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 再舉反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 再舉反旗

剛過完端午,五月初九日,張獻忠突然發難,輕鬆的攻下了谷城縣城,再次舉起了反旗。

谷城縣知縣阮之鈿服毒自殺。

“那老家夥呢?”張獻忠進了縣衙,問道。

張文秀回道:“死了,咱們進來之前就服毒了。”

“便宜他了!”張獻忠冷哼一聲,說道。他進了內宅,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東西,連個小妾都沒有,只有一個伺候的老家人。

“大帥!”,一個士兵跑出來,彙報道:“在書房的牆上有字!”

張獻忠聽了之後,來到了書房,上面寫著“張獻忠必定再反!”還有一首絕命詩:“讀盡聖賢書籍,成此浩然心性。勉哉殺身成仁,無負孝廉方正。”後面的落款是“谷城小臣阮之鈿拜闕恭辭”。字還寫的挺大,不過墨跡早已幹了,不是剛寫下的。

張獻忠冷笑一聲,道:“嘿嘿!還挺有意思,想給他的皇帝老兒留個好映像呢。”

張文秀道:“鏟了吧?”

張獻忠擺擺手,隨意的說道:“不用急,等咱們走的時候一把火就全燒了。你們要把縣庫都控制好,不要被燒了。”

“已經讓人去了,父帥放心。”張文秀自信的回報。

張獻忠則是繼續看著牆上阮之鈿的絕命詩。等了好一會兒,他才哈哈一笑,說道:“咱們也這麼辦!”

張文秀一頭霧水,不解的問道:“辦什麼?”

張獻忠吩咐道:“你去我的府邸,去找八夫人,讓她把我寫的賬目給拿出來。還有,去把監軍張大經找來,我要讓他來個投名狀,哈哈哈!”

張文秀雖然不知道張獻忠是要做什麼,但還是立刻去執行了命令。等他帶著賬冊還有張大經又來到縣衙的時候,張獻忠正在指揮著部下對縣衙的八字牆進行清理,把上面的告示都清理乾淨。

“義父,這是賬冊。”張文秀將一個賬本雙手遞給張獻忠,說道。

張獻忠接過賬冊,看也不看,直接遞給張大經。笑著說道:“監軍,一會兒就勞煩你,把這上面的東西,都給咱老張抄到這兩面牆上去。讓谷城的人也都看看,這些朝廷命官們,要了我老張多少賄賂!”

張大經戰戰兢兢的接過賬冊,顫聲道:“將軍,鄙人雖為監軍,但是那是受命而行。而且這幾月來,鄙人並沒有為難將軍分毫,請將軍慈悲為懷,放過鄙人吧。”

“你要是也為難過我,早就和那個阮知縣一道去見閻王了!”張獻忠不耐煩的說道。

張大經趕緊躬身道:“謝將軍不殺之恩。請將軍再施恩德,放了鄙人吧。”

“你是官,知道官府的彎彎繞。咱老張看上你了,請你留下來給咱做個軍師。”張獻忠絲毫沒有禮敬的說道:“這個就是你的投名狀。你就快些寫吧!”

張大經沒有自殺的勇氣,於是只好戰戰兢兢的開啟賬目。此時一個士兵已經把筆和墨都準備好了,就等著他寫呢。

“筆拿穩了!”張獻忠提醒道:“這可是給全縣人看的,你寫花了,我就讓你重寫!”

“好,好,鄙人知曉。”張大經答應著。隨後穩定一下心緒,才穩穩的開始抄寫上去。

張獻忠看著一個個人名,官職,還有受賄的數目和日期一列列的出現在八字牆上,不住的微笑點頭。還不時的指點,道:“瞧瞧,都是些龜兒子!一年時間,跟咱老張要了多少東西?!”

突然,張獻忠叫停了張大經的書寫,讓張大經驚恐異常。

張獻忠拿過張大經手裡的賬冊,向後翻了一頁,指著張大經的名字,說道:“你自己的就不用寫上去了,咱們是自己人了,總要留些臉面。”

張大經這是才想起來,他也是接受過張獻忠的錢財賄賂的。不過那時候他拿的心安理得,所有人都拿嘛,這就是規則。但是現在才知道,有時候遵守規則也不是都正確的。

“謝將軍,謝將軍。”張大經拿著毛筆,拱手說道。他可是知道,現在皇帝已經被銀子給愁壞了,已經有官員捐俸助餉的風聲出來了。這些官員的受賄事情一經暴露,抄家那是一定的了。

張獻忠又把賬冊交到了張大經的手上,說:“好好寫吧。”

張大經用了一個時辰,才將賬冊上的東西都抄寫完,此時兩道八字牆上,都已經寫的滿滿當當了。

張獻忠滿意的點點頭,笑道:“咱老張的錢財不是那麼好拿的!讓世人也都看看,你們都是什麼樣的東西!”之後他覺得好像少了一些什麼,想了一會兒之後,才一拍腦袋,說道:“哎呀,把襄陽道王瑞柟寫上,他是唯一沒有收咱老張賄賂的人。咱老張不是不講理的人,貪官,咱給他示眾,清官,咱也要表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大經趕緊遵照張獻忠的意思,寫上了“不受獻忠賄者,唯襄陽道王瑞柟一人而已。”

張獻忠這下滿意了,點頭道:“不錯,不錯,落個款吧。”

“啊?”張大經驚恐的叫了出來,回頭看著張獻忠。

張獻忠撫著長鬚,笑呵呵的說道:“這是你的投名狀嘛,當然要落款了。”

張大經無奈,只好戰戰兢兢的將他的名字寫了上去。

谷城張獻忠造反的時候,朝廷也不是沒有準備。之前楊嗣昌和熊文燦已經商量好了一個計劃,打算用河南,勳陽,陝西,四川的兵力,再加上入援京師的甘肅鎮和寧夏鎮的兵力,對谷城的張獻忠來個四面合擊。

但是這只是一個紙面上的計劃而已,這麼多的部隊調動,可不是一句話就能完成的。更加重要的是,朝廷的糧餉不濟,入援的各鎮援兵要賞賜,有功將士要賞賜。還要給這些援兵開客餉,發行費——也就是開拔費。要是沒有糧餉,就別指望軍隊出擊作戰,所以現在重要的事情是籌餉。

幸好這個時候的資訊傳遞需要很長時間,在北京的崇禎皇帝還不知道張獻忠又造反了,這就給了剿賊總理熊文燦補救錯誤的時間和機會。因此熊文燦十分著急,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他親自拍板招降的張獻忠徹底打敗!