把朝廷的十幾萬援兵擊垮,可是卻一直停留在朱仙鎮而沒有來攻打開封。而且還向南退走了,實在讓人覺得蹊蹺呀。”

“王爺,”李巖笑著解釋道:“開封就這大,就算闖賊真有百萬部眾,來了也要一批一批的投入作戰。他們又同末將交過手,知道末將的厲害。而且他們也是各有個的營頭,想要保持獨立性,誰都不願意讓他的部眾遭受重創。應該就是這些原因,讓他們沒有下定決心來攻打開封。”

周王依然疑惑的看著李巖。

李巖補充道:“還有,雖然闖賊他們擊潰了來援的官軍,可是畢竟官軍有十多萬人馬,他們也會有些傷亡。之後還要收攏俘虜,分配戰利品,讓俘虜加入他們的隊伍以增強實力,這些事情都是要耗費時間的。”

“那他們為什麼不去攻擊歸德府呢?”周王又是問道。

李巖搖搖頭,道:“不知道。不過他們北上來圍攻河南之前,是來攻擊過歸德府的,後被末將領兵擊退了。”

周王想了想,確實是有這樣的奏報。他笑著說道:“嗯,想起來了。想來是他們知道賢婿的厲害,不想再去碰賢婿的虎鬚。”

李巖也是笑著說道:“也許吧,要是千歲想知道原因的話,末將下次抓到李闖,王爺親自問一問就清楚了。”

周王笑著點頭。但是之後收了笑容,嚴肅的說道:“不過現在我相信你沒有用,要高巡撫,嚴巡按他們相信你才行。”

李巖無所謂的說道:“只要王爺信任末將就可以了,其他人信任與否,末將不在乎。”

周王看著李巖,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訓斥。他雖然是親王,可是卻沒有什麼野心。第一代周王同是太祖的兒子,也曾有問鼎的企圖,可是被成祖幾次打壓,削過封號,遷過封地,鏟過龍氣。這麼一次次的折騰下來,他的始祖也沒有了脾氣,反而是開始靜下心來做起了學問。所以他們這一支一直以來都比較安分,只想著福貴平安而已。

周王端起茶杯喝茶,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口道:“你首先要效忠的是朝廷,其次才是王府。這個事情,我會向朝廷為你擔保。以後你要奮力殺賊,平定賊寇,來向朝廷,向世人證明你的忠心。”

李巖抱拳道:“末將記下了。”

周王點頭,讓李巖去忙他的事情。等李巖離開之後,世子從屏風後面出來,擔憂的問道:“父王,若是他真的與流賊有勾連,那可如何是好?”

“他是王府的儀賓,就算是他真的想要造反,又能把自己的岳家怎麼樣?”周王平靜的說道。

世子卻是說道:“可是,五娘是庶出,而且是被送上門去的,怕是沒有那麼大的分量吧?”

“不是分量,是名聲。”周王依然風輕雲淡的說道:“孝道在前,誰敢越雷池一步?不論他求的是什麼,名聲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有自保之力,開封就不會有危險。”

世子無奈的說道:“但願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