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堅持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三章 堅持計劃

部隊的整編很倉促,挑出幾個百人隊,把部隊一分為二,之後讓新兵填充進去。那些平時表現不錯的軍官得到升遷,老兵新兵各半,就算是完成了。也沒有時間進行磨合訓練,兩天之後就匆匆啟程,向許州出發。

他們只能在行軍途中,休息的時候進行簡單的合練。不過李巖已經給李仲送了信,把馮程的部隊作為預備隊,要給他們一點兒訓練時間。

最高興的就是馮程和那些軍官了。他們這一年來,一直都是在守備縣城,幾乎沒有上戰場立功的機會。雖然他們知道這是李巖對他們的重視,把杞縣交給他們來守衛,可是沒有軍功就不能升遷,這也讓他們遺憾。

軍官的好處可是不少,軍中待遇這些自然不必說,要比士兵們高的多,更重要的是有地位。以前一個秀才都能把軍兵像家奴一樣使喚,可是現在,軍隊才是整個區域的掌控者。不用說秀才舉人,就算是朝廷的官員,犯了規矩,一樣拿鞭子抽他們。而且見官不跪,到哪裡都能站的直挺挺的。

作為軍官,他們在立功之後不但會有升遷,而且還會有各種賞賜,還有各種補貼。糧食、肉、蛋、油、鹽、布、綢緞等等東西,官職越高給的越多。當然,現在是錢賤物貴,當然是給實物更划算,他們可以從市場上換到想要的東西,甚至能換來銀錢儲存起來。以後物價穩定了,他們得到的自然就是銀錢為主了。

有了這些財力,他們的家人就能從事其他的工作。比如開一個工坊,比如購買牛馬,耕種更多的田地。這讓他們的家族更容易的賺取財富,讓家族更加興亡。

最典型的就是王德江家,他們家跟著李巖最早,出了不少軍官,所以現在已經成為杞縣的首富之家。家裡有上千畝的田地,專門用來種棉花。還有織染一體的一家布坊,僱著四五十號夥計。他們穿的軍裝布料,就有兩成是王家的布坊提供的,賺的錢那可多了去了。將來等物價一穩定,王家絕對就是歸德府的富豪了,比那些百年大家族絲毫不差。

等李巖回到開封的時候,牛文炳終於抓到了李巖。

“李將軍,”牛文炳追著李巖,邊走邊說:“陛下下了聖旨,要李將軍去京城勤王呢。”

李巖進了兵營,淡淡的說道:“我知道。”

“那將軍為何還不動身?”牛文炳直接問道。

李巖不耐煩的說道:“本將抽身不得,李自成還在汝寧虎視眈眈呢。本將的部下一撤,他們立刻就又會來攻打開封。”

“這不是李將軍該考慮的事情。皇爺既然下了聖旨,你就應該遵從!”牛文炳同樣不滿的指責。

這些天可是把他給氣壞了。他從許州追到了開封,可是卻不知道李巖去哪裡了。在開封等了半個月,才終於見到了他的監視物件。就算有什麼機密事情,一個月的時間,也早該辦好了,他還監視個什麼勁兒呀?

李巖直截了當的說道:“絕對不能讓崇禎十一年的故事再次發生!這次李闖可不是只有區區數十人了,而是擁有百萬之眾!要是本部離開了,開封斷然不保。開封聯通南北,八省通衢,一旦有失,河南不保。河南有失,中原盡失,到時候河北、京師則成死地!這個責任,監軍能擔得起嗎?!”

“河南還有陳總兵料理,不用李將軍操心。京城危在旦夕,李將軍卻是擁兵不救,你這是想要造反嗎?!”牛文炳尖利的聲音在大堂裡迴響。

李巖不耐煩的說道:“清兵早就分路南下了,並沒有攻打京城,何來危在旦夕?監軍要是沒有其他事情,就請回去休息吧。本將明天就要啟程,返回許州。”

“你這是抗旨,是要株連九族的!”牛文炳繼續威脅著。其實他在乎的是去救駕的功勞。只要李巖的部隊去了北京,那他這個監軍也必然是功勞一等。到時候就算不能進司禮監,可是去御馬監做個少監,也比在李巖這裡做監軍強。

李巖不但不給他送禮,而且還對他嚴格約束,他就是想自己搜刮一些錢財都辦不到。他們沒有了男人的物件兒,不就是只能對銀錢上心了嗎。可是他在李巖這裡,連錢財都撈不到,實在是虧的慌啊。

李巖冷笑道:“監軍儘管去稟報好了,記得提醒陛下,定罪的時候可要三思呀,周王千歲可是我的妻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你,”牛文炳指著李巖,半天之後才恨恨的說道:“某家一定會上稟陛下的!”

李巖沒有理會牛文炳的威脅,他立刻動身,去檢視開封的武器彈藥還有糧食的儲備情況。現在開封是他的後勤中轉站,要有足夠的儲備才行。雖然這次增兵不算多,只有四千人而已,可是所需要的補給卻是增加了不少。

牛文炳想要跟著去,卻是被李巖的手下給攔住了,這種機密事務,自然不能讓監軍太監看到。

而後周王也是對李巖的決定全力支持。他現在關心的就是開封的安危,北京城高池深,當年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大軍來攻,都沒有打下北京城,現在自然也是有驚無險。可是開封可就不一樣了。李巖一旦離開,一個月之內,開封就會被攻陷,所以他可不能讓李巖北上去勤王。

這時,李巖和周王之間的不愉快,也算是揭過去了。李巖保證開封的安全,而周王擋下來自朝廷的壓力,兩人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所以李巖連一個解釋的奏疏都懶得給朝廷寫,就又從開封出發,去了許州前線。他的到來,讓本來已經惴惴不安的陳永福又定下了心。

陳永福已經做好了撤軍的準備,現在許州的城牆還沒有修好,就算是李巖給他留下些物資,他也守不住,所以他打算直接退到開封去。而且要撤的快才行,否則連回開封的機會都沒有了。現在不但李巖來了,還增兵過來,他終於放心了。只要有李巖做後盾,他相信李自成也不敢來攻打他。

而汝寧的李自成等人,也終於放棄了幻想,繼續老老實實的按時撤退,給李巖把汝寧也讓出來。退向他們在河南最後的據點,南陽和信陽。羅汝才帶著賀一龍和老回回等退向信陽,而李自成帶著其他人退向南陽,準備向湖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