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北方策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一章 北方策略

李仲有些擔心,不過他還是等馮太初離開之後,才提醒:“把河南、山東兩地的騎兵都調走,是不是太冒險了?”

李巖自信的解釋:“沒有什麼冒險,這兩地的治安很好,就算還有藏在深山的殘匪,也不敢出來。他們出來,倒是更好了,正好藉機剿滅。其他方面的威脅,直隸,山西,陝西不是沒有調動嘛。至於江南方面,也不怕他們過來。”

“那輜重糧草怎麼辦?”李仲還是有疑慮:“近兩萬騎兵,需要的輜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麼倉促,能準備好嗎?”

李巖笑著說道:“放心,有商隊嘛。他們既能從咱們這裡拿到銀子或是鹽引,也能帶著他們的貨物沿途兜售,那個利潤可是要比在邊市的時候大的多。”

如今在他的控制區域內嚴打私鹽,而且正在逐漸建立官方零售體系,鹽價下降不少。可是南方的食鹽生產卻是受到了不小的破壞,食鹽的缺口不小,把食鹽販賣到南方依然能賺到大錢。他之前已經和他的商貿集團還有山西的邊商們溝通過了,對於這種跟隨大軍進入草原的行動,他們還是很有積極性的。

李巖接著說道:“現在長城沿線的不少蒙古部落,對咱們的敵視已經很少了。一個是咱們實力夠強,另外就是邊貿互市的原因。能透過互市交易得到他們生存需要的物資,他們應該不會冒更大的風險過來搶。所以咱們不能示弱,一定要讓蒙古各部看到,咱們有能力對付清國,即便是在草原深處。”

“唉,”李仲嘆息道:“北方蒙古,哪有那麼好收服呀。朱棣率領數十萬大軍五次北伐,也不過是讓邊患稍減而已。雖然蒙古分裂成諸多部落,實力大減,可還有清國從中組織,也難以輕易馴服。關鍵還是清國啊,只要清國臣服了,蒙古也就老實了。”

李巖搖頭:“話雖如此,可咱們卻不能直取清國。清國與蒙古互為奧援,咱們出關攻打清國,而清國卻可以派兵繞道蒙古,攻擊咱們的長城沿線。他們機動靈活,咱們卻是非處處防禦不可。如果能把蒙古各部爭取到咱們這邊來,那咱們長城沿線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到時出關伐清,事半功倍。<>”

“這可不是短時間能做到。”李仲說道。

李巖淡然的笑著,說道:“不怕,時間在咱們這一邊。等咱們把南方也統一了,就能調動全部的力量來對付清國了。”

李仲也是笑了笑,之後轉移話題:“河南大部分的土地要休耕了。經過三四年連續的高強度耕種,地力已經開始下降,農戶們家裡又有存糧,所以休耕的意願很強。今年種植冬麥的農戶會大量減少,明年的糧食稅收要減少兩成多。之後還有其他地方也會休耕,要做好準備呀。”

“軍隊的糧食夠用嗎?”李巖皺眉問道。

李仲回道:“用一年沒有問題。不過,湖廣地區還是要早些收到手裡為好,北方畢竟地力貧瘠,即便是有高產的土豆,也總是讓人不放心呀。”

“嗯,再等等後面的這幾批新兵,要繼續擴軍才行,也讓其他部隊休整一段時間。”李巖點頭:“南方現在正亂,稍後再說也不遲。只要不出現糧荒即可。”

“這倒不必擔心。咱們只收三成實物,百姓們除了用一部分來交換物品,其他的都儲存起來了,比咱們的官庫還要富裕呢。”李仲笑著說道。

李巖聽了也徹底放心了,只要百姓們手裡有糧食,就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李仲卻是又開口:“還有,周鶴來信,說他見到了前朝長平公主,請他派人護送,說是要去五臺山皈依佛門。周鶴不敢答應,來信請示。”

李巖隨意的吩咐:“那就派幾個人送一下。既然是去出家清修,就不要大張旗鼓了。”

“那可是前朝公主,真讓她出家,會不會生出其他事端來?”李仲有些擔心。

李巖滿不在乎的說道:“一個公主而已,又不是皇子。<>至於前朝的官員們,來咱們這裡鑽營的,可是比懷念故主的多得多。至於那些道學先生,就算是咱們做得再好,依然還是反賊而已,不必理會他們。”

“嗯,那我就讓周鶴照辦。”

李巖在籌劃收服蒙古諸部,而一路南逃的南明大臣們,也沒有閒著。他們一路逃到溫州之後,才終於知道,弘光皇帝朱由崧被李自成抓住了,以皇帝名義發表的勸降信,已經被送到溫州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下可好了,原本的那些支援潞王登基的可如願了。雖然桂王更適合即位,可桂王不是在廣西嗎,離他們太遠了,就只能讓近在咫尺的潞王做皇帝了。至於投降,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自然先不用考慮。

馬士英,阮大鋮他們幾個也是沒有辦法。當初打擊東林與復社,把好些人都攆走了,現在他們逃出南京,想要重組朝廷,就只能用這些被他們趕出來的對頭了。不過也不是最壞,至少他們還有劉澤清這一支軍隊呢,繼續控制朝政,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縐太后十分顧大局,雖然兒子被李自成抓走了,可她還是按照群臣的請求,給潞王下了懿旨,要潞王監國。至於登基的事情,等之後安定下來再說,這溫州可不算是久居之地。

不過此時潞王卻是不願意了。當初南京的時候,至少還有四鎮守衛江防,有左良玉控扼上游。現在有什麼呢?四鎮人馬,黃得功身死,劉良佐逃跑,高傑算是叛亂了吧,只剩下了劉澤清。而且左夢庚也反了,長江防線和江西防線都崩潰了,李自成派兵一直在後面追著,他瘋了才會出來做這個靶子呢。

“不行,不行,本王不做監國,你們另擇他人吧。”潞王在一個小院落中收到縐太后的懿旨之後,馬上擺著雙手拒絕著。這是真心拒絕,可沒心情玩什麼三推三讓的勸進遊戲。

馬士英派來的貴州兵上前,不由分說的架著潞王就向準備好的轎子而去。後面的太監和長史、承奉等人攔都不敢攔。<>

朱常汸嚇的直喊:“你們不要害本王,不要害本王啊!”喊的嘶聲力竭,眼淚都止不住的出來了。他是真的害怕,追來的可是李自成呀,殺了多少藩王,他可不想做李自成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來傳旨的高起潛跟在後面,小聲的勸著:“潞王殿下,您就答應了吧。這大明的江山,今後可就靠您了。咱們大明三百年江山,可不能壞在您的手裡呀。”

朱常汸無力的喊著:“你們這不是害我嗎,這不是害我嗎。桂王比我血脈更近,你們怎麼不找他呀?”

“殿下,您就為了大明朝,勉為其難吧。”高起潛隨意的勸著。他此時也覺得,這個皇帝選的實在有些離譜,與之前的賢名怎麼也對不上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