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位

清崇德八年(崇禎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盛京城外,三官廟。

兩人進來,給多爾袞跪拜行禮。這兩人是索尼和圖賴,皇太極的親信,兩黃旗的代表。他們不等多爾袞叫起,在行禮完畢之後就自己站了起來。他們凌晨來這裡見多爾袞,是為了大清皇帝的繼承人一事。

清國皇帝皇太極,在八月初九日夜裡歸天了。去的很急,沒有什麼徵兆。白天他還接見了蒙古來的使者,也見了他嫁到蒙古去的女兒,沒有什麼特殊表現,可是夜裡就突然去世了。他死的如此倉促,所以身後事一點兒都沒有安排,所以才有了多爾袞和兩黃旗代表的這次算是秘密的會面。

多爾袞皺眉,他從兩人的舉動中知道,這次會面不會有好結果。他開門見山的問道:“我說的事情,你們商量的怎麼樣了?”

索尼躬身回道:“稟睿親王,先帝有兒子在,自然立皇子。其他的,兩黃旗一概不問。”話說的幹脆利索,斬釘截鐵。

多爾袞在原地坐了一會兒,他的頭又有些疼了。但是他感覺稍微好一些之後,就起身離開了。他沒有多少時間,天亮之後,在崇政殿,在皇太極的棺柩前,他們就要把新皇的事情定下來。畢竟現在大清也是有數千裡的領土了,國不可一日無君。

一大早,在崇政殿內集中了清國最有權勢的旗主王爺們,他們一個個按照上朝的位置就坐,準備討論大清國眼下的頭等大事。不過也沒有什麼緊張的,當年老汗王努爾哈赤死的時候也沒有定下繼承人,也是按照八旗共議的形式推舉了皇太極來做新汗王。現在的眾王爺旗主大都經歷過當年的事情,所以他們都在盤算著怎麼給他們自己撈取最大的好處。

雖然皇帝已經死了已經五天了,各方勢力都是暗地裡勾連,可是新皇的事還是撲朔迷離,讓人看不清楚。到底是豪格即位還是多爾袞登基,就看今天的會議了。

而且他們來的時候,已經看到兩黃旗的精銳護軍比平時多了數倍。也就是說,今天的結果要是讓兩黃旗不滿意了,可能就要開戰了。

眾人都保持著沉默,沒有開始商量。可是索尼等人等不及了,他們上前,提議道:“請立子為新帝。”

多爾袞呵斥道:“你們沒資格說話,出去!”

等索尼等人退出去之後,多鐸就立刻開口道:“我推舉多爾袞即位。”

多爾袞不說話,看著眾人。可是此時其他旗主貝勒沒有一個說話的,既沒有人支援,也沒有人反對,不知道是在想什麼。

多鐸等了一會兒,見多爾袞也不表態,於是急了。他們當初可是跪下來求多爾袞出來爭皇位的,可是現在多爾袞自己都不說話。他不耐煩的說道:“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立我好了。當年阿瑪的詔書中可是有我的名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多爾袞此時卻是立刻反對:“詔書上不止你一個人的名字,豪格也在上面呢!不是詔書上有誰,就能立誰。”他立刻把豪格也給捎帶上了。

多鐸心中一笑,又繼續攪局:“那就立代善吧,他可是在咱們兄弟中居長。”

這個提議多爾袞沒有反對,倒是代善自己不願意了。當初他就是“太子”的,可是多爾袞等人的母親等不及,早早就開始往代善那裡轉移財產了。本來女真的習俗,兒子娶老子的小老婆是正常事情,畢竟環境惡劣,群體的繁育需求是第一位的。可是關鍵那個時候努爾哈赤還活著呢,於是怒髮衝冠,把代善的繼承人資格給剝奪了。

等皇太極即位之後,皇太極又推行家天下,找各種機會打壓實力最強的代善。到後來,代善都不參與朝政,在家裡享清閒了。這個時候被多鐸這麼一推,不是又要成各旗的打壓物件了嗎?

他立刻說道:“要是多爾袞願意登基的話,那是大清之福。既然多爾袞也沒這個意思,那就立皇長子,肅親王豪格吧。”

得,代善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把多爾袞給否了。

多爾袞心中嘆氣,多鐸就是太急,把本來有機會爭取的兩紅旗給逼到豪格那邊去了。好在豪格自己只有正藍旗的小半人馬,再加上多數的兩黃旗,也只是和他們三兄弟的兩白旗實力接近而已。

兩黃旗自從被皇太極親掌之後,出征的機會就不多了,可是升遷的機會卻是一點兒都不少。現在兩黃旗的人佔據著朝廷的重要職位,爵位也都不低,所以兩黃旗的底線就是最少讓皇子登基,好保留他們的特權。因為他們知道,要是讓其他人當了皇帝,他們肯定會成為打壓的物件。

豪格心中一陣得意,現在他有了代善的支援,再加上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也是支援他的,他已經穩操勝券了。於是一拱手,道:“我是小輩,位卑德薄,難堪大任,還是眾位叔伯們商議吧。”說完就自負的離開了大殿,回家等著眾貝勒來請他登基為帝。

阿濟格很失望,他知道他的親兄弟多爾袞沒戲了,於是也不想再看這出大戲,也離開了大殿。或許是害怕豪格在外面搞什麼事端,他也去外邊做防備也有可能。

此時兩黃旗的重臣們拿著刀劍進了大殿,聲稱要是不立皇子,他們就血濺當場,要自殺在這裡了。

面對兩黃旗的逼宮和威脅,多爾袞知道,他要是強行登位,大清國就要分裂了。這是他不想看到的,而且還有一重顧慮,是他不願意說的。

他雖然正當壯年,可是經常會頭欲裂,偶爾還會有胸悶的症狀。這些年他的妻妾娶了不少,可是也只在多年前生一個女兒而已。即便是兩白旗實力強橫,能最終把豪格擊敗,可是他的大位要傳給誰呢?難道他身後又要來一場兄弟相殘的爭奪嗎?那這些年他們打下的大清的基業,也很快就會被敗完了。

多爾袞看濟爾哈朗還一直沒有表態,於是提議道:“我同意立皇子。既然豪格不願意,那就立福臨吧。福臨太小,由濟爾哈朗和我來輔政,等福臨長大了,我們再歸政於他。”

此時濟爾哈朗倒是得了一個意外的好處,還能做輔政王,半個國主,何樂而不為呢?而兩黃旗也達到了他們的目的,讓皇子即位了。至於代善,誰上臺對他來說都一樣。

於是這麼一個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決議就這麼透過了,大清國迎來了他們的新皇帝,皇九子,福臨。還有多爾袞,也真正進入了權力核心。

至於被選中的福臨,並不是因為他的名字好,而是因為他有一個科爾沁的母親和姑奶奶。女真不滿百萬的人口,能有現在的威勢,蒙古各部的助力功不可沒。而滿蒙一家的政策,是一定要維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